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滑坡是道路边坡常见的一种山地灾害。邯沙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滑坡,通过勘查滑坡特征、裂缝宽度和滑方量,确认该滑坡属中型滑坡。对已滑塌区和未滑塌区进行评判得出:发展趋势均不稳定。考虑经济、安全、耐久、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日后养护管理便利等因素,采取的治理工程方案为:削方(清方)+浆砌石挡墙+回填裂缝+夯实+浆砌石护坡+排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牌楼立交C匝道滑坡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案的验算,确定经过卸载、清理滑塌坡面,利用台阶式浆砌片石墙体的处理方法。同时为快速处理滑坡,使景观和环保方面保持原有的效果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丹本高速K158+500附近边坡滑塌的工程地质特征、滑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及预测,并对该滑坡的治理原则及方案提出了建议,可为类似滑坡的勘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忠民 《交通标准化》2011,(14):166-168
分析邯武公路滑坡的形成机制,根据参考资料确定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赤平投影分析和力学计算分析两种方法,对已滑塌区和未滑塌区分别进行稳定性评价,从而作出评判。  相似文献   

5.
膨胀土地区隧道洞口施工易引发滑坡、坍塌、变形开裂等灾害。文中通过对三淅高速李家坪隧道洞口滑坡综合治理进行研究,总结滑坡发展过程及监测数据,归纳膨胀土洞口滑坡的发展特征及规律,分析滑坡产生的机制及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运用理正分析软件定量验证在自然工况和削坡卸载后的稳定性系数,对洞口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保等因素,采用削坡减载+洞内注浆加固+封闭地表裂缝的综合治理方案,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性质的衬砌裂缝。此项治理使滑坡变形破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洞内裂缝未发展,此工程实例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灌浆法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卓 《交通标准化》2013,(7):119-120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常出现裂缝、砌石松动、砌浆唯落等问题,利用灌浆法对公路桥梁隧道基础进行加固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并显著提升墩台基础的承载能力.结合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实例,对灌浆法的加固原理,设计标准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路段滑塌及滑坡地貌,说明了滑坡原因分析,提出了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缓坡地形隧道边仰坡滑塌的工程实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钻探以及钻孔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等勘探方法查明滑坡特征及性质,对隧道边仰坡滑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治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灌浆法在桥梁工程病害处理的相关内容,同时指出桥梁施工病害问题,问题涵盖裂缝、砌石松动、混凝土保护层脱落,同时,在分析桥梁病害问题的基础上,详细的对灌浆技术的应用工艺进行探讨,实践可知,灌浆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桥梁裂缝、砌石松动和混凝土保护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桥梁隧道的施工中,桥台桥墩通常容易出现各种裂缝、砌浆脱落、砌石松动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工程的安全,采用灌浆法能够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改善上述情况,对于公路桥梁墩台的承载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结合实地工作经验,对灌浆法的应用原理、施工设计、施工方法等进行阐述和探讨,以求为相关作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重庆市万州桂花小区边坡处治工程实例,采用折线型滑动面传递系数方法,对山区斜坡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在暴雨情况下容易产生工程滑坡灾害,采用抗滑桩及格构锚杆进行相应的处治,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512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均保持整体稳定,只在局部坡度较陡及陡缓交界处发生滑塌的变形机制,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灯盏坪大型古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深孔监测资料及室内数值模拟分析了堆积体地震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灯盏坪古滑坡堆积体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地表坡缘处,达150 mm;地震主要影响堆积体剪应力分布,造成灯盏坪前缘下部软化带内剪应力集中;基覆界面及微地貌是控制古滑坡体地震变形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并非所有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整体复活,灯盏坪堆积体总体地形坡度为20左右,基覆界面倾角为13左右,地震不会触发其整体失稳,只在局部地形陡缓交界处及转折端发生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3.
冻融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期间路堑边坡的浅层滑塌破坏,分析了冻融作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冻融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冻融滑坡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分别计算了边坡在正常工况、冻融状态下的稳定系数,说明在冻融状态下路堑边坡稳定系数会明显降低,造成边坡失稳。提出了边坡冻融破坏的几种防治措施,得出了应充分注意冰冻地区的特点,加强土体强度指标试验及排水、防护设施设计、施工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双面高陡边坡破坏机理,以国道G213左侧双面高陡边坡为原型,采用新型离散元计算方法CDEM和振动台试验,模拟了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双面高陡边坡上的坡积体滑坡由变形累计到破坏滑动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力和重力作用下,滑体顶部先出现应力集中,造成滑体沿滑体结构面后缘产生变形,进而造成该处出现拉伸、剪切破坏点;随着地震动的持续,滑体结构面上的剪切破坏点逐渐向滑体中前部的锁固段扩展,同时伴随着滑体表面拉伸破坏点的增加,最终造成锁固段发生渐进性破坏,滑体从剪出口滑出形成滑坡;在材料参数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腰处滑体先于坡脚处滑体发生滑塌,滑塌发生的时间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到达的时间同步或稍微有所滞后;以输入地震波为基准,不论是陡坡地形、缓坡地形还是坡体内,不同位置的峰值加速度沿坡高均有所放大,表现为竖向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大于水平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陡坡地形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大于缓坡地形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也大于坡体内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今年汛期,丹阜高速K158+500路堑段边坡出现滑塌,在对滑塌原因分析后,采取分阶段的处理方案对不稳定边坡进行处治,使边坡治理后达到天然稳定状态。阐述了丹阜高速边坡滑塌的治理方案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对降雨停止后渗透坡面的地下水流的衰退过程进行了数值解析计算,做出了间歇降雨所产生的地下水位的形状图.讨论了降雨方式、有效孔隙率、渗透系数以及斜坡地层的形状对地下水位衰退过程的影响.对于渗透坡面,仿真分析说明了降雨停止后,地下水的形状慢慢地滑落,地下水位减退.间歇降雨使坡面底端的水位上升导致小规模的滑坡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滑坡.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李子沟火车站工程及地层地质特点,介绍了采用加强排水设施、削坡减载、挤密碎石桩、高压粉喷桩加固处理、设计抗滑桩等综合治理李子沟滑坡体的措施,解决了本区域的流坍现象,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攀高速沿线边坡在施工期间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各坍塌边坡失稳的机理,总结出了其中存在的规律;其中着重研究了当工点附近有水渠通过和坡体内存在局部构造时,对边坡的不利影响;最后对防止昔格达地层施工期失稳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施工期昔格达地层失稳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攀高速沿线边坡在施工期间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各坍塌边坡失稳的机理,总结出了其中存在的规律;其中着重研究了当工点附近有水渠通过和坡体内存在局部构造时,对边坡的不利影响;最后对防止昔格达地层施工期失稳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