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路面横断面、路拱横坡度、结构及层位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试槽内铺筑足尺寸县乡低造价道路的典型路面结构,通过施加实际行车荷载作用,模拟路面的实际工作状况.通过测定路面结构各层位的应力及路表弯沉等相关性能指标,分析考察路面结构的各项路用性能与轴载作用次数的响应.验证推荐的典型结构的适用性,为县乡低交通量道路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试槽内铺筑足尺寸县乡低造价道路的典型路面结构,通过施加实际行车荷载作用,模拟路面的实际工作状况.通过测定路面结构各层位的应力及路表弯沉等相关性能指标,分析考察路面结构的各项路用性能与轴载作用次数的响应.验证推荐的典型结构的适用性,为县乡低交通量道路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西部地区县乡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通过对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结构层厚度和材料模量)的变化对路基路面工作状态影响的研究,得到路面结构强度随各结构层设计参数变化规律,确定路面结构的敏感性层位,推荐出设计参数的建议值,为县乡公路土基强度等级划分及路基路面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西部地区县乡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通过对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结构层厚度和材料模量)的变化对路基路面工作状态影响的研究,得到路面结构强度随各结构层设计参数变化规律,确定路面结构的敏感性层位,推荐出设计参数的建议值,为县乡公路土基强度等级划分及路基路面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土工合成材料加宽路基简化为平面二维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分析,对在路基中铺设土工材料的层位和层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铺设在不同层位的土工合成材料对路面结构的表面主应力、表面变形以及层底主应力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将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在第2层或第3层时,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最佳;铺设层数不同的土工材料对路面结构的表面主应力、表面变形以及层底主应力均有所影响,通常以铺设二到三层土工合成材料为宜.在铺设二层土工合成材料时,铺设在第1层和第3层时,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7.
疲劳破坏是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现象,路面材料的抗疲劳性能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必须从两方面加强配合,首先是合理的材料设计,以使混合料达到最佳配合比和最大密度,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其次是合理的结构设计,旨在使各结构层的层位与厚度达到理想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路面结构不同层位间的处治层有透层、粘层及封层等形式,不同的层位设置可满足不同的层间处理需要。现行规范对各层间材料的要求及使用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使用较不规范。从三种功能层的要求出发,对比各层间处治层的常见材料及优劣性,提出不同处治层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主要力学响应量采用BISAR和Origin软件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下部层位需要具有较高的抗弯拉能力、抗永久变形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建议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最佳厚度为8cm。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半柔性路面应用于电子导向胶轮系统(智轨)廊道路面时结构设计研究缺失问题,通过工程调研、力学计算和室内试验,研究层位、层厚、基层承载力对廊道路面结构的影响;通过检测原有路面结构状况,分析结构承载力和病害成因,得出半柔性路面更适合具有重载、渠化、高胎压特征的智轨廊道路面,应用于上面层对解决启停频繁路段抗车辙更有利;半柔性路面开裂、变形风险随着厚度和基层模量增加而降低;针对株洲智轨复杂路面状况,提出典型半柔性路面抗车辙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车辙影响因素,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的实际状况,分析江苏省高速公路车辙发展趋势,通过对车辙产生层位对车辙的贡献量、不同典型混合料类型产生车辙的大小、结构层厚度对抗车辙性能影响的探究,得出影响江苏省高速公路车辙关键因素一车辙产生层位、混合料类型、结构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对路面承载能力的要求更高。路面结构设计提出全寿命设计方法,以层位分工理论为基础,主要针对中面层为主抗车辙区。中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关系到整体路面结构的使用质量和寿命,通过在中面层沥青混合料中掺加抗车辙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增加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主要研究添加抗车辙剂的中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3.
疲劳破坏是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现象,路面材料的抗疲劳性能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必须从两方面加强配合,首先是合理的材料设计,以使混合料达到最佳配合比和最大密度,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其次是合理的结构设计,旨在使各结构层的层位与厚度达到理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从交叉口车辙变形层位、抗车辙提升理念和对策角度出发,对交叉口路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高强SMA-13+超早强半柔性路面的“强强联合”路面结构,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检验其抗车辙性能。结果表明:该路面结构高强SMA-13上面层动稳定度达到12740次/mm,超早强半柔性下面层动稳定度达到37406次/mm,下面层高温性能较优。与原设计结构相比,竖向压应变和水平位移值较小,抵抗车辆荷载变形能力较好。试验段通车2年现场检测结果显示,路面车辙深度明显小于原设计结构,抗车辙效果保持较好,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沥青路面车辙问题,建立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设置在不同结构层位的力学响应,确定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设置层位,并进一步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模量大小及其厚度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显著抑制车辙的产生,并推荐模量控制在2000MPa~2500MPa,厚度控制在5cm~7cm为宜。  相似文献   

16.
垫层是路面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设置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路段上,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功能。垫层的材料和厚度,可根据“设计规范”结合结构设计理论进行具体确定。但“规范”中规定:垫层的宽度是应与路基同宽。这一条文没有说明具体的宽度,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应与路面顶面的路基宽度同宽;二是应与路基封顶的路基宽度同宽,也就是垫层所在层位的路基宽度。针对这一问题,这里论述在什么条件下采用第一种情况或第二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复合材料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法对土工网格加强沥青砼路面进行了力学分析 .通过不同荷载作用位置及不同基层状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分析 ,研究了土工网格在路面中的合理设置层位 ,揭示了土工网格的防裂作用与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桃仙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为依托,重点分析讨论加筋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和地基沉降变形所产生的荷载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的不同铺设层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从而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衔接部处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并结合实际分析季冬区沥青路面裂缝现象有可能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进而引起路面结构强度的降低,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通过对裂缝产生机理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系统研究,可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和基层接触不良是导致路面损害的主要原因,在面层与基层间设置功能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功能层—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简称CA砂浆)功能层,拟借助CA砂浆这种半柔性材料,改善层间接触状态,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设CA砂浆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结构层参数下的路面结构进行荷载应力分析,进而对路面结构层主要参数的取值提出合理性建议,优化路面结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