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活动断裂易诱发地震,一般强烈地震多发生在活动性较强的大断裂带的拐弯、分叉和几个断裂的交汇处。沿活动断裂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明显增高,地面变形量大,可导致高速铁路严重受损。中卫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位于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和龙门山地震带内,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香山-天景山、海原活动断裂带是制约线路方案选择的关键地质因素。通过分析断裂带在航片、卫片上所显示的线形特征,在野外地质调绘、物探、钻探、槽探的基础上,采用光释光测龄法进一步确定活动断层最新活动年代,评价区内断裂带活动特性、活动年代及平均走滑速率,总结活动断裂带地质选线原则。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对高速铁路的破坏,提出了高速铁路通过活动断裂带的最佳方式、位置、工程设置类型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为今后高速铁路穿越活动断裂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沂沭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新构造活动强烈的断裂带,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大工程建设的禁区.本文结合兖石铁路沂河、沭河特大桥桥位的选择及胶新铁路的地质选线过程,在综合勘察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测区进行稳定性分区和评价,从而使线路合理地穿越沂沭断裂带,对以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国际铁路通道位于川滇菱形断块的东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火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以活动断层规模人,分布密集,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地震破裂带长,位错量火为主要特征。各个线路方案不同程度地穿越了这一区域的主要发震构造,如峨山-曲江断裂带、石屏-建水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等,对线路方案比选具控制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几条活动性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及未来百年发震概率,希望有助于云南国际铁路通道的选线。  相似文献   

4.
在遥感判释、地质测绘的基础上,采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地震纵波反射、高密度地震等先进的方法技术,配合传统的电、磁、震等物探方法,对胶新铁路沂沭断裂带开展综合物探工作勘察。重点论述了各物探方法的作用及典型物探断面的效果分析,对地震纵波反射和人工源大地电磁法在活动性断裂勘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做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最重要的巨型断裂带,苏鲁段是该断裂带中活动性最强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段,对区域内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和重大工程选址具有严重影响,系统研究该断裂带分段分区特征及铁路选线控制因素,提出活动构造带铁路选线原则、方法及工程应对措施,对指导铁路勘察选线工作,确保铁路建设和长期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充分利用前...  相似文献   

6.
未征 《铁道建筑技术》2020,(2):99-102,114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特别对于铁路隧道工程,穿越活动断裂带施工难度极大,其影响和对隧道工程的破坏程度比其它类型工程更为突出。本文以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穿越龙门山中部的映秀-北川活动断裂带工程施工为背景,探讨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并对衬砌结构及变形缝设计和施工进行了专项分析和研究,系统地总结出一套具体可实施的综合工艺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断裂带分布广泛;客运专线铁路跨越断裂带地段存在潜在安全问题,应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和监测方法,以确保运营安全.本文以津秦客运专线为基础进行探讨.研究结论:通过对津秦客运专线跨越卢龙断裂带地段的线路平纵断面、桥梁工程、轨道型式的分析,根据地震安评报告在无震蠕滑每年位移量不大于1 mm情况下,原设计难于适应桥梁主体结构使用寿命100年、无砟轨道使用寿命60年的要求,应采用调高量大且水平和竖向均可调整的新型桥梁支座以及适应性好且非纵连的无砟轨道,同时建立平面和竖向监测网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前缺少地震断裂带对高速铁路跨越工程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以徐连高铁跨越郯庐断裂带为例,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规范要求,研究了郯庐断裂带对徐连高铁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措施.研究认为,郯庐断裂带潍坊—嘉山段(又称沂沭断裂带),仅安丘—莒县断裂(f5)为全新世活动断层,推测如果未来发生地震将产生地表水平、垂直断错,同时蠕滑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青藏公路、铁路沿线区域约63400km2范围1:10万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以ETM为主,重点地区辅以IKONOS的遥感数据,遥感解译与地面验证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在研究区解译出数百条断层,根据这些断层的延伸方向和分布位置可归纳为20条断裂带(RF),它们与以往地面为主调查的断裂带(GF)基本吻合.本区的断裂带基本上均为活动断裂带,且都存在发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是青藏线活动构造的主要次生灾害.本区活动断裂对滑坡分布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有控制作用;地震构造不但控制了本区泥石流的分布,地震活动对泥石流活动的触发作用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胶新铁路沂沭断裂带工程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沂沭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新构造活动强烈的断裂带 ,长期以来一直是铁路建设和重大工程的禁区。通过对综合勘察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沂沭断裂带进行稳定性分区和评价 ,并选出一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线位 ,对以后在类似条件地区的工程建设选线、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桥梁中减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某客运专线铁路桥梁穿越地震断层带,研究桥梁采用合理的设计理论、方法及有效安全的抗震或减隔震措施,完成在发育区域性地质断层带内的桥梁抗震设计。研究结论:依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法,计算比较了桥梁使用普通盆式支座与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地震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可大幅降低墩顶的水平地震力,并能满足桥梁在区域性地质断层带内结构大变位的要求,为桥梁下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首次应用于跨越地质断层带的客运专线桥梁工程中,希望为今后铁路桥梁在跨越复杂地质区域及地震高烈度区域提供设计依据,也为今后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云南4座在建高风险隧道典型突涌实例,对不同不良地质发生突涌的地质情况及突涌段落地震波反射法(TSP)的预报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各类突涌发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震波反射法物理参数,归纳隧道突涌地质特征,得出大规模突涌时地震波反射法物理参数中纵波速度V_p、横波波速V_s、纵横波速比V_p/V_s和泊松比σ四项参数的判断标准:(1)富水时,V_p/V_s与σ都呈增长趋势,V_p/V_s变化率增长约5%以上,σ变化率增长约10%以上;(2)富水时,V_p/V_s由1.7→2.0变化,σ由0.25→0.3变化;(3)层状裂隙或构造破碎时,V_p均呈下降趋势;(4)存在裂隙及富水通道时,V_s均呈下降趋势;(5)V_p和V_s同时下降时,围岩破碎及地下水发育程度同步上升;(6)V_p上升、V_s下降时,围岩完整程度变化不大,地下水或裂隙发育程度上升。  相似文献   

13.
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中地铁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济南市的地质条件和地震响应特征,在参考国家和其他省市相关抗震设计规范基础上,探讨济南市地铁建筑的抗震设计标准。结论如下: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中地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拟定为"中震不坏,大震可修",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场地条件对地震动频谱特性和幅值的影响;地铁建筑结构应分别进行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分析。后续研究中拟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确定适用于济南市地铁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瓦窑坡隧道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处于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表溶蚀强烈,存在岩溶、冲沟浅埋段和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为预防隧道塌方、突泥、突水等事故,迫切需要提高超前地质预报在岩溶隧道预报中的精度。研究结论:(1)本研究以地质法为基础,TGP206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为主要手段,预报了溶洞类型、位置及规模;(2)地震反射法适用于预报长距离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体的构造轮廓;(3)地质震达主要适用于短距离内的地质预报。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太原地铁1号线地铁特有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特征、水文地质,分析与地铁隧道、车站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研究太原地铁1号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即交城活动断裂、地面沉降、地震液化、湿陷性土。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基坑以及区间隧道开挖可能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交城活动断裂带内不宜设置地下车站,地下站基坑开挖易产生流沙、基坑边坡失稳,地面沉降对工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盾构隧道基岩浅埋段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特征,通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微动勘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对隧道基岩埋深、断裂破碎带及孤石等异常地质状况进行探测及研究。综合比较三种物探手段,结合钻探、地质调查成果,对复合地层进行有效划分,并对盾构选型设计和施工措施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理)瑞(丽)铁路怒江特大桥为主跨490 m的上承式钢桁拱,具有工程技术难度大和风险高等特点;桥址位于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怒江峡谷,高地震烈度、岸坡稳定性、大(巨)型不良地质体、构造压碎岩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对桥梁选址与工程设计有重大控制作用。根据怒江特大桥所处地质环境,结合桥梁基础结构和受力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遥感、地质调绘、钻探、工程物探、孔内旁压试验、室内试验等综合地质勘察方法,并开展必要的专项地质工作,查明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岸坡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的选址、桥式桥跨方案及基础选型等提供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勘察方法得当、有效,勘察成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根据能量定则,采用静态分析中的震度法,基于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土对结构的约束作用,依据Ⅱ型Level2地震动的设计震度计算结构由于地震动产生的惯性力,探讨地震波入射方向、水浮力及池内水位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去掉柱子和顶板,并在纵轴方向加钢筋混凝土板的改建方案。新方案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时,考虑全满、左空右满和左满右空3种不同的工况,得到左空右满为最不利的地震响应工况后,与原结构内力进行对比,得出依据抗震性能对结构进行改建是合理的结论。根据截面法对改建结构进行加固补强,使得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贮液池得到重新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9.
新建贵阳—南宁客运专线贵州段站前工程GNZQ-6标段九万大山1号隧道为Ⅰ级风险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文章采用物探和钻探、长距离探测和短距离探测相结合的探测方法,以及TSP地震波探测法、超前水平钻孔、加深炮孔的探测方法,准确预报出DK193+340~DK193+370断层的不良地质,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以中铝公司铝土矿运输巷道和金川公司镍矿978探矿道为工程背景,对TRT6000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检测原理、识图方法、巷道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对不良地质构造进行定性、定量的预报,为巷道快速掘进和稳定性分析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探测结果与巷道后期开挖情况对比表明:TRT6000超前探测技术对不良地质构造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勘测结果准确、直观、全面。初步探讨TRT6000在深部巷道探测方面的局限性,同时指出在深部巷道超前探测试验中,TRT6000地震层析成像技术需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