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 SDF-1)在鸡卵清蛋白(OVA)诱导小鼠哮喘模型中的表达,探索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 40只雌性SPF级C57BL/6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按照文献方法建立OVA小鼠哮喘模型.两组动物于末次雾化结束后24h处死,取肺组织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肺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技术检测肺组织SDF-1的表达.结果 ①哮喘组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气道壁增厚,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②哮喘组肺组织SDF-1在RT-PCR、Western blot及IH中均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则否.结论 小鼠哮喘时肺组织分泌大量细胞趋化因子SDF-1,可能是哮喘气道重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种病毒性哮喘模型制作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导鸡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急性病毒性哮喘模型的方法及效果。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PBS)对照组、PBS/RSV组、RSV/RSV组、OVA/PBS组和OVA/RSV组5组。应用OVA多点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吸入结合RSV滴鼻激发复制急性病毒性哮喘模型。观察小鼠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动物体描箱法测定乙酰胆碱(Ach)激发条件下气道反应性(以肺阻力RL表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以45、135、405μg/mL Ach激发时,与其他各组比较,OVA/RSV组RL均显著升高(P均<0.01);②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与其他各组比较,OVA/RSV组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升高(P均<0.01);③OVA/RSV组的肺组织病变程度重于其他各组(P均<0.01)。结论RSV诱导OVA致敏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病毒性哮喘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建立树突状细胞(DCs)体系,并用氯化锂(LiCl)和PKF118-310干预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Cs中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选用BALB/c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使用OVA联合氢氧化铝构建哮喘模型,并用LiCl和PKF干预小鼠,干预结束后收集标本,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情况;ELISA检测BALF、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含量及血清总IgE抗体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脏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LiCl组DCs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和促增殖能力明显弱于PKF组DCs(P<0.05);(2)LiCl组DCs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KF组,而其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后者(P<0.05);(3)动物实验中,与哮喘组相比,LiCl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低,而PKF组与此相反(P<0.05);(4)肺组织病理表明,LiCl组肺部炎症程度最轻,PKF组最重(P<0.05);(5)LiCl组小鼠BALF及脾脏中IL-4水平最低,IFN-γ水平最高;PKF组与此相反,哮喘组介于两者之间(P<0.05);(6)各组小鼠血清中总IgE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gE显著升高(P<0.05);LiCl组总Ig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和PKF组(P<0.05);(7)LiCl组肺组织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各组(P<0.05),而其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各组(P<0.05),PKF组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各组(P<0.05),哮喘组和PKF组之间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LiCl和PKF118-310可通过调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重要组分GSK-3β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而改变哮喘严重程度,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IPF患者及正常对照肺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NAC(5、10、20、40m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再分为NAC(20mmol/L)、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单用及联用组和正常对照组,RT-PCR检测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结果 5、10、20、40mmol/L NAC对正常及IPF患者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C组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及IPF肺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分别为0.28±0.04vs.0.52±0.07,P=0.001;0.56±0.08 vs.0.74±0.03,P=0.017);NAC联用TGF-β则可以减弱其抑制作用(0.75±0.03 vs.0.28±0.04,P=0.012;0.71±0.03 vs.0.56±0.08,P=0.000)。正常肺成纤维细胞表达一定水平的α-SMA,而IPF肺成纤维细胞则表达水平明显增高(0.97±0.06 vs.0.63±0.04,P=0.001),NAC能够明显抑制IPF肺成纤维细胞α-SMA及STAT3表达(分别为0.48±0.02 vs.0.97±0.06,P=0.000及0.43±0.05 vs.0.76±0.02,P=0.000),NAC联用TGF-β则可以减弱其抑制作用(0.93±0.04 vs.0.48±0.02及0.89±0.03 vs.0.43±0.05,P均=0.000)。结论 NAC能够抑制正常及IPF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这可能与抑制α-SMA及STAT3的表达有关,但这种作用可被TGF-β所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虾青素(astaxanthin,ASX)预处理对脓毒症小鼠器官功能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诱导脓毒症。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脓毒症组(CLP组)及虾青素预处理组[CLP+ASX组,CLP造模前以剂量60mg/(kg·d)ASX连续灌胃14d]。观察各组小鼠CLP术后:(1)72h(术后每天仍以上述剂量灌胃)的存活率;(2)24h统计各组小鼠的临床评分,处死小鼠后取小鼠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取小肠、肺脏、肝脏及肾脏组织用以检测各主要脏器的功能及病理变化。结果与CLP组比较,CLP+ASX组小鼠的72h死亡率显著降低(P=0.020 2)。CLP造模24h后,CLP+ASX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低于CLP组(10.78±0.79 vs.13.67±0.44,P=0.005)。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的病理学分析,CLP+ASX组小鼠的小肠[小鼠肠绒毛的高度:(390.67±14.58)μmvs.(326.67±10.31)μm,P=0.005]、肺脏(肺组织的湿重/干重比:4.75±0.24 vs.5.05±0.22,P=0.047 6)、肝脏[血清ALT:(105.0±10.53)U/Lvs.(174.8±9.289)U/L,P=0.000 6]及肾脏组织[BUN:(54.50±3.57)mg/dLvs.(69.17±3.33)mg/dL,P=0.013 2]的功能及病理损伤明显轻于CLP组。同时ASX也可以显著抑制脓毒症时炎症因子TNF-α[(258.06±16.21)pg/mLvs.(538.17±30.80)pg/mL,P<0.000 1]及IL-6[(5.90±0.80)ng/mL vs.(12.56±0.55)ng/mL,P<0.000 1]的释放。结论 ASX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脓毒症小鼠的死亡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并对重要器官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以及异甘草素是否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脂多糖(LPS)刺激、不同浓度异甘草素联合LPS处理细胞、HDAC3特异性抑制剂和异甘草素联合LPS处理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和HDAC3的mRNA和蛋白表达。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异甘草素组,颈动脉结扎手术建立小鼠急性血管炎症模型,Real-time PCR检测小鼠颈动脉炎症因子和HDAC3的mRNA表达。利用分子对接模型,从分子结构上揭示异甘草素和HDAC3之间的结合程度。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异甘草素组中LPS刺激所升高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NLRP3、IL-1β、IL-18、MCP-1和ICAM-1的mRNA表达降低,细胞HDAC3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此外,颈动脉结扎的手术组小鼠中,异甘草素组的血管炎症因子NLRP3、IL-1β和HDAC3的mRNA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咯列酮对卵蛋白(OVA)激发哮喘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OVA激发制备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模型,同时给予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GZ,10mg/kg)干预,采用有创肺功能检查、细胞分类计数、ELISA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观察气道反应性、血清免疫球蛋白、肺泡灌洗液(BAL)细胞总数、分类计数以及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OVA可诱导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BAL中细胞总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升高。血清总IgE、IgG1以及特异性IgE、IgG1、IgG2a增加(P<0.01),但总IgG2a仅轻度升高。BAL中IL-4、IL-13、IL-17A和eotaxin、IFN-γ、MCP-1均明显增加(P<0.01)。气道及肺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P<0.01)。PPAR-γ激动剂PGZ可部分抑制小鼠气道高反应性、BAL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增加,同时IL-4、IL-13、IL-17A、eotaxin和IFN-γ也被部分抑制(P<0.05),MCP-1仅被轻度抑制(P>0.05)。相应的病理学改变也被部分逆转(P<0.05)。而血清总的IgE、IgG1、IgG2a以及特异性IgE、IgG1、IgG2a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PGZ对OVA激发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支气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同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将BALF进行细胞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较强,干预组表达较弱。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均为P<0.05);干预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均为P<0.05)。哮喘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干预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低于哮喘组,IFN-γ含量明显高于哮喘组(均为P<0.05)。BALF中HMGB1和TLR4含量分别与细胞总数和IL-4浓度均呈正相关(r1为0.796、0.730;r2为0.695、0.648;均为P<0.05)。结论 HMGB1和TLR4与气道炎症和免疫紊乱有关;适量1,25-(OH)2D3可减轻气道炎症,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致哮喘大鼠肺内病理改变及被拮抗后肺内表达的变化,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抗NGF干预组,每组均16只。取肺组织在光镜下测量支气管基底膜厚度并计数黏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数目,HE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并测量呼吸道平滑肌厚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NGF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N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NGF的表达与呼吸道平滑肌厚度有明显相关性;哮喘组呼吸道平滑肌厚度、网状基底膜厚度、黏膜下成纤维细胞数目及NG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抗NGF干预组(P<0.05);抗NGF干预组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组织中NGF表达显著增加,并与呼吸道平滑肌厚度等有关,同时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有明显相关,予抗NGF干预后可以抑制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0.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中药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哮喘模型组 (B组 )、地塞米松干预组 (C组 )和氧化苦参碱干预组 (D组 )。B、C、D组采用卵蛋白 (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致敏第 15天开始每次雾化激发前 1h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干预 (C组 )、氧化苦参碱治疗 (D组 ) ,连续 7d。在OVA激发结束后 2 4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 (EOS)数目 ,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4、5 (IL 4 ,IL 5 )和干扰素 γ(IFN γ)水平变化。结果 氧化苦参碱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EOS数量 ;BALF上清液中IFN γ水平明显升高 ,IL 4、IL 5水平显著下降。D组与A组、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组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 ,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隧道出渣时,装载机与倾卸车联合作业中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建立两种施工机械最佳配合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此模型及算法对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中合理地确定两者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波动进行计算分析。应用Mexican Hat小波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再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投资、消费等方面分析引起波动的原因。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经济波动受到政策、投资和消费及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及规律的分析,可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预见性,促进经济更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纳米Ni粉对Cu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添加1%纳米Ni粉中的NiO未被完全还原,而且纳米Ni粉本身还有被CuO氧化成NiO的可能,因而纳米Ni粉在Cu粉末烧结过程中未能起到活化烧结的作用。相反,添加1%纳米Ni粉后还降低了Cu粉末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4.
级配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泓 《北方交通》2008,(5):67-70
通过试验对不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实际结论,为工程中级配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及试验方法,同时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受流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提速的瓶颈之一,而弓网离线电弧是高速列车受流的关键问题.为了全面的把握弓网离线状态,设计了弓网离线模拟试验平台.实现正弦周期内不同时刻离线及回合过程的电弧放电现象,并采用示波器和数据采集卡实现对离合瞬间电压、电流和光强等波形的同步记录,为弓网离线检测法和列车受流质量的研究及抑制电弧危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中秋 《北方交通》2008,(5):164-166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交通事业日新越益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维修措施,以便能够减轻同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的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柔性路面超高路段病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性路面弯道内侧极易形成病害,分析了病害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主楼桩基按照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选用不同桩长的人工挖孔桩,进入强风化岩,有效发挥桩身强度,控制绝对沉降,解决了主楼与裙房不设沉降缝的问题.针对结构平面中间部位凹口较大,采取了在凹口处增设楼板,计算时薄弱部位设为弹性楼板的措施,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桥梁单片梁受力主要是由重交通车辆的碾压,尤其是超限重车的频繁通过引起的--这是外因,当然桥梁本身的质量差或桥面铺装层与脚缝的填充不符合要求也能产生单片梁受力--这是内因.如果严格按设计要求去做,这种情况是能避免发生的.单片梁受力严重的会危及行车安全,必须引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