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地铁等地下结构设计中,抗浮设计经常是设计的重难点,抗浮稳定性验算不满足要求时,需要通过增加抗拔桩或围护桩压顶用以抵抗地下水浮力的影响,为了明确抗浮措施中不同抗力的影响程度,合理选取不同的安全系数,通过对地铁结构中恒载和摩擦力对结构抗浮的不同贡献值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恒载和摩擦力采取不同的抗浮安全系数,最终在安全、适用...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高水位深基坑柔性底板在水压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及抗浮方法,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对高水位深基坑的抗浮措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大型基坑柔性底板在水压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分析了水压作用下各层底板各点显著区别于刚性基础的变形和受力特点;根据底板受力中间大、四周小的特点,对抗拔桩抗浮的措施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依托大连地铁5号线石葵路站大跨度浅埋暗挖车站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三维数值建模,详细分析拱盖法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衬砌和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针对各施工阶段力学响应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并对大断面导洞合理的开挖控制间距进行优化,最后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断面主体导洞的开挖是引起地表沉降的...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五号线蒲黄榆车站成功地采用了暗挖法施工方案和单柱单拱双层结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方法和结构形式是安全、可行的。文章介绍了施工方案和结构形式的选定、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以及结构设计计算结果等,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金田站为例,针对地下三层侧式站台车站整体抗浮安全和水浮力作用下的结构受力问题,运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定理计算了倒滤层消浮的泄水量和影响范围,并对不同抗浮方案的结构受力、变形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综合比选确定了经济合理的抗浮方案。  相似文献   

6.
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条件下为使地铁车站项目的施工质量、工期、造价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关键施工技术的正确采用至关重要。文章以沈阳中街地铁站为例,针对工程施工所面临的复杂条件,对施工技术路线的确定和施工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工程实践及良好的施工效果表明,项目施工中采取的注浆加固、大跨度扣拱、超前地质预报以及施工防水等关键技术,对近接建筑物、不稳定地层下开挖大跨度隧道施工中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保护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工作比较复杂,但功能及组成相对固定。为了降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难度并提高设计效率,将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应用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通过结合国内某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案例,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公共区模块、设备及管理用房模块以及附属建筑模块三个方面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为类似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新型临时路面系统在深圳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深圳地铁科学馆站盖挖工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临时路面支撑系统--军用梁的设计与施工概况.实践表明,这种临时路面系统的应用是成功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围岩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内摩擦角5个因素的16个水平进行了数值仿真试验设计,并借助有限差分法对暗挖大跨地铁车站施工进行了三维计算,获得了不同试验设计条件下不同工序的地表沉降位移值。以计算结果中临时支撑拆除引起的11个观察点的增量位移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集,以相应工况的岩土体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集,完成了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学习工作;然后将现场实测到的临时支撑拆除导致的位移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反演出了相应的岩土体参数;最后将该套反演参数代入FLAC3D进行三维仿真计算,得到了岩土体的位移结果,并采用现场实测的7个测点的地表沉降增量对该套参数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临时支撑拆除这一工序引起的地表沉降增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和BP神经网络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暗挖大跨地铁车站围岩的等效物理力学参数,指导暗挖大跨地铁车站的设计与施工,保证工程施工和周边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0.
长空间声学理论及其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学问题在长空间中普遍存在,例如地铁车站中广播系统的语言清晰度问题,鉴于经典声学理论在长空间中的不适用性。本文发展了一套长空间声学理论,包括混响时间,声压级分布及语言传输指数的计算方法等。基于理论计算和缩尺模型实验结果,给出了一系列声学设计准则。另外,本文还给出了一个预测长空间声学指标的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地铁下穿既有线和扩大基础桥梁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铁六号线朝阳门—东大桥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地铁二号线朝阳门站和二环主路朝阳门桥施工,工程难度极大,施工安全控制极为重要。为研究新建隧道施工过程对围岩与既有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期间既有结构的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针对本工程拟定了不同施工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分析其对围岩与下穿建筑物的变形控制效果。依据既有结构沉降控制标准,最终提出采用新建隧道与既有车站零距离刚对刚接触、自隧道两侧同时开挖、在既有车站两侧同时施做水平旋喷桩的方案。该方案将为六号线下穿既有车站和扩大基础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仰拱作为隧道衬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对改善隧道结构受力状况,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都非常重要。但在列车激振荷载作用下,仰拱在隧道整体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数值分析方法,从动力学角度对仰拱在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响应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探讨;比较了不同仰拱形式下隧道结构各控制点的动力学特性及衬砌和围岩受力特性,可为隧道仰拱设置中综合考虑动静力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北京地铁7号线某区间隧道施工工程实例,用经验法、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预测了隧道施工穿越既有地铁车站引起的地表沉降;并提出在地铁下穿既有车站时,采取深孔注浆、小导管注浆等方式来加固土体,以达到控制地表沉降值的目的,同时满足既有车站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盾构法以其安全快速可靠等优点在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区间盾构施工和车站施工在速度和组织上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是盾构过站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盾构法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同时可能带来较大工期风险.结合国内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水平,提出一种新的盾构过站问题的解决方案,即盾构先行贯通全线大部分车站行车隧道,再结合明挖法或浅埋暗挖法在适当的时机拓展建造地铁车站.文章以北京地铁四号线角门北路站作为目标车站,对该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提高地铁建设质量、加快地铁建设速度、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火灾工况气流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站消防热烟试验有关资料,提供屏蔽门系统制式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火灾工况的防排烟气流组织要点和结果,以期得出符合工程消防要求的结论,供同类型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深圳地铁2号线侨香站施工中,采取基坑结构渗漏水处理、全包柔性防水层防水、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控制、施工缝和变形缝渗漏水处理等相应措施对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进行了控制和防护,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铁车站是否安装全封闭屏蔽门的站内环境,根据舒适度理论对车站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屏蔽门对站内环境舒适度不利的观点,建议客观、合理地认识地铁屏蔽门系统。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铁2号线牛王庙车站半盖挖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地下车站常用的施工工法做了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车站半幅顶板先行施作、回填覆土及恢复半幅路面交通后,再敞开另外半幅路面进行结构顺作施工的方法.对该施工方法的关键节点技术、结构计算情况、主要施工步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半盖挖法可有效解决地铁车站施工用地、工期要求紧迫与地面交通、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且工程投资较为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已建地铁车站进行技术改造是一项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工程,需对改造结构进行技术评估,并涉及对原结构设计内力和位移附加增量的有效控制。文章针对苏州地铁1号线金鸡湖西站已建成的地下车站的围护、主体结构局部改造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风险,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预测结构附加应力和变位,为控制改造施工安全提出了结构构造措施和监测措施等合理化建议,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套拱加固后结构的受力规律、破坏模式及承载力变化。利用石膏材料,按照1∶10(模型∶原型)的相似比,制作拱顶带纵向裂缝的素混凝土衬砌结构(裂缝深度为原衬砌厚度的1/3),并按叠合式套拱加固方案,进行钢筋混凝土套拱加固;养护后,通过室内全周径向加载装置,分级施加拱顶松散土压,并计入地层抗力的影响,研究带裂缝衬砌套拱加固后的承载能力及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叠合式套拱加固后,结构受力过程分三个阶段:"初期加载—套拱拱顶开裂、套拱拱顶开裂—拱顶叠合面裂缝出现、拱顶叠合面裂缝出现—试件破坏",关键部位破坏顺序为拱顶开裂—拱顶延性破坏—拱腰脆性断裂,整体破坏模式为延性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