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玮 《船舶》2001,(6):17-21
本文介绍了压载水管理的一些方法和安全问题,讨论了目前在压载水交换问题上的一些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压载水管理这一日益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船舶压载水管理与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载水在保证船舶在港口间安全航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域间的水生物物种入侵问题,为港口国带来巨大的损失。论文回顾了压载水管理相关公约法规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压载水管理方法及现行管理标准,给出了压载水管理计划包含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如何选择压载水交换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为实际编制压载水管理计划工作给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权 《水运管理》2006,28(1):38-39
以如何治理船舶压载水排放问题为出发点,论述压载水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加强压载水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压载水所引起的海洋生物污染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主要概述了公约的基本要求以及船舶在设计过程中为适应公约的相关要求,对选择适当的压载水管理方法、压载水处理装置、压载水的取样点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晓慧 《中国海事》2007,(10):52-55
通过船舶压载水将外来水生物引入到新环境已经被认定为世界海洋四大威胁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海事组织制定并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该公约将于两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在达到世界海事组织规定的公约加入情况要求后正式生效。本文提供了世界范围内压载水管理方面的信息以及压载水公约的进程。根据对其他国家压载水管理实践以及中国压载水管理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应制定前瞻性战略,在压载水公约生效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本文着重分析了压载水处理技术相关问题,包括其市场前景。认为我国应及早加入压载水公约,建议主管机关采取更积极措施,促进压载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投入,增加研发成果转变为目标产品的可能性,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陈雷  胡小林  于再红  邹雄 《船舶》2019,30(4):7-14
随着压载水管理公约的生效,大型半潜船压载水处理的需求日渐紧迫。文章介绍了大型半潜船压载水系统的特点以及大型半潜船压载水处理面临的困难与解决方法,通过对大型半潜船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并得出循环法和重力法是解决大型半潜船压载水处理问题合理可行方案的结论,为大型半潜船压载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傅希强 《航海》2012,(1):63-64
国际海事组织(以下简称IMO)历来对船舶压载水问题高度重视,并一直致力于制定全球压载水管理方面的公约,并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我国作为世界航运大国、IMOA类理事国,也在全力推进这项工作。本文从船舶压载水的作用、对海洋的危害、处理办法,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船舶压载水,提升最大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加强对船舶压载水的管理和控制,并提出下阶段实施"零压载水"的计划和目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导则涵盖了压载水管理等效遵守;批准压载水管理系统;压载水管理和制定压载水管理计划;压载水交换和批准使用活性物质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压载水管理相关公约法规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压载水管理方法及现行管理标准,给出了压载水管理计划包含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如何选择压载水交换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的执行日期越来越近,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也渐渐成为船舶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尝试取消超大型油船(VLCC)尾压载水舱,探索减少为其专门配置的一套压载水处理设备的可能性,并对取消尾压载水舱前后的经济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船舶压载水管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出台为背景,在参考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船舶压载水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压载水处理的重要性,简单扼要地介绍了船舶压载水的电解处理技术,并就该技术杀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机理以及应用于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可行性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2.
曾超 《世界海运》2020,43(2):40-43
与船上的压载水处理设施相比,压载水接收设施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效率更高,经济和环境优势更强。但是由于压载水管理公约中关于压载水接收设施的相关检验要求不完整,缺少良好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导致各国对于压载水接收设施的建设十分保守,无法彻底解决压载水公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简要介绍压载水接收设施,分析建设压载水接收设施的必要性,重点分析当前压载水公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履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船舶压载水问题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此文综述了船舶压载水问题的由来、国际立法的进程、船舶压载水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压载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对我国正在进行的UNDP/GEF/IMO全球压载水管理项目(GloBALLAsT)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海事组织(以下简称IMO)对船舶压载水问题高度重视,并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我国作为世界航运大国、IMOA类理事国,也在全力推进这项工作。本文从船舶压载水的作用、对海洋的危害、处理办法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船舶压载水,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零压载水"的理念加强对船舶压载水的管理和控制提出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船舶压载水问题已被列为海洋环境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回顾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公约及相关规则通过9年多来,世界范围的共同研究和探索,在简要介绍当前国际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研发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海洋卫士?压载水处理系统。随着压载水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提出了履约进程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压载水公约出台的背景,并着重阐述了压载水公约生效前各国对压载水的管理要求,最后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压载水管理公约实施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7,(8):22-24
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船东不得不在众多的压载水处理设备中选择一种安装在其船舶上以符合公约关于压载水排放标准的强制要求。中国船级社(CCS)及业界的专家给出了众多关于压载水处理设备选型的建议及指导,但很少涉及压载水处理设备灭活后生物再生的问题。提出该问题,希望相关国内外专家能够再深入研究,以及建议船东及船舶管理人员在选择压载水处理设备时考虑到这方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及病原体造成的环保、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2004年2月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国际海事组织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该公约旨在通过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来降低生物入侵的风险。本文将在对《压载水公约》及现今压载水处理技术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相关行业,特别是主管机关履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支持拥护压载水管理,提醒船舶压载水管理应注意高效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对于现有船舶改装不同于新造船舶,同时散货船与其他船型也存在很多不同。本文分析了散货船东实施压载水管理在技术和实际情况方面的难点,分享了一些关于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公约和美国压载水立法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压载水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带来的履约挑战,防范压载水带来的外来生物入侵风险,介绍和分析《压载水公约》及其主要修订内容,探讨我国在压载水立法、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应用入侵生物学原理从预防预警、检测监测、灭活控制、生态修复、管理手段等5个方面构建防控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