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加速度微分粘着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有效提高机车牵引性能,减少机车空转/滑行现象,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首先分析了机车轮轨间粘着特性,通过对机车运动方程和电机运动方程的推导,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加速度微分的粘着控制方法,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粘着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erg.  V  沈一林 《国外内燃机车》1997,(11):12-16
尽管粘着直接与物理参数有关,但与之有关的还有几个无法控制的变量,如时间、地点、轮轨条件等。多年来,已开发了诸如车轮空转检测系统等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轮轨粘着。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120 km/h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基本性能,对该车的新型粘着控制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推导演示,给出其粘着控制的实测数据波形.结果表明该粘着控制算法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机车牵引性能,减少机车空转/滑行现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实施高速化、重载化,轮轨粘着时常达到阈值状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需要有效地利用轮轨间的粘着力,为了提高轮轨粘着利用率就需要深入研究机车粘着控制系统。利用MATLAB软件和ADAMS/Rail软件,搭建包含多体动力学系统、牵引传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在内的电力机车虚拟样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组合粘着控制方法有效地抑制了机车空转,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5.
替代撒砂改善粘着新方法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开发出一种替代传统撒砂来改善轮轨之间粘着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所需的少量陶瓷颗粒用压缩空气高速、高效和高灵敏度地喷撒在轮轨之间。陶瓷用量比传统撒砂用砂量少,只需0.3mm的陶瓷颗粒便可阻止列车高速运行时制动过程车轮滑行和牵引过程的车轮空转。本文结合试验室和现场试验结果对这一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提高电力机车粘着重量利用率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电力机车易于产生动轮空转的主要原因是它对粘着重量利用率比内燃机车有更高的要求。可采用改进机车结构设计及电气补偿两项措施,将电力机车的粘着重量利用率提高到94-95%以上。这对重载牵引用电力机车尤为必要。这样,机车的起动牵引力得到充分发挥,还可防止制动时,因车轮滑行而导致的轮轨擦伤故障。  相似文献   

7.
提速客车制动技术(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 制动粘着系数 15.1 影响制动粘着系数的因素及各国制动粘着系数 列车的制动过程实际上就是施加的制动力和外界给车辆的粘着力达到平衡的过程,只要施加在轮对上的制动力不大于粘着力则车辆的轮对不会被抱死,就不会产生滑行.反之,轮对被抱死则会产生滑行.当车辆设计定型后,车辆的各级制动力就不会改变了,也就是说在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制动力就不能随着轮轨的制动粘着情况来改变了.而轮轨之间的粘着力则时刻随轮轨接触面的状态、轴重转移等因素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车辆国产化改造的粘着利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广州地铁车辆对粘着利用的要求,采用了基于相位法的粘着利用控制方案,并使用粘着利用效率来衡量粘着利用控制在机车空转滑行时的控制效果。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牵引工况恒功率控制及粘着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认为牵引工况恒功率控制和粘着控制,制动工况恒励磁电流控制、恒制动电流控制和防滑行控制都需要调节励磁机的励磁电流,粘着控制必须以恒功率控制为前提,防滑行控制必须以恒励磁电流控制或恒制动电流控制为前提,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亦认为,由于实际的轮轨系统粘着状况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确定速度差、加速度及加速度微分的大小与粘着状态、空转程度之间精确的数量关系比较困难,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采用三维模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轮轨间粘着机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轮轨间粘着并实现最佳利用是铁路实现高速化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轮轨间粘着机理进行了回顾与探讨,并针对粘着系数随运行速度增高而减少的机理提出了3方面的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