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及我国部分汽车企业都把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纷纷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相对明确的时间表和技术路线。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零部件技术的发展,这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把“混合”和“电”作为零部件技术研发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在讨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径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路径选择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及进行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天津汽车》2010,(4):9-9
上汽、一汽及东风等中国10大汽车企业日前达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日前召开的2010年度中国汽车T10峰会达成的目标共识,到2020年,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让中国成为汽车强国。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与国家的汽车安全性法规密切相关,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把汽车制动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主要目标。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制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与国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对制动器行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我国制动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汽车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之一。按照汽车发展总战略,我国还将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而其战略基础则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中国的各汽车企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其制造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对自动变速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国汽车企业及变速器公司都在加快开发或引进生产各种先进的自动变速器。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变速器的研究也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一体的汽车企业来说,当然亦不例外。为保证中国汽车工业21世纪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着力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战略,惟如此,中国汽车工业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国内汽车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堪忧目前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首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关键零部件产业及基础配套设施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对标国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及驱动系统的技术前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基于现状分析,从战略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产业体系、示范推广、产品销售6个方面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基础支撑、产业生态、配套体系以及商业模式6个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突破方向提供对策建议。最后,对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布局方面,应合理布局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加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合动力总成与专用发动机,以及动态协调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应以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为重点,同时兼顾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强调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快中国汽车物流的发展,提高中国汽车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与国际汽车物流接轨,就必须加强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建立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从管理模式、运作技术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开拓。  相似文献   

10.
与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相比,中国汽车企业在测试与质量监控方面的能力尚显薄弱.如何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服务,使汽车制造商能及早发现设计缺陷,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力求减少召回,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汽车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汽车杂志》2013,(11):66-66
自1989年5月德国AUTOMOBILPRODUKTION《汽车制造》杂志在斯图加特首次举办AUTOMOBILFORUMStuttgart以来,已经成为欧洲汽车企业高管们的春季盛会。各大欧洲汽车企业在会上纷纷给出行业发展分析和精彩见解。11月21~22日,该会首次在广州车展期间召开“汽车制造中国峰会”,邀请欧洲、亚洲和北美的行业领导者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介绍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营销之间诸多环节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峰会被指定为2013年广州车展官方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逐渐饱和,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日本作为汽车产业强国,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日本市场,对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和树立品牌影响力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日本汽车法规体系发展、技术法规体系及最新进展、认证制度等方面,对日本技术法规及认证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关注和跟踪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对我国汽车企业快速了解日本汽车法规体系有所帮助,对我国汽车产品破除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条件。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意义及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明生 《上海汽车》2007,(11):13-17
中国汽车企业在快速发展同时,开始参与国际竞争。文章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国际汽车工业竞争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欣闻 《汽车与配件》2013,(46):32-33
日前,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3(第四届)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国际论坛”在珠海盛大召开。本届论坛以“安全·责任与未来”为年度主题,设置了汽车安全主题演讲、汽车安全技术驾乘体验和最新汽车安全技术发布三大特色板块。包括政府管理部门、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主流媒体在内的3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交流和探讨我国汽车交通事故现状,车辆安全管理政策及安全标准和评估方法动态与方向,最新汽车安全技术研发动态和发展方向,并体验了汽车安全技术对行车安全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汽车维修企业是伴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诞生而产生,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目前,由于电子技术发展及电脑技术日益完善,汽车制造大量引进电子技术,引起了汽车性能划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人世后,大量进口车进入,给我国汽车维修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维修技术,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维修企业需要,汽车维修企业正面临着一场变革;为适应汽车工业飞速发展需要,汽车维修企业开始从传统维修模式向现代维修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使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把握世界汽车制造技术发展动态.关注世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及时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信息.实践证明,最先进的技术不一定是最适用或最好的技术,只有那些用成本最低、环境污染最小的方式生产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制造技术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5,(12):44-47
现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电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改善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为电子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从而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电控新技术,加快汽车电子化速度,是启动和振兴汽车工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者杨忠敏给我们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08,(3):42-42
近日,中国整车企业旗下规模最大的汽车研究院之一——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亭)第一期工程落成。至此,上海汽车以中国技术中心(上海,南京)为中心,英国技术中心、韩国汽车研究院,一体联动的开发体系建成,全面提速整车研发。这真正实现了中国汽车研发与国际水平接轨,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开发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无论是从数量、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工业产值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下一轮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正被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不断挤压,而自身由于在发展过程忽视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对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产品,如防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控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等尚无足够的生产能力和相关技术,大量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