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pH值的40mL/L磷酸盐缓冲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乳腺癌75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取材4块,按照固定液pH不同,随机分为A、B、C、D组。固定液使用40mL/L磷酸盐缓冲甲醛,A~D组固定液pH值分别为6.0、7.0、7.5、8.0,分别固定15h后制作石蜡切片。采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比较各组HER2基因扩增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1)在荧光显微镜下,A、D组的组织轮廓较模糊、出现细胞碎片、部分探针定位欠佳、出现信号不规则甚至丢失、核溶解现象,见明亮的桔红/绿荧光信号。B、C组的组织轮廓清晰而完整、背景洁净、探针定位准确,见耀眼的桔红/绿荧光信号。(2)B、C组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稳定在24.00%~25.33%;B、C组的基因扩增阳性率显著高于A、D组(P<0.05)。结论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固定液的pH值在7.0~7.5之间可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手术标本的组织学亚型依据2004年WHO分类和2011年最新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肺腺癌亚型与EGFR突变状态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206例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为44.2%(91/206),其中女性(56.6%)、不吸烟患者(51.9%)具有更高的突变率。对122例混合性肺腺癌的组织学亚型分析发现,含非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非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高(61.5%vs.38.6%,P=0.012),含有乳头状成分的腺癌倾向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相反,含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低(13.3%vs.53.3%,P=0.004);依据2011年最新IASLC/ATS/ERS分类标准,EGFR突变率在乳头状为主型的腺癌中比浸润性黏液腺癌和实体型为主的腺癌高(P=0.057)。结论在肺腺癌中,EGFR突变状态与组织学亚型、性别、吸烟史相关。女性、不吸烟患者、混合有非黏液性BAC成分和以乳头状成分为主的腺癌都可以预测高EGFR突变率,而含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突变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经作者改良的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方法,观察其对大鼠骨骼肌肌纤维分型染色效果.方法 取8μm厚度SD大鼠胸肌及肱二头肌冰冻切片,用含40g/L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5min;Tris洗液漂洗后置预孵育液中室温下孵育15min;Tris洗液中漂洗2次,置孵育液中于37 ℃恒温水浴摇床中振摇孵育60min;10g/L氯化钙洗3次后置20 g/L氯化钴液中3min;蒸馏水冲洗,于10 g/L硫化铵液中孵育3min;自来水冲洗3min,常规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SD大鼠胸肌和肱二头肌经改良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后均可清晰地显示出明亮色白的Ⅰ型纤维和幽暗深褐的Ⅱ型纤维.结论 改良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方法具有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化和肌纤维分型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在骨骼肌相关研究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突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基因的3个氨基酸位点研究该基因在常氧条件下骨缺损区域对血管新生效应的影响。方法定点突变HIF1α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402、564和803位3个氨基酸后将基因重组入腺病毒pAdEasy-1系统并测定滴度,同理包装未突变组和空病毒组;以3种病毒液连同空白组共分4组进行后续实验(A组:含突变HIF1α基因病毒液,B组:含未突变HIF1α基因病毒液,C组:空病毒液,D组:空白组);将病毒液转染入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内,通过示踪因子人源化绿色荧光蛋白(human renilla reniformi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hrGFP)观察病毒转染效率,检测各组转染细胞中HIF1α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制作兔桡骨缺损动物模型,将含目的基因的病毒液按上述分组转染MSCs后作为种子细胞移植到多孔纳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patite-wollastonite magnetic bioactive glass-ceramic,A-W MGC)载体中搭建人工组织工程骨架载体并植入体内,于术后8周处死各组动物,取植入区域组织做新血管生成检测。结果 CDS区第402、564和803位氨基酸均定点突变为丙氨酸;3种腺病毒重组体构建成功并鉴定完毕;A、B两组HIF1α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C、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之间及C、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IF1α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 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转染到动物体内后可见明显成血管效果,其他3组未见缺损区域有血管新生。结论 13点突变后HIF1α基因能够在常氧条件下大量且高效表达;23点突变后HIF1α基因能够在体内局部形成有效的血管网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雌激素(estrogen,E2)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E2干预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检测肾功能变化;肾组织切片HE染色行Paller评分,量化肾损害程度。运用压力肌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的舒缩功能。免疫荧光技术、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Cx43表达的差异。结果 E2能明显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显著改善肾组织损害程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24.80±3.70)%,给予E2干预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为(41.60±3.50)%,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干预组肾叶间动脉上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结论 E2能够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抑制缝隙连接(GJ)功能,从而降低血管紧张度,促进血管舒张,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兔子随机分组,正常组未采取任何处理,氨基胍组及模型组行右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造模,氨基胍组腹腔内注射100 mg/(kg.d)氨基胍硫酸盐溶液,模型组每天腹腔内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4周和8周处死动物,留取标本观察软骨大体形态,切片HE染色观察镜下形态,免疫组化检测iNOS表达,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氨基胍组在大体形态、HE切片镜下形态接近于正常组,组化染色显示iNOS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TUNEL法原位检测显示凋亡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氨基胍能有效减少iNOS表达和软骨细胞的凋亡,延缓OA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内皮素-1(ET-1)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按既定标准收集41例NSCLC病例(NSCLC组)及45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的EBC并同时抽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ET-1含量。结果 NSCLC组EBC和血清的ET-1[(10.35±0.23)pg/mL、(79.62±0.2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30±0.16)pg/mL、(68.21±0.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腺癌组EBC的ET-1为(11.05±0.31)pg/mL,鳞癌组为(9.61±0.25)pg/mL。随TNM分期,NSCLC组Ⅱ期、Ⅲ期、Ⅳ期EBC的ET-1分别为(8.61±0.18)、(9.98±0.21)、(11.53±0.36)pg/mL,Ⅱ期与Ⅳ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EBC中ET-1作为NSCLC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5.12%和53.33%。结论测定EBC中ET-1有助于NSCLC的诊断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L-1β、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cytotoxin A)和人慢性胃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镜检查的胃活检标本,经甲醛固定,制备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分型和IL-1β SABC免疫组化染色;同时作幽门螺杆菌培养,16s rRNA PCR鉴定,检测cagA基因.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异型增生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肠腺化生组(P<0.05).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阳性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型增生组cagA基因阳性率和肠腺化生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β在慢性胃炎的转归和发展中具有比cagA基因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维生素C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500mg/kg)对油酸诱导的家兔急性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30只家兔分为4组:对照组(CG),油酸组(OG),预防组(PG)及治疗组(TG)。于油酸注入前(0)及后30、90、150min采各组动物颈总动脉血测Pa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浆丙二醛(MDA)。实验末右肺测湿质量,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后烤箱烘干得湿干质量比值,留少许左肺标本甲醛固定做切片。结果油酸注入30min后,PG组和TG组PaO2及SOD明显高于OG组(P<0.01);而MDA明显低于OG组(P<0.01)。实验末PG组和TG组BALF中总蛋白、肺湿干质量比较OG组低(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损伤较轻。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对油酸所致的家兔急性肺损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eIF4EmRNA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的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eIF4E和Phospho-eIF4E蛋白的表达。结果 eIF4E蛋白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5%,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7.5%,肾癌组织中eIF4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eIF4E mRNA在肾癌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0.859±0.064 vs.0.705±0.072,P<0.05),且eIF4EmRNA在Ⅲ期肾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0.961±0.043)。在临床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及Ⅱ期与Ⅲ期肾癌组织间,eIF4E mRNA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肾癌组的eIF4E蛋白和Phospho-eIF4E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分别为:0.676±0.095vs.0.556±0.056;0.605±0.066 vs.0.466±0.045,P<0.05)。在肾癌的不同临床分期中,随着临床分期越高,eIF4E和Phospho-eIF4E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Ⅰ期:0.629±0.085和0.588±0.058;Ⅱ期:0.699±0.049和0.596±0.061;Ⅲ期:0.812±0.053和0.689±0.046;P<0.05)。Phospho-eIF4E/eIF4E的比值在肾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P<0.05)。但在不同临床分期肾癌之间,Phospho-eIF4E/eIF4E的比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IF4E和PhosphoeIF4E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为肾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缺氧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术后1、3、7、14、21、28 d取材,观察肝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逆转录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l-Ⅰ)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缺氧培养原代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逆转录PCR检测HIF-1α、TGF-β1、Coll-I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α-SMA的表达。缺氧/常氧下,加TGF-β1中和抗体、HIF-1α诱导剂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或抑制剂2-甲氧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 ME2),逆转录PCR检测Coll-I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电镜下显示大鼠肝脏术后出现缺氧的表现;②术后3 d时,HIF-1α的蛋白表达升高,7 d时,TGF-β1、Coll-I mRNA及α-SMA蛋白的表达升高;③缺氧诱导HSC表达HIF-1α、TGF-β1、Coll-I mRNA及α-SMA蛋白表达的升高;④常氧下CoCl2诱导Coll-I mRNA的表达,中和抗体及2 ME2抑制缺氧诱导Coll-I mRNA的表达。结论缺氧激活HSC,增加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促进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机制与TGF-β1和HIF-α的介导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检索和分析了2012年出版的法学关键刊物以及其他相关延伸刊物中发表的法理学研究成果后,本文把这些研究成果区分为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两部分加以综述.大致勾勒出本年度法理学前沿的轮廓:1.学术主体意识增强,学者们集体尝试建构中国式法理学,并正在成为世界法理学舞台上的生产者;2.对于中国立法、司法、执法等深层问题的解决方案何去何从,学术争鸣气氛浓郁;3.基础理论研究向纵深拓展;4.精准聚焦现实问题,回应了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期呈现的各种法律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史和运行工作过程,然后根据物联网技术的特点从教学、智慧图书馆、智慧节能、平安校园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物联网在智能校园中的应用,为物联网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建设智慧校园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文体形态演变发展的历史。立足于本土文学批评理论本身,借鉴西方文体形式批评的研究角度与思维方法,从文体学角度来研究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对于发掘与认识中国文学思想的民族特征,深化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层次分析法在高校奖助学金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奖助学金评定的常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奖助学金评定的层次分析模型,解决了评定过程中各因素量化困难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评定方案,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李新 《交通标准化》2014,(10):27-30
作为新兴的路面养护技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路面出现的裂缝情况,对该路段路面采取就地热再生处理技术,以及时修复路面,避免雨水、雪水融化下渗破坏基层,并详细探讨该技术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考虑潜在类别的市内机动化出行行为模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出行者出行选择偏好的异质性和心理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心理潜变量;将求得的潜变量纳入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采用期望最大算法求解,得到样本潜在类别的数量和效用函数;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高于传统的条件Lo...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P_2在小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穿通纤维-齿状回颗粒细胞突触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 ①EP_2的激动剂Butaprost增强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和降低双脉冲比(paired-pulse ratio, PPR),此效应被EP_2的拮抗剂AH6809所阻断.②Forskolin单独或Forskolin+AH6809均可增强fEPSP的斜率.③EP_2增强突触效能的效应由PKA,ERK和IP_3途径介导.结论 多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参与EP_2激活诱导的突触传递增强.  相似文献   

19.
对青岛市海滨公路北段K46+883小桥进行了检测,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台身产生开裂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对处理措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青海省内的自然地理条件,将恢复生态学中的生态因子限制原理、生态位学说、生态因子适应性原理以及群落演替原理应用到青海省高等级公路绿化中,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绿化对策。实践证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对于指导青海省的公路绿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