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对交通状态进行状态划分及稳定性分析,结合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对速度一流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快速交通流流量、速度、占有率关系模型,并进行交通流基本参数时变特性和空间特性分析。首先利用基本图理论,对3种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进行稳定性分析。随后,结合北京市典型路段实测数据散点图,对各种速度一流量关系模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Greenshield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最后分析交通状态转换过程中的交通流参数时变特性和空间特性,对实际交通疏导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缺乏高速公路向快速路功能转换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致使在一些高速公路改建城市快速路工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和工程资源浪费。基于解决此种情况,在分析高速公路与快速路道路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的功能演变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横断面形式、平纵线形设计、立体交叉6个方面对比分析高速公路与快速路功能标准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4.
5.
分析左进快速路合流区交通流特征,对于城市交通有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测数据基础上,对比了左进与右进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流基本图,分析了两者在通行能力、临界占有率、自由流车速等方面的差异.采用车速标准差作为指标分析两者的车速离散性,对比了车道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左进快速路合流区的通行能力、临界占有率分别为5 250 veh/h,0.18,明显低于右进快速路合流区的值6 210 veh/h,0.27;在不同占有率下,左进快速路合流区车速离散程度高于右进快速路合流区,当占有率达到0.18时,车速标准差值增大至11.47,即行车安全性显著降低;在车道利用情况上,左进快速路合流区中间车道利用率的增加,使匝道车流汇入难度加大.对左进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管控应与右进快速路合流区有所区分,合理设置交通控制参数,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7.
"交通状态"具有外延不明确的模糊信息特征,交通流自身特征和评价主体的专业知识都不可忽视.因此,基于快速路检测线圈数据,引入了基于知识的模糊系统来判别快速路交通状态.在充分分析各种交通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状态划分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以及状态判别的模糊集和模糊规则.该方法可以动态的显示路网的交通拥挤范围,为实施交通信息发布以及后期交通瓶颈的判别和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从某条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主辅出入口的特点和事故成因。城市快速路一般由主车道和辅道组成,并通过出入口进行交通转换。出入口有两种连接方式,设计速度高,采用分离式;设计速度低,用地条件受限制,可采用联合式。探讨了出入口的平面线形设计要求,并建议出入口的纵断面按识别视距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邸英伏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4):54-5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快速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快速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城市快速路的高速发展,快速路污染、快速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与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如何真正让老百姓"行得安心、走得舒心、用得放心",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对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设置合理、齐全、规范的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内少有达到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标准的广深高速公路,其路面达到设计使用寿命(15年)后,路况保持较好,路基整体性强,各项路面使用指标正常。主要从路面使用状况、受力机理等方面进行论证,介绍在超重交通环境下高速公路长寿命沥青路面的应用情况,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及防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55km至50km路段为研究对象,以近几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依据,结合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深入分析了该路段重特大交通事故特征及成因,提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验证了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而形成山区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城市高架道路交通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服务水平和服务特征(服务车次、服务车公里、服务车均公里、车公里利用率)。研究发现,城市高架道路交通量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同时,在城市高架道路建成初期,具有非常好的服务水平和较低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