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随机月份抽取的48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自21岁开始10年为一组分组并做统计。结果①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为41~50岁;②各年龄组之间T分期差异显著(χ2=16.478,P=0.006<0.05),31~40岁组T分期高于41~50岁组(Z=-3.315,P=0.002<0.05)和61~70岁组(Z=-3.104,P=0.002<0.05),51~60岁组高于61~70岁组(Z=-2.205,P=0.027<0.05)和41~50岁组(Z=-1.969,P=0.049<0.05);③各年龄组局部浸润程度、病理类型、N分期、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段为41~50岁,年轻组患者具有肿瘤直径较大的趋势,各年龄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象限、局部浸润程度、病理类型、N分期、M分期、pTNM分期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特征与其分子亚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乳腺癌患者的107个病灶,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SWE检查,记录其弹性模量最大值(E max)、弹性比值比(E ratio);术后记录其临床病理及分子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Erb-B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等免疫组化特征,并分析其与E max和E ratio的相关性。结果 4种亚型在肿块大小、病理分级、BI-RADS分类、E max及E ratio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中,Erb-B2过表达型的硬度最大,Luminal样型次之,Basal-like型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病灶硬度不同,其中黏液癌硬度最大,导管癌和髓样癌次之,小叶癌最软;随着肿块大小的增加E max及E ratio递增,存在线性关系;病灶病理分级和BI-RADS分类越高,E max及E ratio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硬度与其分子亚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病变硬度的评估可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索不同分型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将100例乳腺癌标本分为Luminal型、HER2(+)型、BLs型和NBLs型,检测MIF表达差异。比较不同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术后临床分期患者中MIF阳性表达率;比较MIF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微血管密度(MVD)数值差别及5年总生存率。结果不同分子分型和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乳腺癌患者中,MIF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MIF表达与HER2(+)型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皆正相关。MIF阳性者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Kaplan-Meier法示MIF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MIF阳性者(Log-rank=19.516,P=0.000)。结论 MIF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多为HER2(+)型,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新生血管明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职业对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临床检查的实施以及治疗模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4例女性乳腺癌病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卡方检查和秩和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职业人群在临床病理特征、临床检查实施和治疗模式方面的差异.结果 不同职业的人群在肿瘤大小、pTNM分期、术前钼靶检查、术后ER、PR、Her2检测、外科手术方式及是否接受化疗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经济收入越高的职业就诊时肿瘤分期越早,相关临床检查的实施率越高,对外科微创手术方式及化疗的接受率也越高.结论 职业收入越低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分期更晚、相关临床检查的实施率更低、保乳手术和化疗的实施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例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确诊为SFT的临床及预后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例腹膜后SFT肿瘤细胞Vimintin(Vim)、CD34、CD99、Ki-67、Bcl-2和S-100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 9例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37~69岁,5例表现为腹胀,4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肿瘤大小(1.0 cm×1.0 cm×2.0 cm)~(30.0 cm×25.0 cm×10.0 cm),单发7例,多发2例。组织学表现为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和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伴有黏液变性及血管外皮瘤样形态。免疫组化阳性率结果:Vim、CD34、CD99 100%(9/9),Ki-67 77%(7/9)、Bcl-2 67%(6/9)、S-100 22%(2/9)。均获有效随访,2例死亡,均与研究疾病不相关,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6.5、8.3年,存活病例中有1例在术后3年复发,二次手术后未再复发,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腹膜后SFT临床少见,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多于查体发现,超声、CT检查是主要术前检查方法,但对SFT诊断无特异性,根治性切除是治疗首选,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方法,早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术后定期复查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对有和无心绞痛病史的的1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心绞痛病史组与有心绞痛组比较,心梗多发生于前壁(P<0.05),且前者合并糖尿病者较多(P<0.05);两组患者CPK峰值、LVEF值、早期并发症及再梗率、住院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提示无心绞痛病史的心肌梗塞与有心绞痛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2017年所有胃癌患者,将发病年龄用五分位间距法对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进行区分(45岁被确定为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的年龄截断值),分析两组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分子病理和预后特征。结果分析所获取的年轻胃癌组(n=108)和中老年胃癌组(n=216)患者的性别信息,性别比分别为1.4∶1和3.5∶1(P<0.001);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8.33%和2.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与中老年患者组相比,年轻患者组以胃窦部发生病变为主,多部位发生更为常见,更多胃溃疡病史,诊断所需时间更长,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印戒细胞癌比例较高,BorrmannⅢ型和Ⅳ型更为多见,生存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在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EB病毒相关RNA(EBER)表达方面未见差异(P>0.05)。结论年轻胃癌患者在性别比例、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中老年胃癌患者,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可以考虑作为一个独特的临床群体。进一步研究年轻胃癌患者的病因和高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增生病中MMP 9及CD44v6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表达的吸光度值 (A)。结果 乳腺癌MMP 9和CD44v6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增生病。淋巴结转移与MMP 9表达有关、与CD44v6表达有相关趋势。MMP 9与PR有负相关性、与ER有负相关趋势。MMP 9与CD44v6间无相关关系。MMP 9表达的吸光度值在生存 3年以上组低于 3年以下组 ,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有MMP 9表达的乳腺癌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发生较早、预后差 ,MMP 9表达的测定可作为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ivin、survivin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恶性肿瘤及17例乳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标本的livin、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分析livin、survivin表达与caspase-3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Livin、survivin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导管内原位癌和浸润性癌病变进展过程中呈递增趋势,而caspase-3蛋白呈递减趋势,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L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中livin、survivin可通过诱发凋亡的效应性蛋白酶caspase-3抑制凋亡促使肿瘤增殖.年轻患者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与livin关系更为密切,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细胞的转移、侵袭等活动中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切除的效果,探讨影响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行肝切除术的79例年龄≤40岁的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67例年龄≥65岁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分析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对手术切除术后的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肝癌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甲胎蛋白值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丙肝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肝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肝硬化、肿瘤个数、大小、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术后生存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后发现,术前白蛋白<35g/L和最大肿瘤直径≥5cm是影响青年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治疗青年、老年肝癌是安全的、可行的。术前白蛋白<35g/L和最大肿瘤直径≥5cm是青年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VEGF-C和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VEGFR-3的表达,并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对照.结果 乳腺癌组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VEGFR-3表达率及表达程度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均<0.05),VEGF-C、VEGFR-3的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乳腺癌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按肿块大小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分组中,VEGF-C、VEGFR-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R-3表达水平增高,VEGF-C、VEGFR-3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1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COX-2及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COX-2、VEGF-C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程度均高于纤维腺瘤组(P<0.01);二者的表达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二者联合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OX-2和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过表达,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二者联合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OX-2与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以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 mRNA的表达情况,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乳腺癌组VEGF-C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VEGF-C mRNA的表达率及表达程度高于淋巴结非转移组(P均<0.05);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38,P<0.01).结论 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VEGF-C mRNA的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们医院2008年5月~2008年11月共52例行喉癌手术切除的标本,提取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Bmi-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因差异表达与喉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2例配对标本分别进行Bmi-1mRNA荧光检测比较,39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喉组织;32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喉组织;Bmi-1mRNA的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及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 Bmi-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与喉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Bmi-1基因mRNA可望作为喉癌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Bmi-1mRNA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手术标本的组织学亚型依据2004年WHO分类和2011年最新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肺腺癌亚型与EGFR突变状态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206例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为44.2%(91/206),其中女性(56.6%)、不吸烟患者(51.9%)具有更高的突变率。对122例混合性肺腺癌的组织学亚型分析发现,含非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非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高(61.5%vs.38.6%,P=0.012),含有乳头状成分的腺癌倾向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相反,含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低(13.3%vs.53.3%,P=0.004);依据2011年最新IASLC/ATS/ERS分类标准,EGFR突变率在乳头状为主型的腺癌中比浸润性黏液腺癌和实体型为主的腺癌高(P=0.057)。结论在肺腺癌中,EGFR突变状态与组织学亚型、性别、吸烟史相关。女性、不吸烟患者、混合有非黏液性BAC成分和以乳头状成分为主的腺癌都可以预测高EGFR突变率,而含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突变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nm2 3和E cd蛋白在声门上喉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5 7例原发声门上喉癌组织中nm2 3基因蛋白和表皮钙粘素(E cd)的表达。结果 nm2 3和E cd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负相关。临床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 (cN+ pN+ )组和临床查未发现但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 (cN-pN+ )组的nm2 3和E cd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 (pN-)组。而cN+ pN+ 和cN-pN+ 组比较 ,nm2 3和E cd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别。术后随访4 5例 ,nm2 3和E cd蛋白低表达组的 3年和 5年生存率均低于高表达组 ,差异具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nm2 3和E cd蛋白表达可作为筛选有潜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N0 病例的重要指标 ;nm2 3和E cd蛋白的原位检测对声门上喉癌预后估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细菌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99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结果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病率为1.16%(99/8 512)。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70.3%,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36.6%);革兰氏阴性菌占29.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0.0%)。革兰氏阴性菌组严重并发症、白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CRP)升高、腹胀、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放弃治疗或死亡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更易发生休克、中枢感染、腹胀等并发症,实验室检验更多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CRP升高;感染早期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选用抗生素可能会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