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绞吸挖泥船柴油机在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3206标段回填工程中排放性能不达标的问题,对“天滨”绞吸挖泥船的16V240ZC型柴油机排放问题进行分析,重新匹配增压器,改造冷却水系统,增加VTG(增压器可变喷嘴)电子控制系统,并进行实船应用。结果表明,改善后的柴油机的空燃比得以优化,燃烧效率提高,油耗降低3%,烟度值FSN从0.61下降到0.40以下,改善了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2.
某绞吸式挖泥船安装的16V240ZC型泥泵柴油机工况多,增压器不能总是处于高效区.针对该船出现的柴油机和增压器匹配性不佳、燃烧不充分等问题,借鉴铁路机车经验,采用VTG-TPR56FV增压器改装.经过台架试验、清水试验和重载试验,分别对比测量改装前后柴油机运行参数,实测结果表明这种改装实现了油耗、排温和排气烟度三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由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设计,浙江浦港船厂建造的"振兴2"1 200 m3/h非自航绞吸挖泥船,于2012年5月16日在象山鹤浦顺利下水。该船总长62.38 m,船长50.05 m,型宽12.2 m,型深3.2 m,吃水1.9 m,排水量995.15 t。泥泵柴油机采用1台G6300ZC20B柴油机,电轴及液压柴油机采用1台G12V190ZLCD1柴油机。本船总装机  相似文献   

4.
由于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流体力学、土力学、疏浚工艺、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国内鲜见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研制的文献报道。本研究依托“天鲲号”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的研制过程,对设计方案、控制功能、自动挖泥控制模式、挖泥系统模型、自动挖泥控制器等关键环节进行论述。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测试“天鲲号”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可以实现稳产、高产的目的,与人工操控相比生产率提高15%以上。该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提升了绞吸挖泥船自动化技术水平,开启了我国疏浚行业智能化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疏浚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何合理配置其各组成单元 ,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工作。在分析系统组成的基础上 ,从减少挖泥船队投资规模、提高作业管理效率的角度 ,提出了吸扬式挖泥船队的编队方式 ,即挖泥船 (含水上排泥管系 ) +宿舍船 +多功能辅助船组成的挖泥船队 ,实现了吸扬式挖泥船队的最简化配置 ,并进一步就多功能辅助船舶的设计研究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造船技术》2009,(6):I0003-I0003
近期于西班牙下水的世界最大耙吸式挖泥船“Leiv Eiriks—son”号,采用了2台MAN公司16V48/60B型中速船用柴油主机。  相似文献   

7.
在对某绞吸挖泥船有关数据、专家经验以及现场调研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工业工程ECRS原则的绞吸挖泥船挖泥操作流程中有关边线换向操作的改善方法,最后对绞吸挖泥船的其它挖泥操作的标准化变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泥泵由柴油机直接驱动,是现代吸扬式挖泥船上使用较广的一种挖泥驱动装置,为提高挖泥装置的经济效益与工作可靠性,本文试从泥泵与柴油机的特性分析着手,进而探讨泵-机、泵-管配合工况的合理选择及泥泵功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航浚11”号耙吸式挖泥船上引进的德国克虏伯公司的装载卸泥系统,并与常规耙吸式挖泥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王显力  于再红  张英捷 《船舶》2016,27(6):50-55
我国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耙吸挖泥船作为一种重要的航道疏浚船舶,若采用双燃料发动机驱动,将有效减少废气的危害。文章通过对双燃料发动机运行特性、耙吸挖泥船的工况特点研究,探讨双燃料发动机在挖泥船上的应用可行性,提出基本设计理念,并通过对目标船的运营成本进行经济性分析,论述双燃料发动机机在耙吸挖泥船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苏红宇 《船艇》2007,(5B):32-33
挖泥装置专家VostaLMG为新型挖泥船D’Artagnan号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在坚硬岩石上作业的第三代绞刀系统。该绞刀装置在Europort2003年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并且已经在另外一艘绞吸式挖泥船一一国际疏浚公司的Amazone号上进行过试验。  相似文献   

12.
郭辉  吴景培 《船舶》2010,21(3):41-44
通过对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几何建模,推导出绞吸式挖泥船疏浚宽度、疏浚深度工作轨迹公式,为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挖泥操作设备建立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船艇》2007,(10)
挖泥装置专家Vosta LMG为新型挖泥船D’Artagnan号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在坚硬岩石上作业的第三代绞刀系统。该绞刀装置在Europort 2003年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并且已经在另外一艘绞吸式挖泥船——国际疏浚公司的Amazone号上进行过试验。  相似文献   

14.
耙头是耙吸式挖泥船的主要挖泥工具。随着耙吸式挖泥船的发展,从一九五九年起国外一些主要的造船国家,就对耙头作了大量的模型试验和实船试验。我国自“劲松”号,“险峰”号、“航浚”一号等耙吸式挖泥船建成后,东海船厂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对耙头作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工作。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该厂共作了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10,(5)
<正>8月下旬,中海工业菠萝庙船厂技术人员通过对吸扬12轮的大型挖泥船水下吸泥泵轴的一项小型技术改造,解决了泵轴震动大,减速齿轮箱联轴节易损坏,影响装置稳定运行的难题,为吸泥装置安稳运行夯实了基础。据了解,菠萝庙船厂每年都承接几艘大型挖泥船的修理。主要的挖泥吸泥泵中间轴经常出现挠振,造成减速齿轮箱联轴节损坏。由于该吸泥泵中间轴长度太长,工作环境恶劣,而且与水平线有一定的夹角造成轴的重心变化不定,在使用一定时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航道局佳木斯航道分局有"龙浚10"号和"龙浚17"号两艘大型绞吸式挖泥船,每年这两艘挖泥船都承担着繁重的挖泥疏浚任务.绞吸式挖泥船的泥泵壳和泥泵衬板是磨蚀最严重的过流部件,因此泥泵壳和衬板的磨蚀修复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如何提高泥泵壳和衬板的抗磨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采用高铬铸铁衬块组合镶衬的办法来修复磨损的泥泵壳和衬板,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耙吸式挖泥船的动力装置特点,并对两艘挖泥船动力装置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柴油机外特性曲线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柴油机转矩与转速的变化关系,为"一拖三"耙吸挖泥船动力装置的选型设计与检验提供了依据,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港口科技》2010,(1):49-49
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号”12月3日顺利下水。挖泥船舱容为13280m3,是目前长江航道最大的自航式耙吸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沿海港口以及长江航通的疏浚和吹填作业。  相似文献   

19.
王伯勇  倪福生 《江苏船舶》2005,22(4):10-11,14
在Visual Basic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下实现OpenGL的调用,并在OpenGL中读取3DS MAX挖泥船模型信息,实现绞吸式挖泥船疏浚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3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绞刀功率达6 600千瓦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轮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该船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天鲲号"轮长140米,宽27.8米,型深9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万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 000立方米。该船根据地质条件配置4种不同绞刀,可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