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水运》2007,(11):45-46
算起来“海巡31”船上的海事人员,与31船一起为中国海事服役也有两个年头了。在这些难忘的日子里,他们驾驶着这艘中国最先进的海上巡视船,劈波斩浪,万里巡航,彰显中国海事的监管力量,展示中国海事的光辉形象。他们的青春因“海巡31”而多姿多彩,“海巡31”载着他们的理想在辽阔的大海上飞扬。  相似文献   

2.
赵刚 《珠江水运》2002,(10):39-40
文天祥曾经写过一首《过伶仃洋》的七言律诗,“伶仃洋里叹伶仃”让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悲恸不已。如今,在伶仃洋上有这样一帮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广州港的引航人。 今年10月28日,广州港引航站正好15岁。15年的风雨铸就了广州港引航人钢铁般坚硬的骨骼。该站这些年上缴给港务局“老豆”的利润总保持在前3名之列,成为了伶仃洋里真正的“巨人”。 站长王文华告诉记者,这15年引航站是从零开始创业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1987年建站之初,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场地没场地,甚至连办公台也是借来的……那一年,虽然实现利润460多万元,但仅拥有分家时600多万元并不优良的资产,人均年……  相似文献   

3.
2012年7月,海南。浩瀚的海面上,船只如梭。沉醉于海南美丽风景的中外宾客突然发现:一支队伍也到这里来了,只是他们正在一艘船上忙碌着什么,全然无暇放眼观赏海南如画的风光。他们就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下称“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原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的测量队员们,这已经是他们在海南逗留的第三个月了。这三个多月来,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先后承担了海南多项海上测绘服务项目,为通航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通航尺度,为推动海南港口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周泽新 《珠江水运》2011,(1):102-104
“2011年,中国水运的投资机会怎样?”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了广州两位投资专家。他们分属不同的公司,一位是某大型投资咨询公司的研究员段女士,一位是独立国际理财师张业林先生。记者发现,在许多重要的问题上,分属两个不同公司的专家同一时间给出的观点不大一致,或许这正反映了中国水运投资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1966年3月26日下午,一艘象征着越南与波兰的友谊被命名为“越波”号的蒸汽机动力越南货轮,正在我国海南岛东北角外的中水道海面上乘风破浪航行。“越波”号这个航次装有原煤5000吨,从越南海防港开出,目的港是广州黄埔。在中水道上航行对于该船船员来说已经是很多次了,他们毫无意识到一场重大的海难事故就要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改革、开放”,禁锢了三十多年的中国突然向全世界敞开国门。从国门里走出的第一支劳务大军便是新中国的远洋海员。 在鲜花与眼泪的陪伴下,他们小心翼翼地踏上了一艘艘悬挂巴拿马、利比亚、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旗帜的外轮,与白皮肤、黑皮肤的外国人,也和同宗同祖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的中国人同舟共济,演绎出一组组挺精采也挺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民十分珍视和怀念他们祖先的“中国皇后”号木帆船,在1784年首创远航来东方跨洋航线,为开拓美中直接航海贸易所做的历史贡献。早在1847年曾出版过《美国驻广州首任领事山茂召少校的航海日记冼1953年美史学家W·B·克拉克撰写《资助和装备首艘美国船只前往中国》的史料,刊发在《太平洋历史评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又是四月十八日!二十年前的这一天,是个令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中远“柳林海”号货轮作为第一艘挂五星红旗的中国货船,停靠美国西雅图港,从此掀开了中美外贸运输新的一页,架起了中美航运的“跨洋之桥”。这二十年里,在中美海运航路上,中远船舶带着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载着和平和发展的希望,穿梭其间,有力地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往来。  相似文献   

9.
期时代的试航 1955年1月17日早晨,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电船分公司的船厂码头上,人群沸腾,码头边停泊着一艘相貌并不出众的潜艇,但其体积之大令人瞩目。新闻界的汽艇在潜艇的周围川流不息、这是因为这艘潜艇体内装着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这艘以“魟鱼”号命名的核动力潜艇首航即刻就要开始了。由此而将开拓核动力航行的新纪元。“魟鱼”号狭窄的舱室里,挤满了建造这艘潜艇的技术工程人员。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几年前还是默默无  相似文献   

10.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9):24-25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们是VTS管理人员,在“三班倒”的工作节奏中,不敢有一瞬间的疏忽。对于广州海事局VTS中心的交管人员来说,他们不奢望朝九晚五的生活,越到节假日越忙,甚至忙得“像在打仗”。自己不能陪家人过春节不算什么,将心比心的他们只愿每一个出航的男儿都能平安回家。80后值班员:愿在海上放牧黄大贤,1985年生人,他为自己起了个网名叫“牧海男”。牧海男,也是他对这份职业的一种认知。在广州海事局VTS中心,2013年8月到岗的他算是一个“新人”值班员,虽然还年轻。  相似文献   

11.
1958年6月8日星期日,在美国西雅图军火库的第91码头,停泊着一艘异乎寻常的潜艇,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潜艇名为“鹦鹉螺”号,此刻已准备就序,将去完成一项绝密使命。艇长安德森37岁。艇上官兵的平均年龄26岁。他们都是第三次当志愿兵:第一次是潜艇水手,第二次是核潜艇水手,第三次是志愿去执行“圣沙恩”使命。根据各自不同的职务,艇上全体官兵都进行了半年到  相似文献   

12.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四艘新型052D“新神盾”舰的“全家福”,并称这四艘“神盾”舰是正在建造的大批“神盾”舰的一部分,这张照片再度引发外界对中国最新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关注。据相关人士称,052D在总体性能上可以比较的对象,应该是美国的“阿利·伯克”Ⅱ型舰、英国的45型舰和日本的“金刚”级舰等。那么,对比国外这几型导弹驱逐舰,052D有何优势呢?外媒称,中国未来将建造12艘052D型驱逐舰,这一说法有何依据,他们又为何对中国052D的建造如此关注?  相似文献   

13.
8月20日~9月20日,“海巡31”船出访美国夏威夷。这是中国公务船首次访问美国,也是中国海事公务船第一次穿越东西半球舟亢行。广东海事局广州疗养院派出门诊部副主任医生张小聪和护士长王莹两位医护人员,随“海巡31”船参加东海联合巡航及出访美国夏威夷的医疗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在中美航运史上,有两个事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一是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轮冲破浩瀚太平洋的惊涛骇浪,远航中国,它跨越了自然界阻隔中美两国的天然屏障,首开中美海运之先河。 二是1979年,美国兄弟轮船公司的“利·莱克斯”轮,悬挂美国国旗首航中国上海港;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柳林海”轮,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首航美国西雅图港。使中断达30年之久的中美海上航线重新恢复,在加强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打开了中美两国海运关系史上崭新的、飞速发展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出口劳务,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新课题。如何做好劳务出口,为祖国创外汇,争荣誉,更是一个新课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十一月下旬回来的、广州远洋运輸公司外派到香港益丰船务企业有限公司“益禄”轮上的船员,他们在“益禄”轮工作期间为中国  相似文献   

16.
自1964年成功爆炸首颗原子弹至今的几十年里,在核武器的研发和部署方面,中国一直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中国官方曾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核武器的憎恶,他们认为这种武器是极端残忍和不人道的。但是,由于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建造了庞大的核武库,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挥舞核大棒威胁其他“无核”国家,为了免受核讹诈,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自力更生研制装备核武器。中国官方还表示,更希望看到全球核武器的彻底销毁而不是继续维持自己的核武库,但现实却要求中国必须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17.
从1997年起,美国国防部每隔4年出台一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该报告是美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纲领性丈件。2006年2月3日,美国国防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2006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美国武装力量面临的成胁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战略重点从常规战争转向非常规的反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新兴战略对手等三个新领域。在“新兴军事强国”章节中,中国位列其中。2006年版防务评估报告谈及中国的三个自然段(印俄分别只有一段)指出,“在主要的新兴强权中,中国是最有可能与美国发生军事竞争的国家,中国也是最可能发展出破坏性军事技术来挫败美国传统军事优势的国家。”这说明美国在评估自己的防务发展时仍抱着“冷战思维”不放,仍在不断炮制“中国成胁论”。本刊发表此文,旨在让读者了解美国未来几年内的军事发展动向。对于文中的观点和看法,本刊并不表示赞同,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六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仅是一个小小的驿站,在创业者的手里却可以打造出无数个希望和辉煌,在享有“中国第一船厂”之美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一群中国造船的创业者们,以振兴和发展中国船舶工业为己任,一心打造着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船舶总装厂。  相似文献   

19.
6月1日,广州海事局的办公室里多了一面锦旗,锦旗上的“保驾护航,扬我国威”八个金黄色大字,让广州海事局的PSC官员们无比自豪,锦旗由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赠送。因为前不久,广州海事局的PSC官员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帮助该公司就所属船舶在智利遭受不当滞留成功进行申诉。  相似文献   

20.
8月20日~9月20日,“海巡31”船出访美国夏威夷。这是中国公务船首次访问美国,也是中国海事公务船第一次穿越东西半球舟亢行。广东海事局广州疗养院派出门诊部副主任医生张小聪和护士长王莹两位医护人员,随“海巡31”船参加东海联合巡航及出访美国夏威夷的医疗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