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当前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治本之选,公交优先体现了平民权利的优先.结合《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和南京市交通建设规划现状,对公交优先策略的必要性、实施公交优先的方法与有效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立体交通,构建市民和谐出行环境的城市交通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25日温家宝总理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战略思想”,曾培炎副总理也对我国实施公交优先发展作出“引导各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批示。“公交优先”已由一个口号演变和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方针和任务。南宁市推行“公交优先”战略,深化公交行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公交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仇保兴 《城市交通》2007,5(1):11-16
为了促进"公交优先"战略的有效落实,尽快扭转"公交优先"战略"口号化"和"宣言化"的状况,提出观念转变是实现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核心问题,要认识到公交优先是普通百姓优先,是绿色交通优先,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优先."公交优先"的关键是领导转变观念优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做好城市内部各种不同交通方式以及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协同,力争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并保证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安排优先、道路使用权优先、交通管制措施优先和公共财政转移优先.最后,提出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五项措施:推进大容量公交方式和公交枢纽建设;实行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补贴政策;落实"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继续实施和完善通过编制和实施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来确保公交优先的检查、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南京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化交通结构,提高公交对市民出行的吸引力。本文介绍了BRT的组成与基本元素,从中国城市的实际出发,阐述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绿色交通”的理念,提出了公交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介绍了BRT在省内城市常州、连云港的应用,针对南京快速公交现状与需求,提出BRT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城市交通特征,分析了重庆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意义,并重庆市发展对轻轨交通和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进行探讨,提出了在重庆市应尽快发展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解决快速增长的城市客运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公交优先发展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城市交通特征,分析了重庆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意义,并重庆市发展对轻轨交通和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进行探讨,提出了在重庆市应尽快发展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解决快速增长的城市客运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7.
厦门正面临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交通发展形势日趋恶化,正处于战略选择的重要关口.结合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从土地资源、能源利用、城市发展和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与策略,即必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城市骨干运输网络和城市交通枢纽两个系统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政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区域差别化交通发展政策等三项政策.  相似文献   

8.
丁明 《交通标准化》2009,(23):200-204
厦门正面,盗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交通发展形势日趋恶化,正处于战略选择的重要关口。结合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从土地资源、能源利用、城市发展和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与策略,即必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城市骨干运输网络和城市交通枢纽两个系统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政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区域差别化交通发展政策等三项政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交通》2015,(3):71-72
2015年对交通运输行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交通经济会议上杨传堂部长明确表示:“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将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大力气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建立绿色交通发展的长效机制.” 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公交集团为贯彻落实全国交通经济会议精神,稳步推进《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公交集团公司2013-2017年车辆发展行动计划》落地实施,继去年更新换代3000多辆LNG新型公交基础上,近日再次牵手福田欧辉客车签订了1909辆清洁型公交订单,其中北京公交461辆,八方达公交1448辆.  相似文献   

10.
公交优先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交通发展战略.不断开行的社区巴士、不断延伸的快速公交、不断加密的公交线网、不断优化的交通接驳……成都“快、干、支、微”四个层次的庞大公交体系初现雏形,呈现了成都公交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协同的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站距和时间方面的协同模型,分析合理站间距模型和换乘时间最短模型。  相似文献   

12.
潘述亮  俞洁  卢小林  邹难 《城市交通》2014,(2):62-68,58
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服务方式,灵活型公交服务系统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服务品质,并将成为一体化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灵活型公交服务的产生及4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该系统的分类、运营模式以及主要研究进展,并深入剖析国外已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运营实践的局限性。研究表明,灵活型公交服务系统的关键理论研究聚焦于边界条件决策、关键运营参数设置以及线路优化与协调三个方面。而如何结合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特性及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实践,将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应用于中国现实环境,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新城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对于新城交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新城交通需求的特点提出轨道交通、公交快线、公交普线、公交支线、公交枢纽的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提出新城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规划的原则,对制定多层次的新城公交线网规划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央财政公交投入不到位是中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公交财政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未来城市公交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提出保障公民基本机动性平等是中央政府支持城市公交发展的重要价值基准,从法理上为中央财政承担城市公交支出责任提供依据。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最低水平均等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央财政公交投入资金额度的测算方法,为中央财政公交投入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以2010年为目标年进行案例分析,测算得到全国保障基本机动性的中央财政公交投入总额为150.1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协调能力,实现一体化衔接目标,本文时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一体化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介绍了一体化衔接模式与衔接效果评价因素,将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吸引能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制约城市公共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的原因,从出行者、政府、公交运营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协调的角度出发,建立城市多层次公交线网指标体系,分别针对不同指标赋予权重,并结合交通仿真软件TransCAD构建多层次公交线网的模糊评价方法,通过具体的算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在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背景下,积极推行常规公交改革、优化重组公交线网是实现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途径。围绕2010年1月武汉市公交线网优化改革方案被市民否决这一事件,阐述了武汉市公交改革的背景、内容,分析市民反对的原因;对比2004年成功实施的首尔公交改革,剖析武汉市公交改革方案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公交改革应强化组织领导,由市长亲自挂帅、负责到底;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成长期稳定和力度足够的投入机制、建设协调机制和运营服务评价监督机制;实行换乘优惠,强调和落实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建立长效、有机生长的公交发展模式和"人+车"对话机制;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常规公交发展不能偏废等五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交网络构成了复杂网络,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以兰州市为例,分别采用L空间法、C空间法、P空间法构建公交站点网络、公交线路网络和公交换乘网络,对其静态复杂性进行实证研究,可为西部城市的公交管理及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拥挤条件下公交系统的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考虑了由于公交线路运营能力不足造成的车站排队拥挤现象,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拥挤条件下公交系统的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该模型可自动估计不同时段内拥挤条件下的公交流量和车站的乘客排队,特别是在非常拥挤的情况下(即乘客需求超过公交网络运营能力)也能够进行流量分配,并确定车站的乘客排队长度.因此,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公交网络的拥挤效应.所给算例说明了不同需求条件下该公交均衡配流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与轨道交通相配套的常规公交规划方法,着重于平行和垂直公交线路的调整优化以及对重合线路的简单删减,未全面考虑轨道沿线城市用地布局和发展特征以及客流流向对公交线路调整的影响。从人性化的公共交通理念出发,对轨道沿线区域进行划分,并对城市中心区和基本建成区内大量重合公交线路进行区分,提出不同区域和重合度下的常规公交配套规划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