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江汉平原中部尚无纵贯的高等级航道及长江中游荆江航道迂曲且存在碍航因素、进而制约内河运量增长的问题,为构建和完善地区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规划建设与荆江航道并行的横向高等级航道即荆东运河,作为荆州—武汉的第2航道,并在汉江下游沙洋段与长江中游岳阳段间规划建设将汉江与长江及湘江航道连通的纵向高等级航道即汉湘运河,两运河与现有的荆江、汉江及江汉运河共同形成江汉平原“一纵三横”的航道格局。采用定性定量结合、比选分析等方法,考虑运河建设条件、功能定位、河道条件、水资源、地貌地质等,提出9梯级线路方案,进而构建沿线运河经济带,实现水路及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2.
从开发汉江水运潜力,提出南水北调中线"远期引江"采取从荆江引江入汉济黄。第一步,建设两沙运河从荆江引江入汉,经过长湖,扩挖长湖航线和江汉航线上段(西荆河航道),减少新建航道长度。同时,为开展引清调度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沿干流反向提水入崔家营水库,推进航电结合梯级开发提高通航能力。第二步,修建鄂豫运河从唐东岗地经过方城地堑,将长江水不经丹江口水库直接送达方城去郑州接济黄河。这样,就在我国中原腹地构建除京杭大运河以外又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经过两个月试运行,2014年11月26日,新中国第一条运河——湖北江汉运河正式通航。江汉运河航道建设期名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长67 km。船舶由长江中游沙市到汉江中游潜江,走江汉运河,67 km到达,比沿长江绕道武汉缩短水运里程681 km;船舶由沙市到汉口,走江汉运河,337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十二五"期间,安徽提出建设内河航运跨越工程。在航道建设上,加快芜申运河、沙颍河、合裕线、淮河等航道的整治步伐,基本完成"两干三支"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任务;积极  相似文献   

5.
<正>淮南,作为引江济淮工程重要节点城市,依托淮河和江淮运河水运主通道,必将发展成为江淮大地通江达海的枢纽港引江济淮工程于2016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江淮运河是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长江至淮河航道354.9km,江淮运河段按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将把淮河、巢湖、长江沟通起来,共同形成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长度超过千  相似文献   

6.
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普遍存在大量现有桥梁通航净空不足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分步改造标准,是高等级航道建设中亟待破解的普遍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广东省北江、东江航道为例,对现有跨河桥梁净空尺度进行复核计算,结合代表船型预测提出船舶航行对桥梁的净空尺度要求,并对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洪水标准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北江、东江千吨级航道建设中,桥梁净空尺度满足净高不小于8.3 m(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2 a)、双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86 m或单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44 m的跨河桥梁可暂缓改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航道建设经验,提出适应国内千吨级山区航道桥梁改建标准的建议,研究结论可为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广西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概况广西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非常适合水运的发展。全区河流总长约4.3万公里,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210条,拥有内河通航航道里程6074公里,其中规划Ⅳ级和Ⅳ级以上的国家高等级航道2399公里。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航运按照国家"两横一纵两网"航运干线规划,开展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由西江水运干线和右江、红水河、柳黔江水运通道构成的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已初具规模。一是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航道通航标准,是为协调船舶,航道船闸,跨河建筑物的通航尺度,对各通航河流,运河,湖泊和水库规定的等级划分及与其相应的尺度标准。目前世界各国许多国家规定的航道等级和通航标准遵循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以驳船吨位和  相似文献   

9.
基于建设中西部地区湘粤运河江海新通道构想,对联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湘粤运河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经现场踏勘、研究,提出五条运河线路方案,以丰富和推进完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的纵向通道建设研究,为湘粤运河建设开发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畅通国家高等级航道的要求出发,系统梳理了通航建筑物的建设现状特点,提出以通行1 000吨级及以上船舶枢纽比率、通过能力平均利用率为主要指标,以梯级枢纽年通航率、复线通航率等为参考指标,结合其他定性视角,分别评价我国主要干流、支流和长三角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航建筑物现状适应性。结果表明:目前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航建筑物通达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建设滞后、干流船闸通过能力不足、支流船闸通航标准偏低、服务水平总体不高的问题。建议“十四五”要加快建设步伐,保障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可靠性,原则上各梯级枢纽应按1 000吨级及以上标准预留复线通航建筑物。  相似文献   

11.
吕小龙  吴澎  刘晓玲 《水运工程》2021,(10):266-270
航道等级的确定是航道工程建设前须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常规项目主要考虑腹地水运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并依据上位规划确定,但新开发的运河航道通常规划依据较少且缺乏理论分析支撑。考虑运河与天然河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基于运河衔接水系的通航条件,采用保证率分析法分析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对通航的限制影响。根据运输组织方式及大型船舶变吃水运输的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经济性、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运输通达性等因素,得出运河推荐航道等级,为运河航道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平陆运河应采用I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5 000吨级船舶。  相似文献   

12.
张荣忠 《集装箱化》2006,(11):22-24
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的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正式建成通航,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道。巴拿马运河西北起自加勒比海利蒙湾之滨的克里斯托波港,东南至太平洋沿岸的巴尔博亚港,全长83.33 km,水深13~15 m,河宽150~304 m,是一条有闸运河。巴拿马运河的通航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000~14000 km,它的开通大大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8日,2020年珠江水运高层协调会议提出了"十四五"珠江水运发展重大举措。包括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重大改革创新、完善安全应急重大措施、健全水运发展重大政策等四个方面。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推进西江航运干线航道扩能提升工程建设,通过3000吨级航道工程实现南宁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建设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推进红水河、柳黔江高等级航道提升工程建设,推进红水河、右江和柳黔江"三线"高等级航道全线贯通。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推进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间的江海联通。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沽沙航道自然条件、航道状况及进出港船型需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航道环境风险,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得出船舶操纵风险,从而得到船舶单双向通航的综合风险,进而得到大沽沙航道单双向通航的控制条件,对即将开通的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的通航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议调水结合通航优化南水北调中线三峡坝下引江方案,补足中线引汉工程的若干短板。引江济汉以江口泵站为起点,经过长湖入兴隆水库;渠化汉江考虑碾盘山兴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减少华家湾、雅口二个梯级;不经丹江口水库从唐东输水至方城,作为引汉总干渠的补充水源;鄂豫联手防治汉江、唐白河及航运水污染,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从方城另选适应通航线路输水至开封或郑州入黄河;结合调水建设鄂豫运河实施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制定的南北运河计划。经优化后工程技术难度小、投资省、运行费低、综合效益大,从而凸显中线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水道港口》2006,27(4):256-256
为了通行新一代超大型货船和油船,巴拿马政府计划耗资52.5亿美元扩展运河。扩展运河主要有开通第二条航道和建一系列船通过的水闸,以便使运河的船舶通过能力翻番。运河扩展工程将在2014年运河通航100周时竣工。每天通过80km长的巴拿马运河的船舶大约有38~40艘。有专家指出,如果不扩张,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在3年内就会饱和,迫使各航运公司的船舶改行其他航道。  相似文献   

17.
马茂棠  朱水英 《水运管理》2012,34(11):15-16,37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通航资源,通过分析安徽省低等级航道偏多、碍航设施影响船舶航行、船闸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养护管理人员、航道未形成网络、航运管理法规滞后等问题,对开发利用通航资源提出在对通航实行充分利用现有航道和整活开凿新航道的同时要结合"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利用水资源;加强航运管理,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渠道筹措通航设施建设资金;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帮助利用和开发通航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分布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江水系中汉江支流唐白河与淮河水系沙颍河支流澧河在方城垭口最近处只有10km,是沟通长江、淮河航运的最理想的之地。本文重点分析沙汉运河航道运输需求和沟通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内河航运建设“九五”期间重点强化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按通航1000吨级(部分可通航500吨级)船舶为标准,重点提高航道等级,集中力量建设长江干流、西江于流、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航道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形成“两横一纵两网”基本贯通的格局。“十五”期间,将继续建成“两横一纵两网”高等级内河骨干航道。珠江水系重点解决红水河大化、百龙滩枢纽恢复通航……  相似文献   

20.
航运     
《中国海事》2011,(10):80-80
《运河通航标准》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为规范运河建设和管理要求,保证运河通航能力,交通运输部发布《运河通航标准》,LZ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运河通航标准》完善了《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限制性航道的技术规定,首次对运河提出了具体的通航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