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配有橡胶支座的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分析时,考虑支座为弹性体的这一客观因素,提出了按弹性支承计算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并将此法的计算结果与直接布载法算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来看,考虑支座弹性影响因素的方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
有限元分析软件是桥梁工程中使用广泛的软件之一.作者通过对有限元软件的运用理解,尝试使用其验证应用力学理论公式推导的桥面铺装层与桥面板之间非完善接触的受力情况,并验证了桥面铺装材料弹性模量与桥面板材料弹性模量比值对于桥面铺装层应力分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力学子单元模型引伸到蠕变分析工作中,采用一系列表示稳态蠕变的“子层”来模拟瞬态蠕变,避免了蠕变应变率的奇异性和时间变量的转换等问题,克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不足,以及直接采用力学子单元模型难以确定各力学子层材料参数的困难。算例表明,本文模型提供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和已有的数值解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空间缆索悬索桥是由于主缆和吊索形成了一个三维索系,在对竖向承载能力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缆索系统的横向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桥梁的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作为结构非线性性态非常突出的大跨度悬索桥,采用有限元法能充分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按照零位移原则确定重力作用下主缆的初始应力状态的方法及确定主缆线形的迭代算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三塔悬索桥与两塔悬索桥静动力特性差异与中塔选型, 以泰州长江大桥为原型, 基于有限位移理论建立相应的两塔、三塔(混凝土中塔与钢中塔) 悬索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各种结构参数下的静力和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与两塔悬索桥相比, 由于中塔顶缺乏边缆的有效纵向约束, 三塔悬索桥整体刚度较小, 变形较大, 自振频率低; 汽车作用下主缆抗滑、桥塔受力、主梁挠跨比等在常规两塔悬索桥中很容易满足要求的指标, 但对三塔悬索桥却成为控制指标。三塔悬索桥的3个指标都与中塔抗推刚度密切相关, 但其对中塔抗推刚度的需求是矛盾的。“人”字形钢中塔三塔悬索桥的主缆抗滑安全系数为2.17, 汽车作用下桥塔最大应力为182 MPa, 最大挠跨比为1/210, 全部满足要求。可见, “人”字形钢中塔较好地兼顾了3个控制指标的需要, 做到了构件刚度和缆索体系刚度的优化, 是合理的中塔形式。  相似文献   

6.
波形钢腹板人行桥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结构恰当地分别利用了混凝土的高抗压强度和钢材的高抗剪能力,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我国第一座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顶、底板和钢腹板的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介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一种新型结构。它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制约,弥补两种材料各自的缺点,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使这种结构不仅具备优越的力学特性,也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钢管混凝土构件在高温(火灾)作用下,承载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为确定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必须确定高温(火灾)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的温度场。利用ANSYS建立求解钢管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模型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道318线川藏公路田妥一怒江段K3668+700~K3668+790滑坡的基本状况,对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K3668+715断面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了该段滑坡在重力场和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计算分析求得该滑坡整治前在重力场和地震作用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0.99和0.93,滑坡处于不稳定的滑动状态,应及时对该段滑坡进行整治。提出了合理的整治方案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整治后滑坡的安全系数大于设计安全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m法对弹性土抗力的假设,结合有限元基本原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横向受力桩的综合刚度——通过将桩侧土的刚度与桩身刚度叠加进行分析.结合算例计算出桩身变位和内力,并与m法的幂级数解计算结果相比较.综合刚度有限元法的算法简洁,适用范围广,便于编制程序计算和控制,精度也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Access to any development i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uildings and urban roadways. The impact of access on urban roads varies with location of the acces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access to large buildings on the surrounding road network by exploring traffic conflicts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ccess. The concept of conflict intensity i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as a new evaluation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traffic conflict triggered by the presence of ac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ater the speed, the greater the conflict intensity of access. Meanwhile, a similar situation exists when other variables (e.g., conflict angle or the number of conflicts) change. The larger the conflict intensity, the more dangerous the acces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can help developers and traffic engineers choose suitable locations of access and organize the traffic in a logical manner.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弯扭耦合导致结构线形施工控制异常复杂的问题,在总结曲线刚构桥线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施工恒载零弯矩的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系统和具体实现措施。为验证所提措施的有效性,以曲率半径1 200 m、主跨80 m的江西会昌九岭高架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曲率半径下增加预应力束或临时斜拉塔辅助合龙实现恒载零弯矩的措施与传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增加预应力束,或者临时斜拉塔辅助合龙可大大减少结构的竖向位移、横向位移和扭转位移,可以简化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线形控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