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工业设计视角下的船舶造型设计不仅是以实现和提升船舶功能、性能为主要目的的工程设计,也是以"人"为设计对象,实现自身差异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设计产物。基于现代工业设计学科的思想和方法,针对船舶作为大型产品的需求和特点,系统地提出船舶造型设计的5个主要设计特性(简称"五性"),即识别性(地域、品牌和产品系列识别)、传达性(信息、语义和象征传达)、艺术性(形式美和内在美)、体验性(感官、使用和情感体验)和经济性(附加值);并结合大量案例,对"五性"的内涵、基本原则、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分析总结,为开展船舶造型设计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月,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召开2017年度工作会议。党委书记王麟传达中船集团2017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细致解读主要任务、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要求各部门深入传达、全面落实。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坚决贯彻中船集团"四个驱动"的战略部署,加大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力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高度的责任和担当,圆满完成2016年度工作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集成智能船舶,达到航行稳性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是以微机控制为中心,通过压力电传感器、燃油驳油泵、淡水输送泵的自动启停控制、集成报警系统和CAN总线数据传输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逻辑设计两部分,监控系统的功能是程序设计和控制参数之间的逻辑设计来实现。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报警监控和集成智能技术进行设计,解决船舶航行稳性问题,通过对小型船舶模拟实验进行测试,效果比较好。使船舶的航行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缩短船舶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周期,解决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图纸、文档等技术资料的统一管理问题,实现对设计、制造和管理过程的跟踪和信息的反馈,故需建立船舶产品数据管理集成开发与应用平台。平台以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为手段,通过研究开发船舶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船舶设计过程控制与设计数据的管理,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设计数据向制造数据的转换,为制造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舶修理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船舶修理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与数据来源,设计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的船舶修理管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利用PDM系统的数据模型和工作流管理平台,实现船舶PDM数据与修理项目管理数据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为船舶修理项目管理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以实现船舶修理过程中对故障信息、修理计划、修理任务、修理资源和产品状态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李新  初建树 《船舶》2022,(3):28-36
航运业碳排放量快速增大,将对温室效应加剧产生严重影响。航运界各方都对船舶产品降低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国际海事组织(IMO)更是通过船舶能效设计指数 (EEDI) 审核发证来严控新造船舶准入。该文通过对EEDI的深入研究,围绕如何降低该指数以满足各阶段碳减排要求,对当前船舶碳减排举措进行了综述分析,重点介绍了11种举措的概念、方法、成效、应用情况、实施限制及未来前景等。经分析认为,各种举措都有一定效用,但单一举措很难独自实现船舶低碳或零碳排放的目标。该文从船舶建造企业角度对船舶产品碳减排举措进行分析,可为船舶产品学术研究和工业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船舶美学在指导船舶造型、甲板布置、舱室空间划分和舱室色彩选用等方面的工作上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现代船舶的设计与建造技术起源于西方,但随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在世界造船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越来越多的东方元素开始渗透于现代船舶的设计中。本文从研究进展、设计思想与设计过程等方面,对"东方元素"在近现代船舶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维护主船体的航行稳定水平,实现对船舶安全营运环境的合理保护,提出基于CATIA的船舶主船体造型特征建模方法。针对关键性二次开发技术,进行船体主要造型结构的设计,实现CATIA船舶模块的研究及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确定船舶主船体的稳性能力,通过提取既定型值的方式,计算得到准确的大倾角数值,实现基于CATIA的船舶主船体造型特征模型的顺利应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三维建模手段相比,CATIA技术支持下船舶特征建模方法的CSA重构系数值更大,能够较好地维护主船体的航行稳定能力,满足合理保护船舶安全营运环境的实际应用初衷。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入级中国船级社(CCS)船级的两艘主题豪华游船"寻仙5"轮和"寻仙6"轮在烟台成功交付。这两艘游船是国内首次采用旅游创意公司进行造型设计的面向大众高端旅游市场的寻仙主题旅游船舶,是我国利用邮轮理念、进军海上文化、休闲旅游的首创产品,在造型、布置及新颖装备的采用方面有着诸多创新。当日,CCS与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及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海上旅游装备项目框  相似文献   

10.
从近年来世界船舶产品的发展趋势中,分析了船舶的船型优化、高新技术以及高附加值等案例,强调了创新与设计的重要性,并认为,现代设计是科技进步和艺术创意的高度结合,已非通常概念上的设计思想。对船舶工业而言,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点就在于从"制造"到"设计",从而对国内的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船舶》2015,(2)
<正>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牵头的"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项目于2014年底顺利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组织的专家验收评审。2010年的第61届IMO海事环境保护会(MEPC)上,发达国家成员国强烈要求加快实施绿色造船、限制新建船舶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在2012年第62届MEPC会议上通过相关的决议,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能效营运指数(EEOI)很可能被要求强制执行,将对我国造船业带来很大冲击,削弱出口船竞争力,严重影响我国造船强国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坤  张明霞  林焰 《造船技术》2006,(4):41-43,23
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是船舶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以Visual Basic 6.0和VRML为开发工具,研究了基于网络的三维交互设计方法,实现了船舶分舱三维仿真布置,为基于网络的船舶三维交互式协同设计的最终实现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是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思想,舾装工程是以托盘、单元模块等中间产品为基础来展开的,通过对23万吨矿砂船机舱单元模块设计的研究,将有助于降低船舶建造成本和缩短船舶建造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15,(11):34-38
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是衡量船舶CO2排放水平的指标,其实施后对船舶设计、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82 000 DWT散货船为例,从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角度,计算分析柴油机"功率储备"、"减额输出"、"电控技术"及"螺旋桨直径"等选型因素对船舶EEDI指数产生的影响,为船舶动力装置设计、选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项立扬  王万勇 《船舶》2019,30(2):7-12
通过极限完整稳性分析方法,对比国际海事组织(IMO)《托雷莫里诺斯国际渔船安全公约》、《2008国际完整稳性规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远洋渔船2015》对远洋渔船的稳性要求,以国内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为例,分析极限完整稳性临界条款,探讨远洋拖网加工渔船在极地环境下的设计工况与极限完整稳性,以对远洋拖网加工渔船和极地水域作业船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船舶设计流程中,船舶管路设计主要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等3个阶段,其中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是船舶管路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基于对AM(Aveva Marine)软件的二次开发,对船舶管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二维原理图与生产设计阶段的三维模型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空间转换进行研究。在船上的广泛区域内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信息传递和空间转换;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实现对船舶管路系统原理图和船舶管路系统设备信息的实时更新,并将其传递给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维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串行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船舶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方式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采用在windchill平台上利用java等开发技术对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搭建集成平台功能体系结构,实现远程处理机制,建立异构模型,进行组织结构管理、项目计划制定、执行监督管理以及文档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船舶设计的并发性、一致性和响应性,使船舶设计模式的功效得以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船舶工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普及,实现了船舶设计的三维建模与虚拟仿真设计,为造船工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船舶设计与船舶建造的数字化逐渐发展成数字化造船工作重点,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全面优化船舶设计的数字化水平,促进计算机软件的进一步创新。其中,工业上的CAE系统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设计的优势,使得船舶的设计更加高效合理。基于此,文章将船舶舾装管理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以CAE模拟平台为基础的系统设计,以提高整个船舶产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简称中船综研院)隶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面向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船舶行业的综合性国防科研事业单位。中船综研院以"支撑国防工业发展,运筹船舶行业未来"为使命,  相似文献   

20.
船舶行业知识生产订单效益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建立改进了船舶生产组织方式,从原有的基础生产模式变更为知识生产模式,从设计源头以船舶制造订单为载体,充分实现对产品进度、作业效率、人力用场地资源的全面控制,使生产效益管理从生产计划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实现精细化。通过对影响生产效益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管理建立知识生产绩效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知识生产的绩效,针对订单权衡其成本及收益,不断提升中国船舶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各种新挑战,使船舶企业更加发展壮大,实现从"要规模"向"要效益"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