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专用除雾产品在很多市场和汽配城等地方,会有一些卖除雾防雾专用产品的摊位,比如除雾剂或雾毛巾等。将这类除雾剂喷涂到汽车玻璃内表面上,并擦拭干净,在清除玻璃污垢的同时,还可在玻璃上形成一薄层透明的保护膜,它可以防止水汽在玻璃上的凝结而形成的雾层,喷擦一次可防雾十天或半个月左右时间。开窗对流  相似文献   

2.
信息     
冬季行车除雾“三招”第一招 :使用专用除雾剂。汽车装饰美容市场有专用的除雾剂 ,将这类除雾剂喷涂到汽车玻璃内表面上 ,并擦拭干净 ,在清除玻璃污垢的同时 ,可在玻璃上形成一薄层透明的保护膜 ,它可以有效防止水汽在玻璃上凝结而形成雾层。喷擦一次可防雾 10天左右。第二招 :  相似文献   

3.
《公路与汽运》2005,(1):17-17
第一招:使用专用除雾剂。汽车装饰美容市场有专用的除雾剂,将这类除雾剂喷涂到汽车玻璃内表面上,并擦拭干净,在清除玻璃污垢的同时,可在玻璃上形成一薄层透明的保护膜,它可以有效防止水汽在玻璃上凝结而形成雾层。喷擦一次可防雾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现在,许多车主都会为爱车贴上车膜,却疏忽了对车膜的养护。其实,再给车子贴上车膜后,三天内应尽量避免洗车,以避免水分未干造成的车膜脱落。此外,汽车后窗的除雾线,在贴膜一周内也应尽量不要打开。因为,水分未干容易对除雾线造成不良的影响。车辆装贴后,可用湿毛巾、海绵或柔软的布料擦拭膜面。此外,贴膜后一段时间,会发现里面出现雾蒙蒙的水气。这是太阳膜在干透过程中的正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现阶段汽车空调系统除霜、除雾性能测试方法及缺点进行分析,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汽车空调除霜除雾性能测试系统,并进行关键部件的设计和调试。该系统的发生装置可以满足雾、霜量的一致性的要求;同时,数据和图像采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试验精度,辅助自动生成试验报告,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经过实车测试,该系统工作可靠、数据准确、测试高效,为汽车空调除霜除雾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汽车室内环境和方便汽车驾驶人驾驶生活(与驾驶相关的活动),以车载空气动力源提供高、低压力的冷、热压缩空气,以解决汽车的汽车挡风玻璃、车窗玻璃挂雾的高效清除、倒车镜除雾、车内吹尘、吸尘、洗车、降湿、通风、高海拔行车车内增压、汽车意外水中遇险应急逃生装备和为小型气动随车工具提供压力气源、轮胎补充气、配用气动千斤顶快捷更换汽车备胎的等问题,形成汽车车载空气动力源多功能装置。  相似文献   

7.
遇到风挡起雾,相信很多朋友都使用空调冷风除雾,其实,除了冷空调除雾,使用热风同样可以起到除雾效果。操作方法是将车停好,启动空调,将空调温度调节按钮转到热风方向,然后按下除雾挡,用热空调制造的热风将车内风挡雾气烘干。除雾时,可将空调转换为外循环,让外面新鲜空气进入驾驶室,将压缩机和风速调到25℃或者更高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4,(11):76-76
<正>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相信很多车主都有冬季行车的经验。冬季行车,车内玻璃常常是雾蒙蒙的,严重影响驾车人的视线和行车安全,因此除雾工作就变得相当重要。车窗与挡风玻璃起雾是因为车内外的温度相差大而造成的,当车内温度高、外面温度低时,玻璃就易起雾;常会看到许多车主拿布或纸来擦拭起雾的玻璃,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冬春两季,雨天都是车窗玻璃、后视镜容易起雾的时候。玻璃起雾,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带来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给众多驾驶者带来烦恼。《爱车》特别贡献“车窗除雾神功”秘笈一部,望能为你排忧解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汽车前照灯光品质是衡量汽车照明系统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Star-CCM+对汽车前照灯内部的流动情况、热力学特性以及起雾/除雾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雾层厚度与分布主要与湿度、流动条件以及换热条件相关.探索了完整的大灯起雾仿真...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某越野车特种驾驶室除雾风道为研究对象,对正向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研究。探讨了除雾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发过程中的方法,并对开发经验进行总结。其主要包括前除雾风管的设计、除雾风道的CFD分析、除雾风道的优化、除雾结果分析、快速样件风速测量、除雾试验。此次除雾系统正向开发事例,为后续车辆的除雾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设计范例、仿真研究、试验验证方法,使其能满足一般汽车的除雾性能要求,减少其开发时间和开发费用。  相似文献   

12.
除霜除雾是汽车不可缺少的功能之一,它不仅影响驾车安全,同时客户对除霜除雾效果的要求原来越高。文章重点介绍了除霜除雾问题排查与分析解决办法,并提出了新产品开发中除霜除雾效果差问题的规避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车型:配置2.4L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93687km。故障现象:该车辆正常行驶且开空调时前挡风玻璃出风口处外部起雾,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越严重。空调的风向选择始终无法调节。故障诊断:根据经验玻璃外部起雾一般由于车内外温差过大或空调模式一直在前挡风玻璃除雾的情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视野是所有车主共同的追求,正所谓“欲穷千里目”,但降雨、降雪、结霜、结雾等等问题却给我们的视线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些“气象”问题,急剧降低了驾车者的观察能力,甚至使行车变成了“超视距”作战。应对这些雨雪霜雾,仅仅依靠传统的雨刷、空调和电加热除雾装置来应对,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被动且缓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电动汽车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以某型号电动汽车为例,对其进行了除霜除雾仿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开发了与其匹配的采暖系统。同时对设计的采暖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采暖系统能够满足整车的除霜除雾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郑敏洲 《路基工程》2014,(1):110-112
利用土水特征曲线压力板仪,对福建省南平蔡源地区某滑坡体非饱和土试样进行了完整的脱湿-吸湿试验研究,获得了相关的脱湿与吸湿过程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拟合函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福建省的非饱和土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获奖理由作为新一代城市SUV轮胎,富含更多科技性能的德国马牌UltraContact~(TM)UC6 SUV会让你富有更足够的信心,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同时,又带来了出色的操控性能,还有出色的里程表现。作为一款SUV轮胎,德国马牌UltraContact~(TM)UC6 SUV会让你富有更足够的信心,因为它有特别设计的高速导流槽,将花纹块下的水膜"吸"入排水主沟,加快了排水速度。好处是带来湿路面条件下更好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CFD方法对汽车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车内气流的速度、温度、湿度、以及车窗玻璃的温度和空气的传热量等参数,进而对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进行数值模拟,对其除霜除雾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为汽车除霜除雾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细观尺度建立了孔隙水和土颗粒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推导了颗粒间湿吸应力的计算公式,对不同胶结面积下非饱和土中接触角与饱和角、含水量、湿吸应力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讨论,并对含水量与湿吸应力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土体含水量小于临界含水量时,随着土体内含水量的增加,湿吸应力呈增大趋势;当土体含水量大于临界值时,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湿吸应力呈减小趋势,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隆冬时节。中国北方多大雪纷飞,南方多寒雨绵绵的天气.在这种天气下紧闭车窗驾车。往往由于车内外温差大加湿气,造成玻璃起雾影响视线。这时,你除了祭出开暖气、开冷气、开窗这些老方法外。还可以用玻璃除雾剂敷上玻璃,在不开空调又不开窗的条件下,享受视线清透、安全驾车的快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