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开发区新交通导向轨工程中,承轨槽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一道关键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导向轨的定位精度、环氧树脂的粘接强度及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主要介绍了承轨槽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其验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几何法定轨的精度,系统分析了考虑低轨卫星受力情况的几何法定轨原理及数学模型,将动力学平滑结果作为几何法定轨的先验轨道,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众数投票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低轨卫星几何法定轨,提高了基于非差观测值的数据预处理质量,避免了低轨卫星轨道出现较多的间隔,从而提高了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发展轻轨与铁路共轨运行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轨与铁路共轨运行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思路。介绍了国外发展共轨运行系统的经验和国内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技术、经济、政策等三方面分析了在国内发展共轨运行系统的可行性,可为我国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应变法检测锁定轨温的基本原理,验证了标定轨长法计算式;分析了该法新工艺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多次出现的普速铁路道岔护轨位置脱轨问题,研究了脱轨过程与机理,分析了目前护轨间隔、翼轨间隔限值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9个车站、124组道岔开展了系统的现场试验研究,探讨了护轨间隔、翼轨间隔限值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道岔护轨位置脱轨的主要原因为车轮冲击护轨开口段导致护轨螺栓松动、护轨低头、顶部磨耗,最终造成车轮爬上护轨脱轨;现场养护维修中,护轨、翼轨间隔分布较离散,合格率较低,为68.97%~73.83%;目前的翼轨间隔限值安全裕量较大,可适当放松,为现场维修提供方便;与同号码复式交分道岔相比,单开道岔护轨开口段轮轨冲击概率略小;随着道岔号码的增大,护轨开口段冲击概率呈减小趋势;目前的护轨间隔限值设置可将车轮冲击直向护轨以及侧向护轨跟端开口段的概率控制在12%以内,但并不能有效防止侧向护轨趾端开口段的轮轨冲击,概率仍高达53.85%~75.00%;实际养护维修过程中,建议将护轨间隔限值修改为1 365 mm,可满足大部分主型道岔的需求,有效减少和避免护轨趾端开口段的轮轨冲击。  相似文献   

6.
转线装置主要用于既有线与施工便线之间的反复连接,即通过安装转线装置的置换头轨和尾轨,将营业线和便线连通,使得运输车可以顺利进入便线;要点结束后则拆除转线装置的置换头轨和尾轨部件,恢复既有营业线行车.相对于传统的正线间牵引出便线的拨接、插入道岔等方法,此方法具有成本低、耗时少、影响范围小等特点.介绍了应用新型转线装置与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柴油机中压共轨系统,并分析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及模糊-PID控制对共轨油压进行控制研究,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共轨油压在宽广的工作范围内,响应速度快,静差小,超调小,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控加工仿真依赖昂贵CAD/CAM软件局限性,在网络环境下利用Java Applet,开发出面向三轴联动数控铣床刀轨路径的仿真系统,可实现数控代码刀轨路径全方位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9.
道砟击伤形成的轨面凹坑已成为客运专线有砟轨道轨面伤损形式之一。通过对合武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道砟击伤形成的轨面凹坑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检测区段轨面凹坑的深度符合正态分布,轨面凹坑深度平均值为0.33mm。借鉴欧洲铁路在研究轮轨噪声时制定的轨面粗糙度水平标准和钢轨打磨、铣磨作业标准,利用1/3倍频和各波长范围的幅值统计,对铣磨后轨面不平顺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铣磨是消除轨面凹坑的有效措施,并且极大的改善了轨面的不平顺状态。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沪宁城际客运专线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大修拨轨换板作业为背景,建立高速铁路钢轨—扣件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利用该模型研究分析了高速铁路板式轨道换板大修作业时直线段和半径7 000 m曲线段中施工轨温与锁定轨温温差对钢轨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根据模型分析得出的温差-应力变化规律,以钢轨允许应力限值377.78 MPa为依据,推得施工时钢轨轨温与锁定轨温温差允许范围:直线段应在-33.46~43.95℃范围内,曲线段内轨应在-23.35~42.78℃范围内,曲线段外轨应在-25.69~39.08℃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型有限元商业软件ABAQUS建立了车辆-齿轨铁路导入装置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仿真了齿轨车辆通过齿轨铁路导入装置的过程,分析了车辆与齿轨铁路导入装置的动态相互作用;考虑不同参数的影响,研究了齿轨铁路导入装置振动响应、结构应力、动态接触力等动态特性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撑弹簧预紧力的增大,齿轮转速能更快达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空轨的组成、发展现状、优越性以及建设空轨交通的必要性,并将空轨与地铁和轻轨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中小型城市的出行需求从空轨的建设资金、便捷施工、线路规划、运行效益、出行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计了在我国中小型城市发展空轨系统的可行性。此外,根据国外空轨运营多年的经验,进行了关于空轨建设的思考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系列金属物理测试手段,研究了天兰线K1454+36^#轨裂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表明,轨端夹杂物严重超标是造成钢轨脆断的主要原因。轨腰的几何缺陷及侧磨也促进了轨腰的断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试接头区轨面平顺性状态不同的两测点的轮轨力,研究分析轨面短波不平顺与高频瞬时冲击力P1、低频冲击力P2之间的关系.在对轨面不平顺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和三分之一倍频分析得出不平顺差异的基础上,对两测点的P1、P2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轨面短波不平顺是引起轮轨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轨面平顺性状态较好时P1、P2力大小相当,当轨面短波不平顺状态较差时P2明显大于P1;因此轨面短波不平顺状态的恶化主要对P2力产生明显影响,而对P1力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轮缘槽和动态轮轨间隙量,给出了计算道岔护轨横冲击力的方法,在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出了车辆侧向通过12号单开提速道岔时护轨的冲击力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7.
高铁的高平顺性要求在线路开通前要进行钢轨预打磨,以沪宁城际高铁为样本,通过分析钢轨打磨前状态,发现新轨上道后存在光带不在轨顶中部,甚至有两点接触等问题,借鉴欧洲铁路在研究轮轨噪声时制定的轨面粗糙度水平标准和钢轨打磨、铣磨作业标准,利用1/3倍频和各波长范围的幅值统计,对钢轨预打磨后轨面不平顺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钢轨预打磨能够有效改善了轨面的不平顺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机械铺轨具有效率高、轨排制作规范、后续养道时间短、投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安哥拉铁路大修工程(窄轨,1067mm、小半径曲线,150m)中采用自主研制的DPK18型窄轨铺轨机进行铺轨作业。介绍了铺轨机的结构及其性能,说明了窄轨、小半径曲线铁路铺轨施工对机械的特殊要求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保证。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165-16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人员的安全,在钢轨与大地间装配了轨电位限制装置。轨电位限制装置是目前城市轨道列车牵引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关系到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目前,广州地铁各条线的车站变电所均有安装了轨电位限制装置。重点介绍广州地铁五号线轨电位限制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保护设置、轨电位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及在日常中的运用,并针对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的共轨压力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共轨系统油轨压力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设计了单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器,相应的控制程序在Labview环境下进行了实现.在试验台上对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共轨系统油轨压力采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其控制效果好于常规PID控制,并且其控制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