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总结作者从事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10余年的生产经验,归纳20余年来桥梁生产许可证审查发现的后张梁预应力损失问题,从16个方面剖析了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生产过程中常见预应力损失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本文内容涵盖了设计规范、桥梁标准、工艺技术、生产许可证细则等对后张梁的预应力要求,归纳提炼出预制后张梁生产的核心技术——预应力张拉技术要诀及预应力损失的控制措施,对确保后张梁质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津滨轻轨预应力连续箱梁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津滨轻轨工程高架桥 3 2 5m预应力连续箱梁支架法快速施工技术。通过试验梁制定了一套标准化作业程序 ,内容涵盖了地基处理、支架拼装及预压、模板制作安装、预应力筋张拉等整个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梁是铁路基础建设工程必需的重要路料,主要运用铁路既有线将其从生产现场装车运至铺架地点,因属于阔大货物范畴,预应力梁装车安全对确保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预应力梁铁路装车现状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货物测量不准确不全面、装车方案执行走样、作业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成立装车安全合署办公室、加强作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积极补强装车安全物防措施、严控货物外形尺寸测量质量、严格执行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加强路企交接检查质量等方面提出加强铁路预应力梁装车安全的对策,以实现安全、高效、经济运输的目的,确保货物运输安全及铁路基建重点路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约占线路总长55%,主要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和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主,其中标准跨度简支梁占全部桥梁长度的90%以上。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我国已经构建了标准梁式桥成套技术体系。回顾了我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发展历程,对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参数体系、刚度和变形控制设计技术、制运架建造技术等进行总结和思考。基于高速铁路标准梁式桥应用经验的积累和信息化、智能化铁路建设需求,分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既有标准梁优化及应用智能建造、运维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客运专线铁路中等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特点,介绍适应客运专线中等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的新型造桥机及作业原理,并以干接缝为例,对造桥机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历经多次修订后,现有的桥梁试验规范已不能适应新规范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预制梁结构,在设计预应力富裕度不大的时候,按照现行的试验规范进行静载试验可能会引起梁体开裂,从而引发对结构的施工质量出现误判的情况。依托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课题,对公路预制梁的静载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编制了《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本文分析现有公路桥梁静载试验方法的不足。给出的评价指标有相对残余、应力及挠度校验系数、抗裂性或预应力度,并阐述了具体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的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既是承重梁又是车辆的轨道,其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必须采用专用的模板。介绍了重庆市单轨交通系统中的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模板的构造,并阐述了在轨道梁制作过程中应重点做好钢筋制作、预应力管道定位、混凝土拌制、成型、养护及预应力筋张拉等工序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铁路超细粉煤灰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9组32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标准梁的缩尺模型,对掺用超细粉煤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探讨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等级以及养护条件等因素对铁路桥梁粉煤灰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200万次重复加载后,模型梁静力及动力特性与加载前相比基本不变,超细粉煤灰的合理掺用对梁体疲劳性能没有不利影响,为铁路桥梁粉煤灰预应力混凝土设计参数的选取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铁道部重点科技研发课题《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场工业化研究》成果和2006~2008年国内数十处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经验,从制梁台座设计理论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制梁台座的设计标准、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综合论述,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钢轮钢轨、跨座式单轨、有轨电车及胶轮路轨等多元化轨道交通制式在各大城市迎来建设高峰期。以贵阳市有轨电车T2线一期工程为例,对高架区间导轨梁的结构体系和梁型进行比选,从刚度、施工工法、工期、运营维护、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型钢U形梁和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正线及出入段线宜采用H型钢U形梁作为标准段梁体形式;车辆基地内对导轨梁制作精度要求较低,景观效果要求不高,宜用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  相似文献   

11.
灌浆施工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梁的施工质量。以河南开封黄河大桥灌浆施工为工程背景,探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真空压浆工艺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关系、破坏判断和结构的可靠性。论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荷载—位移关系的计算模拟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模拟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差别,给出混凝土梁分析主程序示意图。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与其周围混凝土的应变特征分析,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提出设计中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充分考虑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加的各个因素,体现近似概率设计法的优越性,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等效荷载分析法的定义和原理、悬挑梁预应力筋的找形、悬挑梁预应力筋等效荷载,通过荷载平衡法对预应力悬挑梁预应力筋的计算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简化的预应力悬挑梁预应力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京沪高铁苏州北站站台雨棚设计采用单向张弦梁主体结构,通过介绍几何找形分析确定构件加工尺寸、确定吊装方案、安装预应力拉索及张拉设备、合理安排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及分级、索力监测及变形控制等关键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质量及安全保障措施,总结了高速铁路"线正下式"的站台雨棚张弦梁结构的安装方法,形成了张弦梁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全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变形的设计计算问题,现行TB10002.3—9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尚无明确条款。对此,基于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的计算结果,重点研究了预应力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综合配筋指标等设计参数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变形的影响,指出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2002送审稿)》和现行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提出了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增长系数需按混凝土龄期分时段取值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中预应力筋最大应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消压时应力增量计算,开裂截面应力计算及预应力筋反向摩阻计算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这种新型边坡加固结构,通过数值仿真、理论推导、现场试验等手段,阐明了装配式锚索框架结构加固边坡的作用机制.与现浇梁相比,预制梁在边坡安全系数、梁体自身挠曲变形、梁体结构受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与改善.考虑装配式框架梁承受水平预应力及拉压双层配筋特点,建立了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上Timos...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分析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不同预应力水平对被加固RC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及极限荷载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可以提高其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及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T梁是目前公路工程最主要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桥梁方式,但50 m长度的T梁较为罕见,现结合长湘高速公路铁弓洲大桥T梁的施工实践,对50 m T梁的台座制作、模板安装、钢筋及钢绞线制作和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压浆等全过程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24 m折线配筋先张梁施工及监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24m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的台座施工监理要求,底模、转折器、隐蔽工程的验收要求,张拉时全过程旁站、梁体C50混凝土施工旁站、巡视检查混凝土养护、拆模、放张、移梁的监理要求,以及防水层和成品梁的验收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