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直桩抵抗水平荷载的抗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我国自己的非线性分析方法(N-L法),并编入了规范。根据交通部的要求,本规范自2001年5月1日起实施。然而,据笔者了解,在实际设计中,用N-L法来计算直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被采用的似乎并不多。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设计人员不熟悉,可能是原因之一。我们知道m法已广为应用。回顾一下m法的诞生、推广、编进规范而广为应用的历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分析Geoslope软件与规范推荐的土坡稳定计算方法的异同,对一个简单均质土坡进行计算分析,用Geoslope软件的过程数据推导程序的计算公式值与规范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eoslope软件计算的抗滑力比规范法小,因此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较规范法大。采用该软件计算土坡稳定时,安全系数应较规范限值有一定的富余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水运工程抗震规范》(JTS 146-2012)[1],菲律宾规范《NSCP 2015 Vol.1》[2]和《NSCP 2015 Vol.2》[3],分别采用中国规范拟静力法、菲律宾规范拟静力法和菲律宾规范地震反应谱法三种方法计算墩台在地震作用下的桩基内力,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广泛遇到的海外港口建设工程中强夯设计参数选择和强夯施工监测等问题,详细对比分析了中、欧、美规范和手册中强夯法适合土类、设计参数和施工监控等。对比发现,中、欧、美规范和手册关于强夯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理念,欧、美广泛采用能量法设计施工参数,而中国则通过强夯后的加固效果指导施工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颗粒分析试验的2种方法,非规范法(常用方法)和规范法。阐述了密度计法的原理及其局限性,讨论了2种试验方法各自所用公式的适用性。通过试验,得出了2种方法的差别,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2种试验方法所得粘粒含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谷家扬  邓炳林  陶延武  王璞  周佳 《船舶力学》2017,21(12):1564-1577
海洋平台在作业过程中存在遭受船舶碰撞的潜在危险,一旦事故发生将可能导致结构严重损伤从而影响平台的作业安全,因此在平台结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其抗撞性能.文章以海洋供应船撞击半潜式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碰撞外部动力学理论和DNV规范计算方法,计及平台艏摇运动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耗散能估算方法-DNV`R解析法.以非线性有限元船-平台碰撞数值仿真结果为参考,将该解析法与规范法、Zhang解析法及Liu解析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文中所提出的DNV`R解析法弥补了规范法较为保守且仅适用于对心碰撞场景的不足,计算过程简单、便捷,且计算精度与Zhang解析法和Liu解析法基本接近,能够满足船-平台碰撞耗散能快速估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Dugdale模型理论提出CFRP加固含裂纹钢板加固量的计算方法。通过虚拟裂纹闭合法建立模型来模拟塑性钢板的破坏过程,并完成相关试验,验证了CFRP加固含裂纹钢板有效粘贴长度、有效粘贴宽度取值的有效性。同时利用Paris公式预估疲劳寿命,并结合相关试验数据,探究了CFRP加固对含裂纹钢板疲劳寿命的提高作用。研究表明,有效粘贴长度、有效粘贴宽度的理论取值有效;通过CFRP双侧加固竖裂纹、斜裂纹钢板构件可分别使其疲劳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双滑块折线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有等安全系数法、不平衡推力法、抗力体极限平衡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法.不同计算方法的假设条件不同,得到的安全系数也不相同.分析探讨了不同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洋平台在作业过程中存在遭受船舶碰撞的潜在危险,一旦事故发生将可能导致结构严重损伤从而影响平台的作业安全,因此在平台结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其抗撞性能。文章以海洋供应船撞击半潜式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碰撞外部动力学理论和DNV规范计算方法,计及平台艏摇运动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耗散能估算方法-DNV`R解析法。以非线性有限元船-平台碰撞数值仿真结果为参考,将该解析法与规范法、Zhang解析法及Liu解析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文中所提出的DNV`R解析法弥补了规范法较为保守且仅适用于对心碰撞场景的不足,计算过程简单、便捷,且计算精度与Zhang解析法和Liu解析法基本接近,能够满足船-平台碰撞耗散能快速估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床系数室内试验方法分为固结法与三轴法,对目前规范中基床系数的室内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基床系数的室内试验成果进行尺寸效应等方面的修正,给出室内基床系数试验成果的修正公式.结合武汉轻轨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原位扁铲法基床系数试验成果和相应固结法基床系数试验成果,及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跨江段三轴法基床系数试验成果,并参考GB 50307-1999<地下铁路、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基床系数经验值,将基床系数固结法和三轴法进行比较分析,对规范中的两种基床系数室内试验方法进行了优劣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跨板架整体失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规范Smith法扶强材单元载荷-端缩曲线的修正方法,并给出计算公式。结合3块实际的板架模型,分别计算并比较了规范的载荷-端缩曲线、理论修正法载荷-端缩曲线以及非线性有限元法载荷-端缩曲线,验证了修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试论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财务会计核算和责任会计核算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三维”会计核算理论,阐述了明细核算法、双重核算法、指标控制法、“三维”会计核算法四种融合方法,并探讨了“三维”会计核算的规范与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p-y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试桩资料,以规范推荐的p-y曲线计算方法为基础,选取合适的土的特性参数与强度指标,建立新的p-y曲线法,并与m法、NL法、规范p-y曲线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桩身最大弯矩的计算值都与实测值比较接近,但桩顶位移各种算法相差很大,按新的p-y曲线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已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系统地对行政强制行为进行了规范,力图将行政强制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有效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该法律的生效实施对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禁止船舶离港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海事管理机构应相应地完善海事法规体系,规范船舶安全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码头相关规范重点聚焦液体散装危险货物码头,缺少适用包装危险货物装卸码头的技术标准。为明晰包装危险货物码头消防及安全技术要点,采用规范梳理法、逻辑推理法、经验总结法,对包装危险货物装卸码头涉及的船型、火灾危险性定性、安全距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配置、消防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提出包装危险货物装卸码头设计时消防及安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以一艘油改半潜船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规范经验公式法和直接计算法进行艏部底部砰击加强结构的设计及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直接计算法形成的方案较规范经验法形成的方案有较大优化,大幅减少了物料使用量,降低了施工难度并节约了成本。直接计算方法是一种合理、高效的方法,可供其他船舶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S-N曲线法和Miner疲劳累积损伤度原理,根据国际船级社协会制订的油轮结构共同规范(JTP),采用热点应力法对某一巴拿马型成品油轮疲劳热点位置处(内底与底边舱斜板的焊接折角)的疲劳应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JTP规范对该热点位置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结合CSR底部砰击载荷作用下PSM最大剪力计算的规范公式,基于梁理论推导出PSM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以某型成品油船为例,分别采用规范公式法、梁理论法和梁系软件,计算底部砰击载荷作用下船底实肋板的最大剪力,比较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其适用性,认为规范公式法和梁理论法只适用于单跨梁结构的PSM,梁系软件可适用于不同复杂程度的PSM;规范公式法计算的结果较保守,梁理论和梁系软件计算的结果接近,建议单跨梁结构的PSM采用本文推导的公式计算,复杂的PSM采用梁系软件或者三维有限元软件计算。  相似文献   

19.
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贡金鑫 《水运工程》2012,(11):57-62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手册为基础,对我国、美国和日本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此系列论文共分6部分,该文为第5部分,分析和比较了我国、美国和日本规范中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表明:对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我国规范和美国规范采用反应谱法确定地震力,日本规范则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结果作为输入的地震波,根据结构的反应确定地震系数.美国规范给出了多种码头变形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提醒广大职工严守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要求,就规范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意义、设置原则、方式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