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瑜南  糜强 《铁道货运》2010,28(7):45-48
货物装载加固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随着高速道岔的发展,大号码道岔产品的长度越来越长,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42#道岔为例,对该道岔产品的装载加固方案进行了设计、分析与计算。经实践证明,该方案可以保证运输安全,为今后类似大号码道岔产品的装载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产品铁路运输货车满载率,概述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产品运输现状,分析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存在的部分产品规格与现有铁路货车匹配性不高、铁路货车满载工作激励机制有待健全、生产管理与运输管理协调联动不足、部分装载加固方案与铁路货车类型匹配度不高、装载加固装置专业化程度较低等影响铁路货车满载率的因素,提出优化产品生产规格、提升作业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实行统筹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铁路货车配车管理水平、完善装载加固方案、研发专用装载加固装置等提高铁路运输货车满载率措施,以降低攀钢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出口匈塞铁路60E1 50 m长钢轨从包头至天津港铁路运输装载方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装载数量、座架设置、加固方案等,形成了每组46支梯形装载方案,并通过试验确认该方案符合《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及相关要求,解决了从包钢至天津港专有铁路物流环节无成熟50 m钢轨铁路运输方案的问题,为其他50 m钢轨运输装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铁路货运的装载加固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证运行安全和货物安全的重要措施。集装箱运输由于其快捷、优质、安全的特点,受到运输客户的喜爱,逐步成为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必须对货物的装载加固高度重视,强化货物装载加固安全管理,做好货物装载加固工作,以确保货物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5.
敞车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车型,敞车集重装载最易引发安全事故.文章对敞车载荷能力的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条文,更好地为运输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货物装载加固是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和货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作为保障货物运输安全的基础工作,装载加固是铁路运输安全控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针对货物装载加固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赵勇 《铁道货运》2013,(4):54-56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货物类型的大型化、复杂化、高附加值化,以及货物运输的重载化,对我国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器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铁路货物运输装载加固器材的生产与应用情况,提出我国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器材应具有的安全可靠性和科技含量,以及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同时应实现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发展,从而提高我国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器材性能,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加强货物装载安全重大意义及措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康 《铁道货运》2001,(2):1-3,11
货物装载加固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货物装载安全在铁路运输总体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刚刚结束的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傅志寰部长、刘志军副部长分别要求把货物装载安全作为全路六大安全重点之一来抓,并且,铁道部还专门出台了&lt;加强货物装载安全的措施&gt;.在全局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局领导也对此提出了很高要求.作为分管客货运工作的副分局长,学习上级要求,深感责任重大,由此产生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山东省钢铁企业产能情况及钢铁行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山东省钢铁运输市场份额、铁路运量发展趋势及钢铁运输特征,以及制约铁路运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优化装载加固方案,制定适应市场竞争的运价政策,开发货运新产品,主动融入企业物流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卷钢铁路运输安全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中国铁路》2011,(1):72-75
随着铁路卷钢运输量的增加,卷钢的规格越来越多,装运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而卷钢装运的复杂性,极易造成位移,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通过对铁路卷钢运输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提出严格控制办理条件、优化装运方式、严把装载加固方案质量、强化装载加固材料的质量和运用、防范调车连挂作业超速影响卷钢装运的对策,以确保卷钢装运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输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距离长、频率低的特点,基于非集计理论和纯选择行为抽样调查法建立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选择行为的Logit模型.对京沪运输通道内旅客选择行为随出发时间和出行距离变化情况的模拟表明,中长距离的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客运产品的选择受出发时间影响较大,客运需求结构在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而短距离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受出发时间影响较小,此外各种运输方式的典型客运产品均存在优势运输距离范围.与京沪运输通道客运产品结构现状对比的结果表明,由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得到的结果能够反映通道客运需求结构的现状,并且能够解释由客运供需矛盾引发的购票困难等现象,从而为综合运输通道客运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客运产品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危险货物自身的危险反应、外部条件(因素)影响、违章行为3个方面,分析影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主要因素,并对此提出对策:安全管理和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的安全防护。通过进一步加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切实保障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德林 《铁道货运》2012,30(6):32-35
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铁路"门到门"运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加快发展铁路"门到门"运输的对策,即运输企业应明确"门到门"运输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扩展铁路运输"一口价"产品范围,完善铁路内部分配机制,及时公布运力信息,建立区域性物流企业或与地方物流企业合作,为货主或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4.
温明刚  金科 《铁道货运》2011,29(12):27-32,1
为了加强货运安全工作,金州站采取以下措施: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突出典型3个方面出发,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车站货运安全基础;通过采取加强组织,强化方案管理,加强蓬布苫盖、车门关打检查工作,强化加固材料的管理使用,坚决防止超载,严格落实装载质量签认制度,保管基础资料,密切沟通货主,信息反馈的措施,加强装载加固考核管理、强化作业过程控制,对于推动金州站货运安全工作的开展起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阐述建立铁路贷物装载加固器材技术保障体系对于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标准化、规范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意义。提出建立规范的装载加固器材管理程序,建立装载加固专家评审机制,进一步规范装载加固器材准入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装载加固器材的理论研究水平,加快建立装载加固器材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等措施和建议,以加快建立装载加固器材技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黄雄麟 《铁道货运》2021,(2):35-38,58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影响的波及,导致全社会货运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析疫情对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基础上,针对货运总体需求下降、运输组织效率有待提高、营销激励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通过畅通信息渠道、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加强运输组织、优化货运产品结构提...  相似文献   

17.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装载加固质量,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研究开发了铁路货物装载加固信息系统.谊系统解决了相关关键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设计和优选,实现了规章查询、方案管理和方案自动生成等功能.系统的实际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货物装载加固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贺国先 《铁道学报》2008,30(1):7-12
研究铁路货物运输中放射性物质的载运问题,目的是把安全运输与车辆的合理利用有机结合.以货物的客户要求期限与铁路运到期限之差的数学期望、铁路车辆的载重量利用率、装载货物的轻重搭配合理程度作为研究问题的3个目标;将装载货物运输指数限制、车辆标记载重限制、车辆载货容积限制、装载加固限制作为研究问题的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依据目标的重要性确定权向量,根据运输实际情况确定理想点,利用理想点法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运用基于不可行集的蚁群算法求得多目标规划问题的有效解.本文给出铁路放射性物质载运问题的计算实例,编程计算的结果证明蚁群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作为货运重要工作内容,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绘图、手动计算等传统方式,直观性差、效率低。文章利用WebGL、3DMax、Rhino等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结合装载加固业务理论知识,实现装载加固方案匹配以及生成的自动化处理。在提供直观的装载加固方案展示基础上,满足业务人员对展示方案进行交互操作的需求,使业务人员对装载方案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对提高货运作业效率,推动铁路货运生产作业无纸化、智能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由特定高铁列车所提供的起讫点间的旅客运输服务定义为单个高铁客运产品。随着高速铁路越来越"公交化",同一起讫点间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票价的调整有了更精细化的要求。用经济学中的交叉弹性理论描述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程度,用指数需求函数描述客运产品的需求与票价的关系,构建并求解高铁动态票价优化模型,对客运产品间不同可替代程度下的最优动态票价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会影响票价策略的选择,且客运产品间可替代程度的增加是否有利于客票收益的提高与可行折扣票价集合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