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在高速道岔研究、设计、实车试验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道岔制造、铺设和维修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系统地介绍我国高速道岔的研发历程、研究成果及创新技术,并基于近10年的运营实践总结了高速道岔在设计、制造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指出高速道岔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点。此外,介绍近10年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重载道岔和普速道岔的研究现状和创新成果,总结了重载道岔和普速道岔在型号简化统型、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点。  相似文献   

2.
王树国  葛晶  王猛 《中国铁路》2013,(11):16-20,30
论述国内外重载道岔技术发展现状,总结我国重载道岔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阐述我国研制重载道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12号、18号道岔采用的核心技术,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实践效果.通过重载道岔关键技术运营实践,展望我国重载道岔技术发展,提出重载道岔应优先采用“半直半曲型”曲线尖轨技术、尖轨加宽技术、心轨加宽技术、高锰钢叉心爆炸硬化技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重载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又一发展方向,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关键设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重载铁路道岔实地调研,分析病害原因,从尖轨、辙叉、钢轨强化等方面介绍我国重载铁路道岔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邵壮  赵天运  骆焱  许有全 《铁道勘察》2022,(2):103-108,119
综述国内外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用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发展概况,以及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需求;阐述可动心轨辙叉关键技术,包括车-岔系统动力学、转换及锁闭、病害伤损、养护维修和更换改造技术等;总结可动心轨辙叉结构设计,分为重载道岔、提速道岔、高速道岔和小号码道岔4部分内容;阐述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制造和铺...  相似文献   

5.
王敬安 《中国铁路》1997,(12):32-34
介绍了提速道岔的整体技术状况,转辙器和可动心轨辙叉的运用状况。指出了提速道岔在运营中表现出的设计,制造上的不足,针对道岔的技术状况和运用状况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国快速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的需要,论述了高速道岔国产化生产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外先进高速道岔的结构特点和制造工艺及装备要求,反映出国内在高速道岔研发和制造方面的差距,论述了高速道岔国产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国产化的主要内容和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7.
沪杭高速铁路42号桥上高速道岔板的设计、制造和施工尚属首次,为了能够为今后的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沪杭高速铁路42号道岔板由铁道科学研究院设计,中铁二十三局制造,中铁一局施工。从钢模制造、厂内预制、存放吊装、工地运输到组装精调等各个阶段,都存在许多困难和技术问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咨询了专门的研究单位和机构,并多次组织国内专家会议研究道岔板质量控制问题。从目前沪杭高速铁路的运营情况来看,沪杭高速铁路42号道岔板的制造和施工工艺能够满足高速铁路的运营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从桥上42号高速道岔的核心结构之一道岔板的生产、运输、存放和施工等环节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分动外闭道贫转换技术是我国铁路重载、提速、高速发展的需要,明确了我国分动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阐述我国高速道岔在设计、制造、运输、铺设和维护等方面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平面线型、转辙器结构、辙叉结构、扣件系统、岔区轨下基础结、转换设备等关键结构技术。通过高速铁路实车试验和实际运营,对高速道岔技术体系进行论证。历经理论研究、系统设计、结构比选、标准制定、厂内试制、组装验收、现场试铺、动态测试、批量生产、运营考核、养护与维修等阶段,已形成符合我国国情、路情的高速道岔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道岔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使用了多种轨距、类型、轨型和号码的普速、高速、重载铁路道岔,出现了道岔类型多、道岔图号重复多、通用互换性差等现象。本文介绍了国内铁路道岔使用现状,分析了道岔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阐述了开展铁路道岔型号简化统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铁路道岔型号简化统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我国即将开通运营的第一条有砟轨道客运专线一合宁线的实践,详细介绍了有砟高速道岔的铺设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我国有砟高速大号码道岔的施工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铁路用60 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有砟)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它是我国目前制造、上道铺设的号码最大的高速道岔。为保证道岔制造精度,对长大轨件加工工艺、垫板平面度、长大轨件吊装变形等制造的难点进行了工艺攻关,对基本轨、尖轨、翼轨、心轨加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大秦线重载铁路道岔技术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轴重、高密度和大运量是大秦重载铁路的"三大特征",在此运行条件下道岔部件伤损严重,平均使用寿命短于普通线路同型号道岔。根据大秦铁路的运营条件,提出了研制新型道岔和优化既有道岔结构应遵循的原则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试验表明,新型道岔较既有道岔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寿命期望值。  相似文献   

14.
道岔外锁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道岔外锁闭的工作原理,及其对于高速、重载线路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60 kg/m钢轨18号(Vz200)可动心轨单开道岔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60 kg/m钢轨18号(Vz200)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是在调研和总结既有提速道岔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型提速道岔,在设计中采用了新设计思路和新结构,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动力学仿真等分析计算,满足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介绍道岔的平面设计原则、结构特点、加工制造工艺等。  相似文献   

16.
孙韶峰 《中国铁路》2005,(12):29-32
根据德国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和维修的实践经验,德国铁路基础设施主要采取轨道不平顺管理的线路维修体系和项目管理的线路大修标准.在既有线改造和高速铁路建设中,将质量和环保的理念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发展无碴轨道,满足快速、高速、重载铁路的要求.道岔的研究设计方面有其先进性,优化和完善铁路轮轨系统的力学性能,道岔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合理,制造和安装工艺规范,确保了道岔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可适应重载、高速运输要求的新型道岔,该道岔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可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提速道岔设计、制造方面的情况及铺设上道投入运营后出现的一些问题 ,对其部件结构及制造工艺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望引起有关专业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30 t轴重60 kg/m钢轨18号重载道岔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国内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建设,重载运输也必将得到普遍的推广使用。根据30 t大轴重的特殊要求,结合山西中南部重载铁路的使用条件,在大秦线经过大量现场调研,研究开发了专用的重载道岔产品,从道岔平面、结构设计、轨下基础及转换设备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别从尖轨尖端加厚、辙叉采用多种合金钢钢轨组合型式、护轨采用新型轨撑垫板结构、岔枕采用预埋铁座联结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创新。并在既有线上道试验,目前使用状况良好,根据测试结果反馈的问题,优化了道岔结构及材料性能指标,从而建立了国内重载道岔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轨道是城轨交通运营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道岔是轨道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岔总体方案的选择,首先应满足城轨交通运营要求,不仅要达到设计功能标准、便于施工和维修,还要降低造价。介绍目前城轨交通铺设道岔的平面型式及一般结构特点,以及在道岔总体方案选择中有关问题,如直线尖轨和曲线尖轨的不同特点、跨区间无缝线路及其无缝道岔的研制与铺设、联动内锁闭与分动外锁闭电务安装设备的选用等作了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提出几点看法;并指出城轨交通道岔标准化、系列化方向是城轨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