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采用复合燃料供给方式,在ZH1105W型柴油机上进行了LPG/柴油以燃料的应用研究试验,评价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纯柴油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稍差,但经济性好,碳烟排放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引进美国GM2.0 ̄2.2L汽油机燃用有铅汽油存在的气门口下陷问题,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技术,对感应硬化气门口台架试验样品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石墨相作为铅腐蚀通道导致与气门接触带部位表面的开裂、剥落、气门口严重下陷,得出燃用有铅汽油发动机不宜采用感应硬化气门口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对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改装的GAS/LPG、GAS/CNG两用燃料奥拓轿车进行了各项技术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奥拓轿车燃用PLG、CNG后其经济性和尾气排放均优于燃用汽油;燃用LPG时动力性和加速性能基本与燃用GAS时相当;然后CNG时功率损失略有增加,加速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复合燃料供给方式,在ZH115W型柴油机上进行了LPG/柴油双燃料的应用研究试验,评价了PL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性能。结果表明:与燃纯柴油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稍差,但经济性好,碳烟排放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EQ491汽油机上测取了电喷改装前后的示功图,经过对比分析认为:随负荷及转速增加,燃烧循环变动降低;在空燃比一致时,电喷汽油机与化油器式汽油机的燃烧循环变动一致。论文还对在怠速工况燃烧循环变动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液化石油气在汽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化石油气应用于汽油机上的怠速排放对比,动力性恢复研究和燃烧特性对比的试验结果表明:燃用LPG时,CO和HC排放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行开发设计的稀燃发动机电控系统和催化系统,对稀燃汽油机运用吸附还原催化法在不同的还原过程空燃比条件下降低NOx的排放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空燃比越小,吸附还原催化器吸附的NOx还原就越彻底,汽油机排出的NOx也越少。但稀燃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增加,经济性变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复合燃料供给方式,在ZH1105W型柴油机上进行了LPG/柴油双燃料的应用研究试验,评价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纯柴油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稍差,但经济性好,碳烟排放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改燃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后的排放性能及对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主要因素,探讨了降低发动机排放与保护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措施,为治理在用柴油汽车排放烟污染提供了鉴戒。  相似文献   

10.
SY492Q-1型发动机(130系列和2125系列汽车的配套动力)原机燃用70号(马达法)汽油。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该机燃用90号(研究法)汽油时的压缩比,比油器主要孔及点火提前角等进行了优选试验,并与原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在492QA型汽油机上燃用纯甲醇的研究。通过改进原机的燃烧室结构和提高压缩比(从7.2到9.5),以及改变化油器喉管的流通截面,进行了发动机性能试验,并测取了示功图。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纯甲醇时,性能良好,运转稳定,功率和扭矩指标达到了原机水平。在外特性的整个转速范围内。甲醇的燃料消耗率(按重量计)为原机燃用汽油时的1.51—1.69倍。最高有效热效率达34.9%,比原汽油机提高32.7%。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改装较多的LP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通过试验分析了燃用LPG的CO、HC、NOx排放及输出转矩随点提前角变化的规律,对LP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燃用LPG时的点火提前角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和计算揭示了汽油机燃用汽油和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的不同放热规律,从内燃机燃烧学的角度分析了掺混丁醇后放热率发生变化的原因,讨论了燃用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点火提前角以得到更好的综合性能,从而验证了发动机燃用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并获得节能、减排双重收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气缸压力及其与空燃比、转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4缸汽油机的各缸压力、曲轴转速、空燃比进行了同时测量 ,由测量得到的压力分析了 4缸汽油机气缸间平均指示压力的差异以及平均指示压力、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烧压力所在曲轴转角三者的关系。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平均指示压力与测量得到的循环平均曲轴转速、循环平均空燃比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机不同气缸的平均指示压力存在偏差 ,其偏差率可达± 5 % ;气缸最高压力与最高压力所在曲轴转角之间有较强的相关 ,但平均指示压力与循环平均空燃比和循环平均转速是不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改装的LP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的性能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燃比与发动机性能的匹配程度。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LP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动力性与排放性能随空燃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化油器式汽车改装成燃气汽车所带来的技术问题,对进一步发展LP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技术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丰军  黄凯 《汽车技术》1995,(5):27-30,37
为满足云贵高原地区的需求,在CA488型化油器式汽油机的基础上,研制了CA488G高原发动机,介绍了该机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表明,CA488G型发动机的各零部件工作正常,无爆振,过热等现象,其动力性能优于CA488型发动机,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凤仁 《汽车运输》1994,20(4):25-28
混合气空燃比是影响汽油机工作性能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获得良好品质的混合气,由电脑控制空燃比的汽油喷射系统正日益广泛得到应用,本刊由这期开始连载介绍电脑控制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燃烧分析仪测录示功图并进行放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LPG/柴油双燃料与纯柴油相比,小负荷时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压力上升率较小,大负荷时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压力上升率较大;滞燃期略长,最大放热率高,燃烧持续期短,依据这些特征正确地调整使用参数和组织燃烧过程,将柴油机进行简单改造后改燃LPG/柴油双燃料可望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了丁醇与汽油的理化性质和燃烧特性之后,在汽油中掺入不同比例的丁醇,对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和分析,初步确定了燃用丁醇-汽油调和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接着,对发动机可变参数进行了合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在结构不做改动而仅对可变参数进行调整时,该汽油机可以燃用丁醇体积百分比达30%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基本保持不变而排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稀燃技术中的稀燃汽油机(进气道燃油喷式汽油机)和直喷式汽油机(缸内燃油喷射式)的主要原理,阐明了它们对汽油机尾气排放的影响、稀燃油技术的优势与面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点明了稀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