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哪种航母战斗机最厉害呢?目前一般认为,这项桂冠应属俄罗斯海军的苏-33战斗机。俄罗斯专家就曾说过,美国航母最新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不是苏-33的对手。作为俄罗斯第一种传统起降舰载战斗机,从整体性能来看,苏-33算得上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航母战斗机。俄专家认为,美国海军航母的主力机种F/A-14或F-18C/D在总体性能上完全无法与苏-33相比,即使是装有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F/A-18E/F,在机动性和加速性上也比苏-33差之遥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嵌入式PLC的高速脉冲输出功能的开发。灵活运用C8051F020内部提供的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模块实现了PLC高速脉冲输出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的服役,美国海军曾风光一时的F-14“雄猫”战斗机将逐步淡出“江湖”,因此伊拉克战争很可能是F-14战斗机“露脸”的最后机会。在F-14“雄猫”即将完全隐退之前,让我们从历史的深处去发掘它的点点滴滴,对其辉煌一生做出一个初步的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05,27(3):66-66
雷声公司空间与机栽系统部在2005年为美国海军的“先进前视红外目标瞄准”(ATFLIR)吊舱引入了最先进的高速数据链通信技术。这种先进技术符合美海军路线图的构想,使F/A-18战斗机成为空间中的一个关键网络节点。  相似文献   

5.
张锦林 《船艇》1992,(6):41-42
过去十年间,民用航海雷达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1)改进了雷达的探测性能;(2)改进操作的方便性;(3)提高了可靠性;(4)高亮度、当天观察、具有全ARPA 性能的彩色和单色显示器;(5)组合雷达和导航系统;(6)降低了成本。一、改进了雷达的探测性能近年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朝着桅顶安装收发机的方向发展。它带有扫描装置,同时具有 X 波段和 S 波段频率。这一趋势主要归功于设计上获得的改送而导致调制器和与驱动电路有关的功耗降低,由模块组件促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船航行导航需求,设计基于视频优化技术的舰船导航交互界面。利用导航设备单元内的气象仪、GPS、海图等直接获取导航所需数据,同时利用雷达采集器采集雷达扫描视频,将舰船导航所需数据和雷达扫描视频传输到视频优化单元内和人机交互单元内,视频优化单元对雷达扫描视频与气象仪、GPS、海图等数据进行优化融合处理,得到涵盖气象、海图等数据的雷达扫描视频后。将其发送到主控单元内电子海图控制模块内,同时主控单元连接触控显示屏为用户连接人机交互单元,实现电子海图控制、导航定位管理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舰船导航交互界面具备较好的雷达扫描视频生成能力,电子海图背景海图缩放功能等,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动目标检测(MTD)是现代雷达系统中重要的功能之一。文章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环境,运用Simulink模块库中的相位编码波形、雷达目标、运动平台、自由空间传播、距离-多普勒响应和恒虚警(CFAR)检测器等模块,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具备高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的雷达MTD仿真系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二维速度-距离结果图和CFAR检测结果图,其仿真结果与设计的目标参数一致,说明仿真系统实现了MTD功能和雷达测速、测距的基本功能,并验证了仿真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曹彩虹 《中国水运》2010,334(8):22-23
船舶驾驶人员保持正规瞭望是确保航行安全的关键因素,采用雷达协助瞭望是进行正规瞭望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雷达的助航功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海上物标,从而规避航行风险,保障航行安全,文中结合笔者亲历或耳闻的航行事故和海事案例,从雷达瞭望远、近距离扫描的特点,雷达远、近距离档扫描使用的经验、教训等方面,简浅的论述了雷达协助瞭望时量程变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雷达模拟器操作界面老旧、功能单一、发展速度落后于真机等现状,为满足雷达操作培训需要,开发了一款新型雷达模拟器。通过分析雷达模拟器组成和功能设计要求,决定采取模块化思想对雷达模拟器进行分模块开发。对雷达模拟器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借助于WPF开发框架和C#语言完成了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拟器即能满足一般雷达模拟器性能标准,又实现了对现有真机部分新型实用功能的仿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FEKO的球体电磁散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雷达目标的电磁散射分析已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利用FEKO软件的EditFEKO界面强大的图形编辑和数值分析功能,实现电磁场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解法.与参考资料上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运算速度快,误差小,便于进一步工程实践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A-7攻击机是美国凌·特姆科·沃特公司研制的一种单座舰载/陆基亚音速战术攻击机,绰号“海盗”Ⅱ(这个绰号与二战时美国海军著名的F4U“海盗”一脉相承,为了区别,所以将A-7命名为“海盗”Ⅱ)。该机可称得上是美军历史上性价比最好、设计最成功的攻击机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频雷达天线的快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频雷达天线设计中电磁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提出利用高效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计算以二元八木天线为基本单元的阵列天线电磁特性参数。根据某高频雷达天线的技术指标,利用数值优化理论优化阵列天线性能,优化后的阵列天线满足了相应的指标要求。仿真结果表明,MLFMA计算高频雷达天线的电磁参数是高效可靠的,能为天线的高效紧凑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核壳型颗粒是近年来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强导电、强导热和高强度的石墨烯表面包裹绝缘高介电的BaTiO_3层可表现出强界面极化作用.文中使用湿化学法于低温条件下制备核壳型石墨烯@BaTiO_3颗粒,对该颗粒填充的复合材料进行介电性能的填充量和频率依赖性表征,并对其介电机理进行探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面扫描结果显示石墨烯@BaTiO_3颗粒具有全包裹核壳结构.石墨烯@BaTiO_3填充的聚偏二氟乙烯复合材料在体积分数为30%时具有小的电导率(3×10~(-6)S/m)、较大的介电系数(130)和低的介电损耗(0.01).该颗粒填充的复合材料在嵌入式电容器和储能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层防线美国海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遣舰队拥有很强的纵深攻防能力。它以航空母舰为中心,设有4道防线,可覆盖半径为200海里的半球形区域。第1道防线:通常由F-14A战斗机、F/A—18A战斗/强击机、E—2E预警机、EA—6B电子战飞机、S-3A反潜机组成,在距离航空母舰200海里区域上空形成轮形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解析法和矩量法计算介质涂敷导电球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解析法多用于求解形状较规则物体的雷达散射截面;而矩量法可求解任意形状(电尺寸小)三维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通过对介质涂敷导电球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的比较,可看出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6.
普通船舶通信系统,存在传输信道分配不合理、冗余通信信息占比过重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新型船舶联合通信系统。通过物联网框架设计、联合通信接口设计,完成新型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通过信息接收模块设计、信道分配模块设计、显示模块主程序设计,完成新型系统的软件部分设计。模拟系统运行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新型船舶联合通信系统后,传输信道分配情况明显更加合理,冗余通信信息在所有船舶信息中占比,不会超过20%。  相似文献   

17.
雷达软件化终端显示是雷达装备发展的趋势,而对计算机资源的使用率成为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它提出利用Direct3D渲染三维对象技术实现雷达PPI显示,利用Alpha混合技术来实现雷达余辉衰减。经软件实现后,在不同的雷达扫描周期下,显示效果理想且占用计算机资源少,是一种理想的雷达软件化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的多功能光栅显示器已成为雷达显示的一种趋势。多功能雷达显示器功能丰富但是运算量大,文章提出了利用Direct3D组件的强大功能驱动显示处理器(GPU)实现雷达的PPI显示。利用Direct3D灵活的坐标变换功能实现了雷达量程切换、舰首向上、偏心、空心、挖心显示功能。基于Direct3D的PPI显示可以节省大量CPU运算资源,并能取得更快的显示速度和更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电磁带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结构,它所特有的禁带特性使得电磁带隙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电磁带隙结构的概念,综述目前电磁带隙结构的类型和研究进展,电磁带隙结构所具有的抑制表面波特性能大大提高天线增益,降低阵列天线单元间的互扰,而且增大了带宽;作为覆层的电磁带隙缺陷结构能极大提高天线的方向性和辐射效率,突出表现在口径天线方面;同时同相反射特性使得减小天线体积成为可能,电磁带隙结构的这些特性及其未来的发展展趋势为高性能天线研究提供新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0.
徐友方 《船艇》1991,(6):18-21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外出现了许多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新型船用导航设备和仪器。例如,ARPA(自动雷达标绘仪)和光栅扫描雷达,目前已成为现代化船舶桥楼占的标准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