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强  赵秀栩 《中国水运》2007,5(5):30-31
混凝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结构不均匀,出现孔洞和蜂窝状结构,严重的离析使混凝土结构明显分层,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使用性能。本文从流变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阐述了影响塑性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的相关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文华 《中国水运》2007,5(11):68-69
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它可以导致路面质量不均匀,易发生早期破坏。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离析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通常由摊铺机结构、供料方式、摊铺技术和沥青混合料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形成。文章以某条高速路面施工为背景,介绍了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则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余宗芳 《中国水运》2007,7(12):107-108
近年来,陶粒轻质混凝土因其具有轻质、强度可设计性、耐久性及保温、隔音、抗震等优点在建筑行业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笔者认为陶粒轻质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分层离析是实现其高性能化的技术前提,但陶粒轻质混凝土因其拌和物的比重各不相同,在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本文通过控制陶粒轻质混凝土中水和陶粒的运动,提出消除或改善陶粒轻质混凝土分层结构,保证混凝土匀质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海洋码头引桥工程实例,介绍了大流动度、自密实、高强度、微膨胀及缓凝混凝土在大跨、多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配合比设计及要求,并对钢管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过程控制等进行了阐述。使用效果证明,采用本钢管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能有效避免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离析、堵泵、钢管爆管、混凝土不均匀或不完全密实等问题,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何肇鹏 《中国水运》2007,5(4):79-80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后,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已完成的沥青路面上有一道道比较明显的直线,这些直线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离析的产生使得这一部分路面在投入使用后由于雨水的浸入,早早的产生水损害。本文将对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海洋疏浚泥陶粒混合骨料混凝土有两个关键问题对其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一是陶粒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二是新拌混凝土离析问题。文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由于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远比单一骨料混凝土要复杂,因此本文利用细观模拟方法,通过将混合骨料混凝土划分为五相有限单元网格,通过数字试验对不同强度混凝土进行模拟,分析了陶粒在混合骨料混凝土破坏中的表现,结果认为,采用疏浚泥陶粒,制备出的MC40混凝土,其破坏断裂主要发生在水泥石部分。另外,文中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给出了新拌混合骨料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混合骨料混凝土抗离析能力较高。本研究为加快疏浚泥陶粒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提出了新大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凤霞 《中国水运》2009,(10):215-216
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现行施工工艺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如何保证摊铺机连续工作和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离析和温度离析,这些问题都是现行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又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最关键问题之一。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成本,而且会给后期沥青路面的使用和维护带来极高的代价,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海洋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开展了复掺粉煤灰与矿渣粉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复掺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为60%~70%的条件下,掺入20%~30%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工作性,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要求;28 d抗压强度大于50 MPa,56 d的电通量小于1 000 C,90 d扩散系数小于1.5×10-12 m2/s,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盐侵蚀性能,满足海洋环境下抗氯盐侵蚀的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海洋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开展了复掺粉煤灰与石灰石粉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复掺粉煤灰和石灰石粉掺量为40%的条件下,掺入10%~30%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工作性,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要求;28 d抗压强度大于50 MPa,56 d的电通量小于1 000 C,90 d扩散系数小于1.5×10-12 m2/s,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盐侵蚀性能,满足海洋环境下抗氯盐侵蚀的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在初期大坝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含3个设计单元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陶岔渠首和运行管理专项)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了确保施工期行洪安全,结合水源工程进展实际情况,设计对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溢流堰面加高顺序进行了重大调整,改为先闸墩加高,后溢流堰面加高。在坝顶全封盖条件下进行溢流堰面加高,需研究解决干地施工、高落差混凝土垂直运输、骨料离析、混凝土准确分区、堰面体型控制、施工协调无缝对接等一系列施工技术及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朱巴国际机场的改扩建工程,研究大宽度沥青道面不停航摊铺时,产生离析的原因并进行对策分析。在对试验段道面摊铺时发现,13%的摊铺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随后对此进行离析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经处理后道面离析问题消失,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对类似大宽度沥青道面不停航摊铺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的不均匀性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从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特点及其强度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离析的机理,提出行之有效的路面均匀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聂璇  段黎明 《中国水运》2007,5(4):47-48
根据沥青混凝土面层中不合格的主要缺陷方面摊铺层离析、压实度不足、摊铺层泛油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碾压式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在顺江堰胶结砂砾石坝工程实践中,对其胶结砂砾石骨料的生产拌制、运输入仓和仓面碾压等主要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对实际施工中遇到的胶结砂砾石骨料离析,骨料含水率控制以及骨料级配控制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成功地应用于顺江堰胶结砂砾石坝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反复的实践检测和调整,形成了适用于胶结砂砾石坝的施工工艺,顺利建成顺江堰碾压式胶结砂砾石坝永久工程,最后总结出胶结砂砾石坝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牛佩 《水上消防》2024,(2):178-180
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是极其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数量日趋增多,渠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优化水利渠道结构、改善渠道混凝土渗漏现象,是当前亟须解决的实践性课题。基于此,要充分明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的现实作用,分析水利渠道混凝土防渗施工的影响因素,探讨渠道混凝土防渗技术的施工应用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渠道渗漏的概率,保证渠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冬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混凝土表面开裂的现象,即使按照相关国标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表面初凝前及终凝前分别为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效果仍不理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表面裂纹现象。本文从混凝土表面裂纹成因方面着手,对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冬季混凝土浇筑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完善施工要求,有效的避免了相关问题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持续高温情况下,新浇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出现一些断板和连续断板现象,分析了产生原因,并提出以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以防止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工程中,针对工程在超高氯离子浓度、超高温酷热、干湿交替、海风海水冲刷等严酷环境中,地材质量差,使用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容易离析、泌水、泵送难度大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从外加剂组分着手,研究分析各组分作用机理,调试配方。研究提出的新型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满足了工程设计及施工要求,并在工程项目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中,因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下降的现象普遍存在。从码头结构设计、混凝土的材料和施工等方面对广西防城港旅游码头主体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指数(Tp)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结构所处的腐蚀环境的环境指数(Sp)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必须从码头结构设计、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和施工等方面严格控制,才可保证其50 a的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的现场资料,对施工时产生的离析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和缓解的对策,对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