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约车服务模式的合法化,使我国大城市网约车的服务质量问题愈发暴露出来。为提高网约车服务质量,根据SERVQUAL构建了网约车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研究方法和IPA分析分别对网约车服务影响因素和网约车服务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网约车服务质量控制策略,对网约车服务质量改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10,(12):78-78
11月15日,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出口伊朗马沙德(伊朗第三大城市,伊斯兰教什叶派朝觐中心)的轻轨车在大连和尚岛开始装船,15日起运。这是我国的首个轻轨车出口项目,也是“北车创造”系列低地板车首次亮相海外。车辆运抵后,将解马沙德线路完工多年无车运营之急。  相似文献   

3.
宋奇康   《家用汽车》2009,(2):30-33
欧洲车全面胜利,日韩车惨遭滑铁卢。综合成绩中,欧洲车平均为49.66分.日本车平均38.51分,而韩国车(包括新凯越)平均仅为32.99分。在22款车中,排名前十位几乎被欧洲车包揽,荣威550和福克斯也源自欧洲,只有丰田的两款车独力支撑日本车的最后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4.
主要分析了ETC计重收费系统规划、车辆DSRC识别技术、车辆动态称重技术及其过车效率和连续性。结果表明:ETC计重收费系统的平均过车速度为21.65 km/h,车越重,过车速度越小;ETC计重收费的成功率高于99.5%;小车的平均交易时长为276.3 ms,平均过车时间为6.35 s;货车平均过车时间为28.4 s;组合式ETC计重收费系统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收费站过车效率和连续性,小车体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放射形专用线非直达车流取送车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放射形专用线非直达车流取送车问题属于一类组合优化问题,影响因素较多。经过分析,本文建立了目标函数,给出了送车需要时间和取车需要时间计算公式,提出送车增量和取车增量概念,用以替代目标函数,可简化计算。寻求最佳取送方案按照分部求解的思路进行,整个选优过程实质是一个迭代过程。通过算例说明了算法步骤,其核心是在送车状态树上采用隐枚举法搜索优质可比送车方案,为此证明了一个定理,可借以提高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2017年3月末,北京公交集团拥有公共电汽车22901辆,其中:新能源车3812辆(1677辆纯电动车、1233辆双源电动车、40辆插电增程车、862辆混合动力车);清洁能源车8006辆(5462辆LNG车、2544辆CNG车);柴油车11083辆(797辆欧VI车、701辆国V车、6501辆国IV车、3084辆国III车)。公共电汽车中的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计11818辆,占公共电汽车总数的51%(其中:电驱动车占12.1%、天然气车占35%、混合动力车占3.9%)。  相似文献   

7.
怀念通道车     
铰接式公共汽车在很多地方称它为通道车。上海的城市公共汽(电)车中最多时拥有2800多辆铰接式公共汽(电)车,是世界上拥有铰接式公共汽(电)车最多的城市。这些铰接式公共汽(电)车和其他公交车辆从1990年至1995年,创造出6年日均客运量约为1517万人次的记录。铰接式公共汽(电)车的特点是载客能力大,车上的座位也较多。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自动驾驶网约车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框架,在自动驾驶车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基础上,从出行者使用网约车经验和社会偏好两个维度分别引入网约车出行习惯、网约车平台感知可靠性、网约车出行社会影响和出行者利他性偏好四类潜变量,构建自动驾驶网约车使用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对367份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船舶并车推进装置的并车控制问题,介绍了单调速器法的控制原理,建立了基于单调速器法的并车控制器模型,并在动力装置性能仿真模型库的基础上,构建了CODAD并车推进装置的模块化实时仿真模型.分析了在单调速器控制方法下并车推进装置的稳态特性,并车过程和加速过程的动态特性.讨论了控制算法的优化,为控制策略的合理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管理网络预约出租车(简称"网约车")在机场陆侧的停车行为,集中节约陆侧交通设施资源,从而提升机场航空旅客的出行品质,就需要在明确机场陆侧停车设施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考虑机场陆侧网约车的停车需求,以把握住机场陆侧网约车停车管理的重心。本研究从国内典型机场网约车管理现状与问题出发,根据网约车的停车特性与航空旅客乘车需求,总结研究出管理机场陆侧网约车停车的必然途径,并从停车供给、停车需求、停车行为等方面提出机场对网约车可采取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施工区网联车与普通车混行状态下的车流跟驰及换道行为,分析网联车的区域内通讯及更小安全车距等特性,改进普通车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减速规则和随机慢化规则,构建网联车跟驰模型。建立普通车和网联车在施工区不同区段的换道意向规则,基于车距采集和空位排序算法建立网联车在通讯区域的预期换道和施工区域的强制换道模型,结合普通车换道模型模拟施工区混行车辆的换道规则及车流分布规律。采用算例验证模型,运用MATLAB仿真,多次实验消除随机因素影响,结果验证了网联车对扩大通行能力,提高平均车速及降低走行时间的有效性;不同比例下的换道点分布显示,网联车比例越高,预期换道区的换道点越靠近强制换道区,且强制换道点越靠前;而普通车换道点分布受混行车流比例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在碳中和背景下,交通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刻不容缓。随着网约车的蓬勃发展,它被认为替 代了部分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与传统出行方式形成竞争关系,网约车对绿色出行量的影响引发 了人们对其能源环境效应的思考。本文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从网约车对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 影响的角度建立网约车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以北京市为案例城市,运用网约车进入北京之前 不同指标的数据,推演近年不考虑网约车影响的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结合推演出行量和建立的 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得到网约车带来的净碳排放。结果表明,网约车对公交车和地铁出行量 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能源环境效应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并且随着共乘比例的增大,网约车的 负能源环境效应削弱,说明网约车仍然具有节能减排的潜力,相关部门需要合理管理网约车。研 究结论揭示了网约车的能源环境效应及发展共乘模式的重要性,对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 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为实现碳中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一种造型酷炫新潮的电动平衡车悄然兴起,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使用者犹如脚踩"风火轮",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这种电动平衡车也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智感车等。由于操作简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已经成为部分上班族的日常代步工具,尤其短途上班族舍掉了原来的电动车、自行车,选择电动平衡车作为代步工具,被誉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神器"。一些私家车主也在后备箱中放一辆平衡车,以备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浮动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浮动车系统中,目前的难点在于浮动车配置数量的确定,即在保证一定覆盖率的前提下,如何合理配置路网中的浮动车数量.本文针对现有浮动车覆盖率模型的局限性,从覆盖率的产生机理入手,以路段为研究对象,研究路段属性对单位时间内浮动车通过该路段次数的影响,建立基于路段属性变量的浮动车覆盖率模型,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最后结合南京市的浮动车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浮动车配置计划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气悬浮列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世界高速轨道交通气垫车的研制历史和存在的问题,在试验成果基础上,提出我国的用支撑腿代替滚轮的气膜悬浮高速轨道交通气浮车新概念。详细叙述了欺负车技术方案,并总结了气浮车目前研制进展状态,包括可行性现实性论证调研,理论探索,运行试验,文件组织等9项研制的最新进展。同时,与轮轨提速TGV、磁悬浮、飞机和气垫车等交通工具进行了比较,表明气浮车无疑具有绝对的竞争性、极大的安全性、低能耗及价格优势。最后进行市场预测,气浮车将会成为世界各国建设的热点。在技术趋于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将会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拥有车,却不懂车,车就像吃饭、睡觉、刷牙一样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然而有一天,他们却因为车而走到一起。他们不聊汽车却津津有味地聊起了有车族的生活,在这里,谁又能说,他们与车无缘呢?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网约车驾驶员诚信是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网约车驾驶员使用虚假信息注册等6个方面不诚信问题进行总结,从缺信成本低等4个方面分析导致网约车驾驶员不诚信的原因,并从严格对网约车驾驶员进行审查与再审查等5个方面提出加强网约车驾驶员诚信管理的有关对策,对完善"互联网+"背景下网约车规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原理上阐述了桥式起重机并车控制的三种类型及实现方法,分析了各种并车控制法的特点,对桥式起重机并车控制的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网约车逐渐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由于网约车出行特征与其他交通方式显著不同,其环境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为揭示网约车的排放特征,基于成都市网约车GPS轨迹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网约车在各轨迹段的平均速度、行驶里程等参数,然后应用机动车排放模型COPERT实现对研究区域内网约车CO、HC、NOx和CO2排放的量化,并进一步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16年11月18日成都市研究区域内网约车CO、NOx、HC、CO2的排放量分别为151,41.5,8.93,125497.6 kg;网约车排放的高峰时段发生在 9:00-10:00、14:00-15:00 和 17:00-18:00;网约车高排放区域主要分布于二环高架路、二环路、蜀都大道附近,其中部分路段交叉口的排放最为突出;区域平均速度可显著影响该区域网约车平均排放因子。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针对网约车高排放时段和地区,采取交通需求管理及车辆限速控制等治理手段,以减少中心城区的交通排放。研究成果可为网约车环境影响评估提供科学方法,为城市网约车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服务水平高低是未来网约车公司立足生存、良性竞争、和谐发展的关键。高水准的网约车服务既能够满足居民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又能够起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为对网约车服务水平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深入分析网约车服务的特点,以网约车用户的角度出发,从服务可靠度、服务响应度、服务安全度、服务舒适度以及服务灵活度5个角度构建网约车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大城市网约车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以重庆市的网约车服务为例,为我国网约车服务水平的升级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