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处治某高地下水条件下膨胀土松散堆积体挖方段边坡滑坍的问题,对该松散堆积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开挖边坡破坏的特点和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并应用以清挖回填、土工格栅加筋、坡内外综合防排水为技术特征的柔性支护综合处治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工程、经济和生态环保效益。笔者介绍了河南叶舞高速公路松散堆积体的特点及其工程问题,以及柔性支护综合处治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技术,依托垄茶高速公路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工程,通过现场调研及室内外试验,总结分析了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典型病害,深入研究了病害的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组合的堆积体边坡防护加固综合处治措施,并在垄茶高速公路K0+750~K0+850段左侧边坡进行了工程应用,运用软件Slide对边坡加固后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向宝山  吴枋胤  白皓  廖知勇  杨文波 《公路》2021,66(12):403-409
为了探究松散堆积体隧道的围岩变形规律及有效的围岩加固措施,以九绵高速五里坡隧道为工程依托,首先基于现场资料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施工动态模拟,研究松散堆积体隧道的变形特征并与现场监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适宜的围岩加固措施,并应用于现场试验段验证其有效性.结果 表明:松散堆积体地层开挖时对掌子面后方地层沉降、周边收敛的影响范围为6~10 m,加强此范围内的超前预加固对围岩变形控制有较好的效果;当前断面开挖时,水平收敛及拱顶沉降会出现明显突变,初期支护、系统锚杆及锁脚锚杆应在开挖后第一时间施作.五里坡隧道现场试验段采用加强超前小导管及锁脚锚杆参数并结合地表帷幕注浆的联合加固措施后,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依托澜沧江沿江公路边坡工程实例,分析边坡混合堆积体特点及失稳变形特征,运用强度折减法原理和Midas GTS/NX有限元软件对边坡变形失稳过程、逐级开挖防护过程进行对比模拟分析;研究混合堆积体边坡失稳变形演化机制,模拟锚杆框架、锚索地梁、调整纵坡路基填筑等加固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解家村隧道进口处于浅埋偏压松散的堆积体上,由于直接进洞发生边坡滑坡塌方,随后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格梁、钢花管注浆以及抗滑桩支护等多种手段对边坡加固反压,后续采用型钢混凝土套拱导墙+超前大管棚成功进洞。验证了先支护后进洞原则的重要性,同时对类似隧道的进洞方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托保宜高速车峰坪大型碎石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根据现场情况及勘察结果分析斜坡的稳定性,研究开挖后边坡的失稳破坏机理。采用实际位移监测,同时对比Slide数值模拟计算加固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了解斜坡的稳定状态,为后续斜坡治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施工开挖是斜坡失稳的主要因素,集中降雨是斜坡失稳的诱导性因素,二者叠加作用使得斜坡失稳,采用抗滑桩加固措施有效地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正>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河北承德丰宁新建蓄能水电站库区的公路旁,工点区域内边坡为公路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开挖边坡坡度陡立近垂直,开挖区以上边坡坡度中缓,坡表植被茂盛,局部坡表基岩出露,坡面浅表层多为松散的碎石堆积体,土层厚度较大,存在溜塌情况。考虑到坡表松散且边坡高陡,主、被动防护网锚杆基础施工难度大、锚杆抗拔力也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且施工中对坡表扰动较大,从施工难度、经济性及安全性综合考虑对该区域的落石采用帘式防护网  相似文献   

8.
堆积体尤其是深层堆积体在开挖过程中易产生牵引式滑坡,其治理难度较大,很难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理。结合贵州省晴兴高速公路某堆积体边坡,在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微型钢管桩、框架锚索、钢花灌注浆、路堑墙等多手段加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振  李俊喜 《公路》2000,(12):33-36
二郎山隧道出口段位于第四松散堆积体内,为保证进洞顺利和施工安全,采用先支护后掘进的方法,即大管棚注浆加固松散堆积而后开挖进洞,日进度基本达到1m/d,施工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大型坍方,有效地控制地表下沉和滑坡,不但取得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还保证了二郎山隧道的工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使用管棚支护加固高陡堆积体仰坡隧道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建立超前大管棚的力学计算模型,对设计参数及施工力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分析洞口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与坡表位移分布规律,探究洞口开挖施工力学行为,验证超前大管棚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隧道洞口工程存在深厚堆积体时,采用管棚预加固措施,可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确保隧道进洞安全。  相似文献   

11.
唐文毅 《路基工程》2020,(1):207-211
以广西某高速公路边坡的开挖加固工程为例,基于快速拉格朗日元法FLAC3D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了该边坡在开挖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开挖到第三步时,坡体最大不平衡力不收敛,需对边坡进行加固设计。在施加锚索支护后,坡体的水平位移和最大剪应力区域均保持在工程要求的范围内,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提高,可以保障开挖工程和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贵州拟建化工基地平场后形成的10个高边坡,通过运用Geo-Studio软件的SIGMA/W及SLOPE/W模块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和变形计算,分析了开挖后的边坡在锚索加固支护前后的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及其变形,研究了在未支护情况下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和变形以及锚索加固支护后的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以土固土路堑边坡柔性支护技术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分别对无支挡、填土压坡支挡及条石挡墙支挡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及坡体变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从工作机理上验证了填土加固技术——以土固土的柔性支护技术对地质条件较差、坡高不大的路堑边坡的适应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表明,与传统刚性支护(条石抗滑挡墙)加固方案比较,采用以土固土柔性支护方案不仅能极大提高路堑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减少坡体的水平位移以及更好适应坡体变形,克服传统刚性支护容易造成的结构开裂、坡体变形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7,(11)
基于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国道318线K3473+000~K4670+000和国道214线K1324+000~K1473+000)的实地调研成果,采用Midas/GTS建立边坡稳定数值模型,分析坡形因素即坡顶平台宽度、坡高、坡度、两级边坡对松散堆积体路基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改变单级边坡坡度和坡高的条件下,分析了松散堆积体路基上边坡安全系数及坡体应力、最大剪应变、坡体位移在坡中、坡脚处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分级边坡可以较明显地提高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相较于上级边坡坡度变化对于坡体安全系数影响而言,下级边坡坡度变化导致坡体安全系数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岩质边坡滑坡整治中锚杆加固的设计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某高速公路沿线开挖边坡的滑动受力特点,以岩质斜坡的稳定性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由反分析结果得到了岩体的计算参数,利用锚杆技术对文中的岩石边坡进行了加固设计,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王睿 《路基工程》1998,(6):14-17
该文以广大线新哨隧道出口明洞开挖中洞顶边坡的喷锚加固为例,阐述了喷锚支护技术应用于边坡加固的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对这种技术的推广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7.
松散堆积体路堑边坡以堆积体与原地表接触部位存在上层滞水为典型特征,当原地表土体为膨胀土等不良土质时,极易在滞水层形成软土带,导致坍滑、崩塌等破坏。防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往往是决定该类边坡处治成败的关键。笔者分析了该类边坡的水文地质条件,并提供了一个膨胀土类松散堆积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高速公路沿线开挖边坡的滑动受力特点,以岩质斜坡的稳定性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由反分析结果得到了岩体的计算参数,利用锚杆技术对文中的岩石边坡进行了加固设计,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边坡工程施工过程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边坡二次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及应力应变、位移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工程中采用的桩锚支护结构体系起到了明显的加固效果,有效避免了土体大量开挖破坏公路周边自然环境;二次开挖过程中边坡安全系数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应力应变都在合理范围内,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边坡加固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0.
土钉支护是由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支护技术.国内最早应用于隧道支护、煤矿巷道支护,之后在深基坑开挖中广泛应用,而用于公路边坡方面的实例比较少。文章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既可用于路堑边坡支挡加固,也可用于高路堤、挡土墙等已有结构的加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