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某款燃料电池轿车为对象,探讨了轿车碰撞时高压电安全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其具体设计,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碰撞模拟对该车的高压电安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车的高压电安全设计符合碰撞安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这类燃料电池轿车的碰撞高压电安全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陈庆 《汽车杂志》2007,(3):258-258
“奔奔”是长安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产品,配备了多项安全系统的奔奔,具有同级轿车安全的极高标准,并成为国内第一款一次性通过前碰,侧碰以及合碰的经济型轿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辆2005年生产的东南菱帅轿车,行驶中发动机突然无力,减速后发动机熄火。重新起动,发现发动机难以起动,勉强起动后,发动机抖动严重,车辆无法行驶,只好将车拖到修理厂。车被拖到修理厂后,经修理人员检查,一、四缸无高压电。该车采用双缸同时点火系统,1号点火器/线圈总成产生的高压电送给1、4缸点火。  相似文献   

4.
在电动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系统设计是保障整车安全的重点,文章对高压部件和电压电缆的防护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做出详细规定和要求,在高压部件和高压电缆的防护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海辰 《汽车与配件》2015,(12):32-33
<正>EV80采用了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锂离子电池,电池容量高达75kWh。EV80对高压电安全进行了全方位的防护,包括高压碰撞断电、高压互锁等保护等多重防护措施,在碰撞及漏电时能及时主动切断电源,确保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高压电安全。  相似文献   

6.
许云珍 《汽车电器》2004,(11):35-37
别克轿车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无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每只点火线圈同时给两缸火花塞提供高压电。本文详细阐述了别克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如何用Scan诊断仪检查该点火系的故障。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 一辆广州本田雅阁轿车,行驶时底盘碰在石块上,变速器壳体被碰开一道裂纹,变速器油泄漏造成摩擦片烧毁。修理时更换了新的变速器壳体、烧损的摩擦片及一些密封圈,修理后,变速器锁定在二档。因无法排除故障,将车送至我维修站修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A级标准二波波形梁护栏对作为高速公路主流车型乘用轿车的防护性能,利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验证其对乘用轿车的防护能力是否满足《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简称新标准)要求,并通过事故调研和分析,检验实际道路情况下对乘用轿车的防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A级标准二波波形梁护栏对乘用轿车的防护性能满足新标准要求,且在实际应用中性能表现良好。研究成果为A级标准二波波形梁护栏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轿车侧碰仿真试验过程中,发现B柱上端侵入量过大,针对B柱结构进行问题分析,提出结构优化方案。经仿真验证,优化后的结构满足碰撞要求和成型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佟君 《汽车维修》2006,(8):33-33
故障现象:一辆大众原装奥迪200轿车,装备V6电控直喷式汽油机(发动机排量为2.6L),自动变速器。该车在我厂进行发动机大修后一直不能起动,经检查没有高压电,断定为点火模块损坏,但更换点火模块后发动机仍不能起动。  相似文献   

11.
在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燃油箱和动力电池、电机、高压电路等关键零部件进行相关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时,不仅需要考虑传统燃油车的碰撞安全标准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相关的碰撞标准要求和电安全设计防护。文章首先分析了相应的碰撞试验法规,结合上汽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布置方案,针对其特殊结构重点研究其追尾碰撞和侧面柱碰撞工况,在考虑传统汽车结构和乘员安全的基础上,对动力电池、高压电系统等电安全进行了分析。文章对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碰撞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子结构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侧碰时的婴儿约束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后车门总成模型、汽车后排座椅模型、婴儿安全座椅、P3/4假人模型、后排座椅安全带和婴儿座椅安全带,并运用规定结构运动的PSM方法定义车门总成的运动,在此基础上研究侧碰撞中婴儿安全座椅的设计参数对P3/4婴儿假人动力学响应及其损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坐垫刚度和安全带刚度对婴儿假人损伤影响较大、坐垫摩擦系数对胸部加速度和颈部损伤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标准要求相关情况,并详述了我国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的措施和规定.结合我国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的现状,给出减轻我国乘用车追尾载货汽车交通事故伤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凯  季奕 《天津汽车》2013,(12):15-17
随着汽车被动安全的发展,对于儿童乘员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C-NCAP2012版中,要求在正面碰撞试验后排放置P3儿童假人.用于评价儿童约束系统。文章按照要求首先对比了各国法规中儿童假人的伤害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车型试验数据的研究,讨论后排儿童假人伤害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尤其是儿童安全座椅形式,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拉带式座椅保护效果最好;坐姿较直时对胸部伤害较小,但对头部伤害较大。该研究对于儿童假人的被动安全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issues related to the electrical safety of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s (HEVs) during and after various crash events. Japanese and American federal regulations regarding occupant protection against high voltages in Electric Vehicles (EVs) and HEVs were surveyed and analyzed in this study. Front, side and rear impact tests for two types of HEV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electrolyte spillage, the retention of the propulsion battery system and the electrical isolation of the occupant. The test results met the related criteria. The test procedures and the criteria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established through this study were amended to Korean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 (KMVSS) No. 91 to add the crash protection of the EVs and the HEV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乘用车设计该汽车的后轴,并利用HyperMesh建立该后轴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运用LS-DYNA对该后轴进行冲击分析,得到该后轴的变形图及及应力值。通过对该后轴进行冲击试验,符合有限元模型的最终结果。最终为后轴设计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小空间车型第2排乘员在正面碰撞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利用仿真分析的手段,对比分析了不同的车体碰撞波形、乘员布置空间以及约束系统性能参数对第2排乘员伤害的影响,确定了安全带限力等级、车体碰撞波形及第2排座椅坐垫的布置角度是影响第2排乘员保护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第2排乘员布置空间较小的车型,在保证第2排假人头部伤害满足目标要求的情况下,减小安全带的限力等级,增大第2排假人头颈部及胸部的前移量,以降低假人颈部及胸部的伤害,从而有效改善了第2排乘员的伤害情况.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车架常见断裂部位,骑式车常位于主梁和车架后减振支撑部位的悬臂梁处;踏板车常位于主梁和踏板后部弯角部位。引起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车架前部不断受到来自地面和前轮的冲击,弯距和冲击力过大;而后部悬臂梁受重载弯距和后轮冲击力作用,发生断裂的几率也很大,但具体到某一款车架而言,断裂部位主要取决于结构形式、材料选用和载荷特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纯电动客车的运行条件分析和电器负荷计算,探讨总结高压线束的参数初步选配原则,并对线缆设计、连接器设计、防护结构设计和安装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纯电动车型高压线束的快速选配和后期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喆  杜汇良  周青 《汽车技术》2006,(Z1):52-54
追尾碰撞事故导致挥鞭伤,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支出。根据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在追尾碰撞发生时,减小头枕与头部的水平距离可以降低挥鞭伤的程度。为了弥补传统纯机械主动头枕响应滞后的不足,采用机电结合的方法,根据自主巡航系统提供的信息,提前判断并启动头枕,从而保护乘员。分析了追尾碰撞中颈部的保护策略,研究了追尾防撞和预警算法,根据基于安全间距的追尾防撞模型和安全度评定算法编写了可视化的判断算例。算例具有如下功能:根据输入的跟车信息判断安全度;追尾碰撞NIC值的估算;碰撞后两车的运动追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