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红  靳蕃  胡飞 《铁道学报》2005,27(5):67-71
基于置信传播(BP)迭代译码的Turbo码和LDPC码能非常地接近Shannon限,迭代译码算法的研究成为编码界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复数旋转码的BP迭代译码。复数旋转码的BP译码效果与差集循环码和有限几何码非常接近,优于类似参数的LDPC码。针对BP迭代译码算法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根据复数旋转码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方法,与BP译码方法相比,这两种译码算法复杂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
RS-CR与RS-Turbo两类级联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治平  林楷  靳蕃 《铁道学报》2004,26(4):73-78
如果采用随机交织器和迭代的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Turbo码的译码性能接近Shannon限。但是当误比特率(BER)≤10-5时,性能曲线下降缓慢,趋近于水平线,影响了Turbo码的推广与应用。级联RS码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但是RS Turbo级联码结构复杂,译码时延大。因此,本文基于交错与级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前向纠错码,即RS CR码(RS 复转码),设计构造了该码的编译码算法。RS码和复数旋转码同时对信息元进行编码,级联后新产生的二维前向纠错码,编码时间短,译码速度快,纠错能力可调,尤其适用于自适应的差错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25周相敏轨道电路和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相邻分布的位置,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区段会出现掉码的现象。这是由于不同制式的轨道电路设备,其电气特性各不相同,导致前后轨道区段动作协调不一引起的。通过GF的延时吸起电路或者将发码继电器(MJ)改成缓放继电器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在计算机的MicroStationV3.0中,实现五笔码输入汉字的方法及原理。通过调用五笔码输入程序,可在图形中生成不同高度、宽度、旋转角、倾斜角的汉字。  相似文献   

5.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机车信号将作为主体信号。因此,机车信号在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机车信号掉码这一现象却绐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浙赣线某站(如图11自开通以来,当机车下行正线通过该站时,在下行进站内方多次发生机车信号掉码(机车信号显示白灯)现象,影响了机车的正常运行。我们将这一机车信号掉码原因进行查找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增大码序表编制的适用范围,减少后期的修改与调整,采用基于ObjectARX的AutoCAD二次开发方式,设计实现了一种码序表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采用自定义实体方式将规范化的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列控基础数据表,以及联锁表作为数据输入,建立面向对象模型,并构建全线拓扑关系;根据对应场景计算各进路码序,最终自动生成全线车站码序表,同时绘制简易站形示意图。实际的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软件可精确计算出车站边界码序,并能满足高铁与普铁线路码序表编制需求,提高了码序表的生成效率与准确率,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7.
肖扬  范俊  黄希 《铁道学报》2011,33(2):52-59
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未考虑其长码编解码器的实现复杂性,也未给出其缩短码的设计。本文在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框架下,提出具有无短环和低码重码的缩短码的设计。本文推广DVB-S2的LDPC码,将其变换为缩短的LDPC码。码长大于4 000的小幅度缩短的LDPC码可无4环和低码重码,但码长小于4 000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存在4环和低码重码。本文对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进行两方面的修改:一是修改部分子矩阵的列重,以解决4环问题;二是采用802.16e中的准双对角线子矩阵替代DVB-S2标准中LDPC码使用的双对角线子矩阵。在AWGN信道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DPC码性能比改进前的误码率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列车的提速,机车信号已经是列车安全行车的主要凭证。但是,短轨区段脉动式发码造成机车信号瞬间“掉码”,严重地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脉动式发码造成的机车信号瞬间“掉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叠加和预叠加发码方式,可有效地解决“掉码”问题,提高机车信号显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机车信号掉码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同 《中国铁路》2001,(8):20-21,26
通过对机车信号掉码的综合分析,提出掉码可分为一般性掉码和随机掉码及解决这两类掉码的近期、中期、远期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判断车站股道电码化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还没有实时监测及报警的专用设备。现场只是用万用表在机械室分线盘上进行测试,而且只能在列车运行到发码区段时,才能测出该区段的发码电压和频率。特别当列车正线通过时,占用发码的时间较短,测试非常困难。为此,特研制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相似文献   

11.
R-S码的快速编译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介绍R S码的构造、编码和解码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编译码算法。该算法摈弃了按符号串行处理的方式,采用了多符号并行处理的手段,快速实现了编码和译码,同时给出了具体实现步骤。此法的一般性还可推广应用到其它线性分组码。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机车信号(LKJ、ATP)已作为行车安全的主要设备,在确保列车安全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地面信号设备向列车发送完整、准确的机车信号信息,确保联锁关系和保证行车效率,是电务重要责任.通过对以往故障的总结,提出机车信号掉码和串码的常见原因及查找方法.  相似文献   

13.
鉴于目前在建及拟建的城轨交通项目中,信号系统绝大多数采用基于通信移动闭塞列车控制(CBTC)系统以及大部分城市的CBTC系统都考虑了适当的后备模式,在结合具体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IATP(Intermittent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后备模式下速度码的分布及各种失效模式下对速度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速度码的分布方案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对速度码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朔黄线小站侧线采用微电子交流计数发码,控制台上设股道发码灯,当股道发码时,股道对应的发码灯亮红灯;机械室设电码盒、发码盒及发码变压器,三者构成编码电路;对应每个股道设2个发码继电器,当条件具备,发码继电器吸起时,接通编码电路进行发码。现以朔黄线段庄站为例,介绍侧线发码电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下期要目●铁路空车调配问题的随机机会约束模型及遗传算法●综合运输体系铁路客运市场的优化策略模型及算法●机车车辆液气缓冲器特性研究●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诱发车厢内压力波动的数值分析●基于DGA技术的牵引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NTRU译码错误研究●复数旋转码的迭代译码研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组合数学的区组设计理论.本文提出了若干新型差错控制码,借助于DBBD设计生成了一类非线性码。通过SBIBD设计构成了一类双向监督码,从BIBD设计导出了若干种不等保护能力码。所有上述码的编码译码过程都很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7.
提出并证明了准循环LDPC码(QC-LDPC码)不存在四环的充要条件,解决了构造任意长度无四环QC-LDPC码的设计问题.根据本文提出的定理调整校验矩阵中循环子矩阵的维数和移位因子,构造无四环的QC-LDPC码.并给出四环检验矩阵方程组,通过确定移位因子及单位子矩阵的阶次,判断四环检验矩阵方程组的值是否全为非零元素,即可确定QC-LDPC码是否无四环.通过成倍增加构造QC-LDPC码无四环所需的最小单位子矩阵阶次,即可获得不同长度无四环的中长码,实现在增加QC-LDPC码码长的同时,确保码字无四环.相比以往常规检验算法,本文的四环检验算法,可缩短运算量,减少检验时间,降低构造校验矩阵的复杂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效地消除了四环之后,采用本文所提出定理设计的QC-LDPC码具有良好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18.
工程设计施工考虑不周时,很容易造成设备开通后站内电码化出现机车信号掉码和窜码的现象。通过对站内机车信号掉码和窜码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工程设计施工时的缺陷和错误,并提出整改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采用错误检测码是欧洲标准EN50128中保证软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关键数据和校验字检测以满足软件的故障-安全要求,是轨道交通ATP(列车自动保护)安全平台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错误检测码在安全平台中的应用,依据软件安全完整性等级的要求,结合线路数据的数值特征,采用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方式,设计了(32,14)错误检测码及其运算规则.利用错误检测码替代安全平台中关键信息的逻辑和数学运算,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错和纠错.测试结果表明,错误检测码能很好地满足安全平台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纠错编码中的软判决译码方法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性能优越的译码技术,Chase算法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本文首先介绍了Chase算法的基本思想,然后提出了两种试探码集的构造方法。利用这些重新构造的码集,可以大幅度减少Chase Ⅰ算法的试探码,改进chase Ⅱ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