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具有高墩桥梁结构的被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主结构作为多自由度推导了受控振型的频率幅值响应方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具有STMD和MTMD结构受控振型不同的频率响应特征并分析TMD布设位置对制振效果的影响,最后根据推导的频率幅值方程针对一座特大桥进行了MTMD参数分析和设计,并给出了在2条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桥梁墩柱是桥梁结构中的关键构件,为研究近断层多脉冲地震动对桥梁墩柱地震风险的影响,采用场地地震危险性、结构地震易损性和结构震后损失3项参数进行综合评估,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分析某8度设防场地的地震年均发生概率,利用OpenSees建立某桥梁墩柱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其结构的易损性曲线,结合损失比得到桥梁墩柱结构的年均预期损失比分布对比曲线和年均预期损失比。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其对应的年均发生概率反而减小,在小于0.3g范围内的年均地震动发生概率最大;能量最强方向地震时程对应易损性曲线的上限,水平最强方向上的显著小波分量不适合分析桥梁墩柱结构的地震风险,水平单向地震动低估了墩柱的年均预期损失比;对于桥梁墩柱的地震风险而言,能量最强方向上的地震时程对应着桥梁墩柱地震风险的最不利情况。  相似文献   

3.
带有人行道的市政轨道交通桥梁在地铁作用下会有较大的动力响应,进而影响桥上行人走行舒适度。为了研究地铁荷载激励下桥上行人走行的舒适度,依托某市政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结构三维模型,考虑轨道不平顺的影响,在列车荷载激励下进行瞬态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发现:当轨道不平顺的谐振频率接近桥梁一阶竖弯模态频率时,桥梁结构出现了共振效应,动力响应显著增大,峰值加速度达到1.122 m/s~2,桥上行人走行舒适度处于"不舒适"等级。为了有效抑制结构振动,改善桥上行人走行舒适度,采用Den Hartog最佳参数确定方法得到调谐质量阻尼器主要参数值,分别研究了单调谐频率质量阻尼器(STMD)和多调谐频率质量阻尼器(MTMD)对结构振动的控制效果,得到STMD系统控制下结构最大加速度为0.731 m/s~2,有效降低了34.8%;MTMD系统控制下结构最大加速度为0.681 m/s~2,有效降低了39.3%,添加阻尼器都使桥上行人舒适度从"不舒适"进入"中度舒适",但是MTMD系统具有更好的抑振效率。随着结构使用过程中收缩徐变、老化等情况的出现,结构自振频率也会发生改变,最后对比结构自身频率改变时STMD与MTMD的抑振效果,得出MTMD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更适合长久服役,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子TMD个数越多,鲁棒性越好。  相似文献   

4.
龚万江  吴华金 《中外公路》2011,31(4):138-141
在采用了普通橡胶支座的情况下,给高墩T形梁桥引入粘滞阻尼装置,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桥梁进行抗震分析.通过对未设置与设置阻尼器两种工况,以及阻尼器设置位置在连续墩处以及简支墩处两种情况下的内力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设置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减轻桥梁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具有良好的减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菜园坝长江大桥为实例,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特殊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特点;通过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方法,研究讨论竖向输入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综合时程分析和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对实例拱桥地震反应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成果可为同类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悬索桥抖振控制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MTMD)进行双参数优化。以某大跨悬索桥为例,利用神经网络改进的谐波合成模拟方法(RBF-WAWS法)对脉动风速进行模拟,并换算成抖振力作用主梁上,通过时程分析及后处理获取主跨跨中横桥向响应值。将响应值的均方差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MTMD总质量、个数及阻尼比作为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采用神经网络拟合目标函数并应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寻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TMD能有效控制悬索桥在脉动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减振率达48%。提出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对悬索桥中MTMD的设置及参数选取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河  范轶峰 《公路》2011,(1):93-99
苏拉马都大桥是印度尼西哑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其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通过V形墩与主桥相连.由于桥址处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又是跨越马都拉海峡的特大型桥梁,其抗震性能尤为重要.采用两水平的抗震设计方法,从地震输入、地震反应谱分析、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验算等方面对苏拉马都大桥引桥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岙大桥主桥为260 m的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以该桥为研究背景分析桥梁结构的地震时程响应,应用MAT-LAB语言编写了3个程序:人造地震动、采用频域积分法将加速度时程转化为位移时程、由确定的加速度时程求其加速度反应谱,并采用SAP2000为计算平台对上述几种情况下的桥梁地震响应做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跨度桥梁对于不同的地震波、采用不同的阻尼算法、是否考虑结构的行波效应、是否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其地震响应差别较大,在分析中应针对具体的桥梁结构确定合理的参数与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地震波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当前桥梁地震时程反应分析中,只重视计算方法、计算模型的研究,忽视输入地震波的情况,研究了进行时程分析时,确定输入地震波的原则和方法,推荐了3种比较合理的方法来确定时程分析中所需的地震波。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摩擦摆支座隔震曲线桥梁地震反应的空间耦合效应,分析了输入地震动维数对摩擦摆支座隔震曲线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基于空间有限元方法,采用能考虑动轴力影响的多维耦合FPB恢复力模型,以一座2联6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输入3条强震记录,分别进行了一维、二维及三维地震动下的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及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维数引起的耦合效应对隔震曲线桥梁的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输入地震维数对支座的力-位移滞回曲线形状有较大影响;FPB隔震曲线桥的支座位移大小与输入地震动的维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