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通过对影响回弹法检测过程中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综合分析,基于回弹法检测的基本原理及测试过程,就影响回弹法测强的几个关键因素的精度提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回弹法的推广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对胶凝材料掺量、矿渣粉掺量、粉煤灰掺量、含气量、砂率等影响回弹法检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分析。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回弹法检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的五个因素顺序为:混凝土含气量粉煤灰掺量矿渣粉掺量胶凝材料掺量砂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相关内容,首先全面的分析了影响公路路基回弹模量的主要因素,进而详细介绍了当前在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检测技术,可以为公路路基回弹模量的试验检测以及公路路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路基回弹模量是评价路基强度的重要指标,研究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对确保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非常重要。采用灰关联法对路基回弹模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分析。针对3种不同土质的路基回弹模量与含水量、压实度数据的灰关联法分析,结果表明3种路基土的含水量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压实度。  相似文献   

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在工程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回弹法检测查干塔拉大桥部分预应力空心板梁,发现部分空心板梁混凝土回弹值较低的实例,介绍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在工程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种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结果精度,本文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辽宁区域混凝土超声回弹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了辽宁区域的测强曲线的准确性。经实体工程检验证明,该曲线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该检测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列举了影响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部分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为现场检测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回弹法检测的基本原理及测试过程进行了详解和分析。同时,对如何提高其精确度以及一些间接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中波速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的方法对《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中波速测试方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影响平测波速测试精度的两方面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波速平测法,提高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波速平测时)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例,对超声回弹综合法及回弹法两种强度测试方法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各检测方法产生误差原因及检测过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陈鹏 《交通标准化》2014,(13):146-148
针对贵州喀斯特地质区的抵母河特大桥建立回弹测强曲线。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与回弹试验,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混凝土强度和回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抵母河特大桥混凝土回弹法专用测强曲线方程,为本工程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测评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半刚性基层材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并对其各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与7d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基体混合料设计空隙率25%的复合材料进行室内试验得到相应的抗压回弹模量,并与实体路面工程实测弯沉反算得到的抗压回弹模量进行比较,提出了确定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改进方法,由此计算出基体混合料空隙率分别为20%和30%对应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并确定了相应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回归得到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与基体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可确定任意空隙率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为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半柔性路面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基体混合料设计空隙率25%的复合材料进行室内试验得到相应的抗压回弹模量,并与实体路面工程实测弯沉反算得到的抗压回弹模量进行比较,提出了确定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改进方法,由此计算出基体混合料空隙率分别为20%和30%对应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并确定了相应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回归得到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与基体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可确定任意空隙率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为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厘清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攀升的原因,本文应用中国交通运输业1991-2014年的数据,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计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和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测算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回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交通运输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错配与效率损失;中国交通运输业仅有少数年份出现了回弹效应,且有"回火"情形出现;多数年份里中国交通运输业由于能源效率无改善或技术无进步而未形成能源回弹效应,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攀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高增长、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滩桥箱梁C55混凝土早龄期强度发展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施工现场对泵送混凝土取样,制作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试件,对其早龄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回弹强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早龄期强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就所测试的情形而言,同养试件的强度低于标养试件,随着龄期的增长,同养试件和标养试件的强度差异有减小的趋势。此外,文中根据回弹强度结果建立了滩桥箱梁混凝土早龄期强度专用测强曲线,回弹结果表明该曲线具有较高的精度。这说明回弹法适用于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评估,这对于相关的施工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1500~1800密度等级轻集料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回弹法测强曲线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统一测强曲线直接用以检测轻集料混凝土强度时,所得的强度换算值会偏高,导致结构安全系数降低;建立起了1500~1800密度等级强度等级范围为LC15~LC50的轻集料混凝土回弹法测强专用曲线,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0%,相对标准误差小于14.0%,符合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对专用曲线的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公路改建工程旧沥青路面回弹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承载板试验现场测定路面当量回弹模量,与弯沉检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沥青路面计算弯沉与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经验公式,并与现行规范中不同的换算公式进行比较,得出路面当量回弹模量适合的确定方式,可为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沥青路面加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