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邢台矿区铁路下开采的地表沉陷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论证了地表变形规律,得出矿区铁路下开采地表沉陷主要分三个阶段,即下沉发展阶段、下沉充分阶段和下沉衰减阶段,这为进行该采空区地表沉陷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常常要通过煤矿采空区,采空区地表发生的变形或塌陷,严重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依据朔环高速露天煤矿互通采空区的实际工程地质情况及特征,对互通内采空区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与危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互通采空区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吴能  岳嫣  张淑坤  高杉 《北方交通》2007,(6):122-124
运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木石高速公路800m沉陷段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物探资料进行建模。对采空区沉陷竖向及水平位移进行分析,阐述了采空区暂时稳定的原因及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美国ITASCA咨询集团公司开发的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煤矿开采引起的上方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开采步距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所得结果对采空区地表上方高速公路的改线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相关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采空区上新建建(构)筑物存在较大的地质安全隐患,尤其是开采条件不清楚的小煤窑采空区。以某村在小煤窑开采采空区上方新建社区为例,采用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探明了评价区区域下方采空区的分布范围、赋存情况及内部特征。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对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认为采空区上新建住宅楼不会改变地基的稳定性,但不排除采空区地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发生"活化"的可能。对采空区地表剩余沉陷变形进行了预计,为今后建(构)筑物抗变形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采空区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涉及到采空区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为更好地了解治理后采空区地表的变形情况及其变化规律对大桥、高填方路基等构造物的影响,结合翼侯高速公路采空区沉降观测实例,系统介绍了采空区沉降观测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路建设发展,很多地区的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布设于煤矿或其他矿床采空区地表。由于采空区过去或现在所发生的变形、坍塌,对通过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或结构物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必须对公路通过的非稳定性的采空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使地表工程产生变形和破坏,为估计开采对地表工程造成的影响程度,需要对开采形成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应用MATLAB软件对开采沉陷区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测分析,从预测模型生成的二维、三维图形分析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两者之间差值不大,说明模拟预测结果可以用于开采沉陷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老采空区建筑规划的地质灾害评估问题,结合采煤引起的开采沉陷研究理论,应用概率积分法,考虑了岩层倾角,重复采动,煤层停采时间等多种因素,计算了各层采空区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对未来灾害进行预测。然后根据计算的变形移动规律,结合建筑地基变形要求,将建筑规划用地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对各区域的建筑规划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若要跨越采空区,必须予以有效的处理,否则会出现公路毁坏、地基沉陷的情况,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工程实践证明,灌浆法施工在高速公路采空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本文首先阐述了采空区沉陷形成机理,其次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灌浆法施工在高速公路采空区处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产区公路路面状况对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而抢修材料的开发和选取是道路养护工作中的关键之一。为了保证煤矿产区公路的正常通车,减轻路面病害对矿产资源运输的不利影响,结合矿区公路的交通特征,提出了AC型混合料、SMA混合料、AR-AC混合料这3种可用作煤矿产区路面抢修的混合料类型,并对其技术经济性能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然后以山西某矿区公路为例,介绍了抢修材料的工程应用效果,以期为矿区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春晓 《交通标准化》2014,(8):31-32,38
路基是公路工程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路基沉陷对公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极大.鉴于此,通过对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和预防措施,以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陷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营运期的行车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品质和寿命。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的原因,提出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的防治措施,对今后提高我国公路经营品质和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科学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路工程档案中详细记录了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大量信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这些离散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集成,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正确地分析、评价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公路工程档案中的数据挖掘问题进行引导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大神高速公路穿越矿区选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西省大营至神池高速公路设计经验,对矿区公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以实际工程为例,提出了选线设计的总体原则和主要思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路路基沉陷是公路危害发生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就其成因及防治进行研究至关重要。分析了导致公路路基沉陷的因素,对消除路基沉陷影响及路基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预防和治理公路路基病害的主要方法。这对于提高公路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乌鲁木齐乌奎高速公路沉陷段进行气候、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分析及一系列现场试验,找出其沉陷原因,为今后的类似道路的设计、改造和管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沙河桥至南范段按平原微丘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修建,2004年投入运营,沙河桥至南范段出现了大面积的龟裂、车辙、坑槽、沉陷、松散等病害.排水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破坏较多,不能满足行车安全,总体评定等级为差.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大修施工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