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振动理论的系统识别法,建立“桩-土”系统动力模型,计算结果与工地现场工程桩的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应用模态分析理论,综合了几何平均导纳,动刚度,波速等判据,对基桩常 见故障的判别提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路堤荷载作用下桩土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传统方法主要是把沉降分为加固区沉降和非加固区沉降两部分来考虑,存在着计算假设与实际不符、部分参数取值依赖于经验和无法较好考虑成层场地非均质性等缺点.基于此,通过引入均匀系数来考虑地基表面荷载分布的不均匀性,改进了正方形和三角形布桩条件下Hewlett & Randolph土拱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桩土复合地基沉降的简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土拱模型和Vesic球孔扩张法分别计算桩顶、地基表面荷载和桩端力;然后采用可以考虑多土层的非均质地基土情况修正Mindlin解求得桩端力、地基表面荷载和桩侧摩阻力在地基内任意点引起的附加应力;其次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附加应力引起的沉降;最后将各分项沉降进行组合即可得到桩顶和地基表面沉降.将该计算方法结果与现场实测和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简化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基本保持在5.0%~14.4%,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桩土复合地基理论,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非均质多层软土地基的效果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4.
桩基础的动力群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桩-土-桩相互作用的机理,依据弹性Winkler地基梁理论,采用相互作用系数的概念考虑群桩效应,提出层状场地中,考虑动力群桩效应的结构等效动力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以两个代表性的实例,分析动力群桩效应的特点,并比较两个实例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晶  楚玉忠 《交通标准化》2006,10(7):168-171
Randolph的近似解析解可计算线弹性土体,且土的剪切模量随深度不变或者线性增加条件下的桩基础沉降。Chow(1986)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荷载传递法,建立了一种层状模型,可用于计算任意分层土条件下单桩以及群桩的沉降,并将计算分析扩展至土体的非线性。基于该模型在均质线弹性土体条件可计算出两桩的相互作用系数,将其与严格意义上的弹性理论法进行对比,可得出在一般条件下应用Chow模型计算桩基础沉降的精度能够得到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桩间土的再固结与桩承载力的时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桩间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及大小,建立了桩间土再固结模型,用三维固结理论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将计算的桩间土固结度增长与实测桩承载力的增长进行了对比,两者的后期增长率吻合较好,表明可由桩间土固结度的增长来预估桩承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桩下卧土层竖向应力的三维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维等参数弹性有限单元法,考虑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对一水泥土桩下卧土层的竖向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一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考虑桩土效应和不考虑桩土效应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桩土效应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桩土效应对桥梁结构的振型变化影响不大,但对其自振频率影响较大,且随着振型阶数的增加,误差就越大;等效嵌固法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内能有效地模拟桩土效应,建模相对简单,对于地质条件差、跨径大且结构形式复杂的桥梁,为获取精确、符合实际的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建议采用m法模拟群桩效应。  相似文献   

9.
复合地基是指由基体(桩间土)和加固体(桩)构成的地基载体.可分为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复合地基,与均质地基和柱基础不同的是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加固体构成,是非均质的异向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桩体和增强体共同受力,即桩和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  相似文献   

10.
群桩的柔度直接影响着矮墩连续刚构桥下部结构的抗推刚度,对桩基边界的模拟要涉及桩土效应问题。采用m法模拟桩周土的作用,建立了计算实例的整体计算模型,并提出了改善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受力措施,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桩土效应能有效的改善桥墩结构的受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全直桩码头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该结构群桩基础中各桩荷载分担比、桩身弯矩分布、桩侧土压力分布、群桩效应特性及桩基临界入土深度。结果表明:离岸深水全直桩码头结构群桩基础中群桩效应可忽略不计,这为研究该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通过计算确定了该离岸深水全直桩码头结构水平承载群桩的临界入土深度。  相似文献   

12.
任慧明 《交通标准化》2009,(13):194-196
通过分析比较现有桥台桩基侧压力的计算方法,引入侧向力动力因子,并提出求解流塑区桩身侧压力的方法。结合实践。建立考虑地基土的成层特性、桩土体系参数、侧压力沿深度任意变化的桥台-承台-桩基系统力学计算模型,并推导出计算表达式.对于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比较现有桥台桩基侧压力的计算方法,引入侧向力动力因子,并提出求解流塑区桩身侧压力的方法.结合实践,建立考虑地基土的成层特性、桩土体系参数、侧压力沿深度任意变化的桥台-承台-桩基系统力学计算模型,并推导出计算表达式,对于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用集中质量法,考虑土-桩-桥墩相互作用,以佐藤假定为依据的低桩承台单桩轴向抗压公式扩展到高桩承台基础;编制了程序,将某桥墩桩的自由长度由实际的0.48m逐步增加至20.48m,分别计算了结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以研究高桩承台基础桥墩地面上桩的自由长度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荷载传递法分析单桩,在分层地基模型中引入了土的邓肯一张本构模型,以此为桩土间的联结方式计算桩土地基柔度矩阵,土中应力的求解用Mindlin应力解和Boussinesq应力解计算,最后计算了一个工程实例,结果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考虑位移的土压力计算方法都是建立在挡土结构侧向位移已知的基础上来计算土压力的,不适用于侧向位移未知的实际工程中。在充分考虑土与加固护岸板桩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矩阵位移法和加固护岸板桩土压力计算模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在靠岸侧,土压力计算值和实测值分布规律较一致,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较小,最大值仅为8.2%;在临水侧,土压力计算值和实测值分布规律较一致,除桩端处,两者的相对误差较小,最大值仅为3.2%,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考虑位移的加固护岸板桩桩侧土压力计算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复合地基是指由基体(桩间土)和加固体(桩)构成的地基载体,可分为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复合地基,与均质地基和柱基础不同的是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加固体构成,是非均质的异向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桩体和增  相似文献   

18.
根据桩土共同作用的工作特性,引入非线性接触单元将冻土地基的热弹塑性蠕变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与混凝土桩联系起来,建立冻土区桩土共同作用的热弹塑性蠕变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比较表明,该计算模型能较好地体现桩冻土共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 and Wroth’Model和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桩间相互作用,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算,并考虑了桩间“加筋与遮帘”作用,分析了刚性承台下群桩桩数、桩长、桩间距和桩土模量比等群桩工作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抗滑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固定滑动面的软弱央层的变形性质对桩前土抗力分布的影响,同时也研究该夹层性质与桩在锚固层中转动点的位置、桩身最大弯矩位置等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根据相似理论设计了模型砂的密实度,使实验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文中根据试验数据,采用桩的横向土抗函数R=y~a(k_1w—k_2w~3),通过非线性规划,计算出上下土层的抗力参数。在运算过程中,运用“拟线性化法”和“补充函数法”,使两点边值问题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得到解答,从而求得桩轴弯矩和变位的非线性理论解,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比较满意。对于土的抗力参数与较弱央层的变形参数的相互关系也作了分析,从而能阐明部分参数的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