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五”以前,四川摩托车工业在全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创造过许多辉煌,在产量、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创造了不少全国第一,许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伴随着摩托车工业的崛起而发迹。但“九五”两年来,昔日的霸主地位受到猛烈的冲击。特别是重庆直辖后,四川摩托车工业更是岌岌可危,政府有关部门及生产企业忧心忡忡。四川摩托车工业路在何方?怎样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进一步调整、重组、发展四川摩托车工业? 面对重庆直辖后,四川摩托车工业处  相似文献   

2.
在参加了12月19日上午建设与雅马哈合作25周年、建设工业摩托车新厂区落成庆典大会后,建设工业又分别于当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召开了建设牌和重庆牌摩托车2009年全国经销商大会。建设摩托以“勇攀芯高峰”为主题,“重庆”牌摩托以“勇上新台阶”为主题,借新厂区落成所创造的优越条件这股东风,将在2009年向市场展开进攻,确保“建设”和“重庆”两大品牌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黄会君 《摩托车》2007,(6):90-90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摩托车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开拓摩托车配件市场,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2007春季全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于2007年5月9日至11日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这次展会由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全国工商联博览有限公司主办,由重庆中西联博览有限公司承办,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4.
重庆嘉陵机器厂和建设机床厂先后于1979年和1980年开始生产50型箅。1985年,当全国摩托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大关时,重庆的摩托车总量几乎占全国总产量的50%,自此以后,“嘉陵”、“建设”两厂一直成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排头兵。重庆摩托车工业在近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自1996年开始的滑坡状况。1998年全国摩托车总产量为879万辆,但其中重庆摩托车产量仅占全国摩托车总产量的14.4%,产  相似文献   

5.
4月7日上午,2005年“嘉陵杯”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环松摩托车杯”(重庆站)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奥体中心体育馆会议室隆重举行.从而拉开了全年度全国越野摩托车赛的帷幕。国家体育总局、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赛事总冠名商中国嘉陵集团、赛事分站冠名商重庆环松工业集团的有关负责人及全国3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26日,以"众志成城、品质未来"为主题的重庆鑫源摩托车有限公司第三届年会在重庆工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鑫源公司董事长龚大兴等企业、政府、银行有关领导、鑫源配套合作伙伴、代理商及1000余名员工出席了这一盘点2005、规划2006的企业盛会。回首2005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曲折,国家政策规范和市场调整,把发展中的摩托车制造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摩托车工业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重庆摩托车工业的成长更为带动重庆市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销售公司、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重庆市经济委员会、重庆市汽车工业办公室主办,重庆现代摩托车研究所、重庆汽摩配件整车交易中心、《摩托车信息》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承办的“’99中国(重庆)汽车摩托车配套展示交易会”,于1999年5月18日~20日在新落成的重庆汽摩配件整车交易中心隆重举行。这次展示交易会以“配套”为切入点,突出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的展示。由于国内主要的汽车、摩托车整车企业主管配套的老总莅临现场,从而使整车企业与零部件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以来,重庆摩托车的产量一直雄居全国第一,对重庆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沿海等地摩托车工业的迅猛发展,重庆摩托车工业的优势逐渐减弱,产量比例逐年下降,增长速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继续和加强部市结合,军地联合,增强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共保优势,才能保持着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嘉陵”可谓家喻户晓。它是中国摩托车第一品牌,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块“全国驰名商标”,号称“中国摩托车之王”。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当前短缺经济已经结束、买方市场完全形成和激烈的摩托车市场竞争的形势下,嘉陵集团也将面临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何保持自己摩托车行业排头地位等问题。为此,我们采访了嘉陵集团副总裁赵海强,让我们听一听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工业应该团结起来,不应该搞内耗。”据说这是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在一次政协会议上的呼吁。一位知情者说,如果不是重庆摩托车在越南打起了“内战”,以尹明善的精明和稳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在当年尹明善携“宏达”摩托席卷越南之后,重庆摩托在越南一路狂飙,已经成了摩托车市场的老大。据越南《投资报》报道,越南2000年投入市场的摩托车有62.4%来自中国,其中大部分又来自重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2003,(1):65-65
2002年是我国摩托车工业变革最大的一年,也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市场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就像一个助推器,推动摩托车行业向前发展。尽管国内摩托车市场面临种种困难:价格战、一些城市“限摩、禁摩”、企业普遍资金短缺等,但摩托车行业仍稳定地向前发展,产销量创新的世界记录。同时又新开辟了几十个出口市场,2002年摩托车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为916.4亿元,  相似文献   

12.
MZ250换CY80     
张守生 《摩托车》2009,(10):30-30
1984年建集团设与日本雅马哈合作生产的第一批500辆命名为重庆·雅马哈CY8089摩托车投放市场。1990年,CY80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88%,在20多年里CY80创造了销售300多万辆的销售奇迹。CY80型摩托车先后获得“国家优质产品”、“中国公认名牌摩托车”、“全国最畅销产品”、“全国100个知名产品成果”等殊荣。如今,CY80型摩托车仍在出口销售,优异的产品质量使CY80成为了一代经典摩托车。  相似文献   

13.
重庆应该自豪和骄傲,因为从今年起,重庆摩博会正式升格为中国摩博会,不再是重庆“一会一节”的配角。北京、广州、重庆举办的摩博会被公认为中国三大摩博会,获得国家级头衔的殊荣无疑会进一步提升重庆在世界摩托车市场的知名度,与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出口量占45%的“摩托之都”更加名副其实。依托摩博会,有助于加强中外摩托车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中国摩企走向国际市场搭建平台。 2004年4月7日,重庆展览中心花团锦簇,春意浓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14.
信息广角     
重庆市府命名零部件“小巨人”企业牛年伊始,重庆市政府命名5家汽车零部件“小巨人”企业,生产摩托车活塞和深沟球轴承的长江依之密活塞工业有限公司和长江轴承工业有限公司排列第一、第二位。长江依之密活塞工业有限公司是1994年12月由重庆长江活塞工业股份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消费大国,年生产能力已达1000万辆以上。而市场年需求量只有800万辆左右,从而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用户对摩托车的质量、性能、档次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为期不远,我国摩托车市场将与世界摩托车市场接轨。而我国摩托车工业尚处于发展的稚嫩阶段,整体技术质量水平低,绝大多数摩托车生产企业尚不具备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6日,由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以下简称全摩网)、<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主办,中国嘉陵集团承办的"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发展30年纪念会议暨<中国摩托车30年发展纪念特刊>编委会会议"在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始发地--重庆嘉陵集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6家整车企业、零配件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纪念会议,可谓行业罕见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摩托车》2005,(2):60-60
新年伊始,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旗下的重庆新时代摩托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隆重地召开了“重庆”牌摩托车2005年销售工作年会。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市长王鸿举2004年1月在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重庆要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将做大做强摩托车产业,力争把重庆打造成中国的“摩托车之都”。这是重庆市把摩托车作为支杜产业来发展所制定的目标。助推重庆摩托车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一、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主持。一是市政府即将出台《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轻骑集团是中国摩托车工业的龙头老大,创造了中国摩托车工业的许多第一。1998年,轻骑又创造了一项第一,即推出“三大法宝”,成为第一个规范市场、稳定价格的企业。作为行业排头兵的轻骑,其发展动向一直深受社会各界关注。“三大法宝”的推出无疑又引起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岁末在即,雅马哈在重庆召开了两个大会,之间仅相隔一无。一是12月6日上海雅马哈建设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2006年新产品发布暨全国经销商大会.一是12月8日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2006年配套大会。勿容置疑.在推进品牌发展战略.研发有独创性的商品上;在加快中西部市场开发和全国网络布局中。雅马哈上海的研发机构和销售公司与重庆的工厂同心协力.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践行着“改变,转变,突变”的战略决策,正在将理想变为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