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体瘤生长至肿瘤直径大于 1~ 2mm时自身能分泌多种促血管生长因子[1] ,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 ,人肿瘤细胞和某些病理情况下的人组织细胞产生和分泌 4种VEGF蛋白多糖分子单体 ,分别是VEGF12 1、VEGF165、VEGF189、VEGF2 0 6,它们的同源二聚体分子能特异地与肿瘤周围血管内皮细胞上的VEGFR结合[2 ,3] ,刺激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 ,并通过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的相应变化 ,从而…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构筑、基底膜更新修复以及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生长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Ⅳ型胶原酶与内皮细胞、血管外间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内皮细胞表面Ⅳ型胶原酶分布与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合成和表达Ⅳ型胶原酶的功能,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出与培养基盐浓度直接相关的人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用10mmol/L NaCl干预培养的内皮细胞12h,用8000点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8000点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发现10mmol/L NaCl干预组内皮细胞D63424、HUMTOPII、HUMMTTRPR、HSRAB7、HUMDNAJHOM(GenBank ID)等24个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而HUMHHR6A、AF116272、AF131808、I78456、HSA011712等27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发现了与盐负荷直接相关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谱的改变,为进一步进行血压盐敏感性标志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胃癌培养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21及CEA分布民表达。结果显示:被测胃癌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21,CEA均呈阳性,表明培养的胃癌细胞具有合成和异常表达Ⅳ型胶原酶、ras-P21和CEA的作用,结合文献讨论了Ⅳ型胶原酶,ras-P21,CEA与胃癌细胞浸润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定量研究缺氧再灌注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膜流动性。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法对缺氧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荧光特征光谱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并定量观测了缺氧再灌注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以及FDP和CAP的保护功能。结果 缺氧和再灌注不同时段内 ,DPH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荧光光谱没有实质性改变 ,荧光强度的曲线斜率变化与对照组趋于一致 ,缺氧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膜的荧光各向异性值降低 ,FDP和CAP对缺氧状态的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 荧光偏振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和稳定的定量研究血管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中药川芎嗪对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脂多糖(LPS)作用24h,使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上调,预先用中药川芎嗪注射液处理3Omin,再用相同的细胞因子刺激,ICAM-1表达不升高。提示川芎嗪可抑制TNF-α和LPS引起的ICAM-1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30 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 anjiom aofliver,CHL)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sen receptor, ER)的表达,并以CHL瘤旁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果ER 阳性表达于CHL 血窦内皮细胞胞浆中,阳性率为433% ;CHL瘤旁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 P< 0.05)。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生长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可能通过其受体作用促进CHL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力及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收集人乳腺癌组织样本,检测肿瘤血管中突变型P53、CD31、VEGF的表达及Her-2扩增;制备乳腺癌单细胞悬液,分选出CD44~+/CD24-/low细胞,以培养体系为EGM-2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检测其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1和CD105的表达和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体外进行三维胶培养,观察其脉管样结构。结果乳腺癌组织样本中均可观察到CD31、VEGF、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沿着血管腔或血管球排列;免疫荧光显示乳腺癌组织血管内表达CD31和DAPI信号;在13例所取样本中检测到Her-2阳性扩增4例,未扩增9例。分离成功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免疫磁珠分选,分选前CD44~+细胞比例[(7.5±2.6)%]明显低于分选后[(94.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选前CD24~+细胞比例[(48.2±9.4)%]明显高于分选后[(4.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球细胞中CD105~+细胞比例为(4.5±0.9)%,CD31~+细胞比例为(6.2±1.3)%;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持续培养3代后,CD105~+和CD31~+细胞比例分别为(79.6±9.3)%和(84.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培养后的细胞能吞噬DiL-Ac-LDL,内皮细胞组可见有脉管样结构形成,而对照组无脉管样改变的趋势。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具有脉管形成的能力,提示乳腺癌干细胞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参照Hascall实验方法建立了牛关节软骨体外培养,并通过组织学观察,35S掺入率测定及已糖醛酸测定的方法证明在加入2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7d后,软骨蛋白多糖的代谢达到了稳态,这为研究关节软骨蛋白多糖代谢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0.
氧化修饰LDL对体外培养的主动脉壁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导致动脉粥样化形成的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加入oxLDL,终浓度为0.1mg Pr/ml,培养24h后,采用细胞毒试验,流式细胞仪,丙二醛(MDA)测定及细胞计数等方法分别对其贴壁细胞及培养液进行了检测。结果 加oxLDL组与对照组(未加oxLDL组)相比,发现:(1)在相差显微镜下,oxLDL组细胞形态明显拉长,发生脱落,并存在大片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增加细胞膜色谱法的适用范围,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固定相,研究药物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受体的生物亲和作用.方法 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株,制备细胞膜固定相,应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九种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结果 九种不同的配体与受体的亲和顺序为:S(+)QNB、哌唑嗪、R(-)QNB、阿托品、育亨宾、BMY7378、(±)美托洛尔、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其容量因子分别为:14.289、13.667、11.121、6.794、4.758、4.386、3.926、2.424、2.412.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具有高度稳定性,可试用于药物的高效初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油酸直接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对内皮细胞与胰岛素或瘦素刺激的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及内皮素 (endothelin 1,ET 1)的影响。方法 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油酸预处理的活细胞形态的变化 ;以酶法和放免法测定细胞上清液NO及ET 1浓度 ,观察无或有油酸预处理的内皮细胞 ,在胰岛素或瘦素刺激下的分泌功能变化。结果 应用油酸预处理后 ,内皮细胞发生轮廓模糊、核色变淡等变化 ;随着刺激的胰岛素浓度增加 ,内皮细胞释放NO逐渐增加而分泌ET 1逐渐降低 ,并呈剂量依赖性相关 ;随着预处理的油酸浓度增加 ,内皮细胞与胰岛素或瘦素刺激的内皮细胞分泌NO浓度逐渐下降 ,呈剂量依赖性相关 ;预处理油酸浓度在 5 0~ 10 0 μmolo·L-1的范围增加时 ,内皮细胞与瘦素刺激的内皮细胞分泌ET 1浓度明显降低 ;在不同浓度油酸预处理下 ,胰岛素刺激的内皮细胞分泌ET 1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油酸具有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和抑制胰岛素或瘦素刺激的内皮细胞分泌NO的作用 ,油酸或胰岛素可直接抑制内皮细胞释放ET 1。  相似文献   

13.
采用4级分类法对378例脉管病变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进行了分级,其中54例作了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结果:血管瘤内皮细胞增生为Ⅱ、Ⅲ级,而脉管畸形组内皮细胞增生为O或I级。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血管瘤明显高于脉管畸形组,表明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病变。本文还总结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病变特征和鉴别要点,以利于诊断、治疗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及角膜厚度计对84例50岁以上正常老年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厚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角膜中央与上部内皮细胞密度及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5);随着年龄的增长,内皮细胞面积与年龄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内皮细胞密度与年龄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而中央角膜厚度与年龄及中央内皮细胞密度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5O例癫痫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头颅CT扫描(CT),脑电图(EEG),作对比分析后表明;EEG对确诊癫痫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原发性癫痫;MRI及CT对继发性癫痫在定位上优于EEG,尤其MRI具有分辨率高,伪影少,定位准的优点,为及时确诊,合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EC9050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使用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 147例血标本进行需氧培养,分析阳性率、检出菌的种类、阳性检出时间、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1 147例血培养,有148例阳性,共分离出细菌33株,真菌17株,阳性率为12.9%,假阳性率为0.3%;24g内阳性占60.2%,48h为85.2%,72h为96.3%;阴性报告为5d。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ECV304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诱发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V304,施加不同干预因素,分为正常对照组、灭活病毒作用组、病毒作用组、病毒上清液作用组及病毒与更昔洛韦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组别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呈弱阳性,加入灭活的病毒及病毒上清液后,ICAM-1的表达仍为弱阳性(P>0.05);加入有活力的病毒后,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呈强阳性,积分指数显著高于上述3组(P<0.01);在CMV感染内皮细胞的同时加入更昔洛韦,细胞表面ICAM-1表达强度较病毒组并无减低(P>0.05)。结论CMV感染的内皮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明显增加。通过诱导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上调可能是CMV诱发排斥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苯妥英钠(PHT)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和血管内皮细胞(rVECs)间接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干细胞因子(SCF)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rBMSCs、rVECs单独培养组及共培养组,各组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PHT(0、20、40μg/mL)。在培养第2、4、6天时,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和SCF的含量。结果 1VEGF:培养第二天时,在相同PHT作用下,共培养组VEGF含量高于rBMSCs单独培养组(P<0.05)和rVECs单独培养组(P<0.001);共培养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PHT浓度增大VEGF含量增加(P<0.001,P<0.05)。2SCF:共培养组SCF含量高于相同PHT浓度下的单独培养组;在共培养组中,当PHT为20μg/mL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SCF含量增加;当PHT为40μg/mL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SCF含量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T可促进rBMSCs与rVECs共培养体系中VEGF的分泌,可能降低SCF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的死亡原因中,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隐袭,进展缓慢,病期长,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攻克动脉粥样硬化防治难关的关键是弄清血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动脉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s,EC)和平滑肌细胞(smoothinns-ecells,SMC)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在“危险因素”氧化型低密度脂…  相似文献   

20.
应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SEP分别对3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正中神经SEP异常23例(74%),主要表现为N13波幅降低或消失,常伴有N9~N13延长,胫后神经SEP异常27例(87%),其中有4例所测得正中神经SEP正常,主要表现为LP~P40延长或P40消失。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SEP对评价颈髓功能均有一定价值,二者结合观察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