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 车型:进口2012款起亚汽车霸锐,配置3.8L发动机. 行驶里程:950km. 故障诊断:客户将车辆开到我店报修驾驶员座椅不能够前后滑动.起亚霸锐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配置的是8方向可调节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分别是座椅的前后滑动,座椅坐垫前部的上下调节,座椅坐垫后部的上下调节和座椅靠背的前后倾斜调整.而为了实现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可调节的功能,座椅内部装配有4个电机,每个电机控制两个方向,其中座椅前后滑动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前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后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靠背前后倾斜调整共用1个电机控制.  相似文献   

2.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的重要部件,汽车座椅生产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目前行业内已形成由专业化工厂来完成座椅的生产,以提供特制化产品为整车配套.以经济型轿车座椅生产为例,介绍了汽车座椅骨架、海绵体发泡、面罩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设备选用.根据座椅的结构特点安排生产工艺,在完成座椅骨架、座椅发泡体和面罩的生产步骤之后进行座椅组装,以及出厂检查和试验.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座椅在汽车前碰撞中是不允许产生明显变形的,本文中提出了3种移动式的汽车安全座椅,它们可在汽车前碰撞时发生相应的变形,具有防止乘员下潜,消除安全带与乘员之间的初始间隙和降低胸部加速度的作用:立了使用3种移动式座椅和传统座椅的汽车前碰撞乘员动力学响应和损伤分析的仿真模型,并进行4种座椅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座椅和其它两种移动座椅相比,第一种移动式安全座椅对乘员头部、颈部和胸部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某轿车后排座椅骨架的详细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企业关于座椅靠背刚度试验标准以及GB15083-2006中<行李位移乘客防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对座椅骨架静刚度和行李冲击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靠背闭锁装置的承力要求,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座椅质量.  相似文献   

5.
车型:2014年奥迪Q5,配置CADA发动机.行驶里程:156300km.故障现象:左前座椅不能调节.故障诊断:根据客户描述,该车驾驶时需调节座椅,发现不能移动.纵向调节与高度调节及靠背调节功能失效.故障诊断:根据经验判断,一般是座椅开关(控制单元E470)问题,由于与右前座椅开关E470(插头都一样)可以互调测试,于是左右互换测试,左前还是不能调节,右前能正常调节,说明问题不是座椅开关E470坏了,故障点应在左前座椅的线路及电机上,因座椅有三个调节电机(如图1所示),又都不能用,需首先检查线路.最直接的方法是测量插头是否有电压,经过测量左前座椅线路没有电压.但是发现地毯比较湿,检查座椅插头线束有腐蚀断的线,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带假人和安全带等约束系统的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多刚体和有限元耦合计算模型,根据欧洲座椅法规ECER17的规定,模拟正面碰撞后排座椅安全性台车试验,对座椅骨架冲击强度和假人动态响应等进行了CAE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位于汽车后排中间位置,增高座垫的高度可根据儿童身高无级调节.相对于常规使用的附加式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无须安装,避免了儿童座椅的误用.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该装置调整到不同高度的仿真模型,研究了3岁、6岁和10岁儿童假人正面碰撞时的响应,并通过对6岁假人的碰撞仿真分析,得出其关键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式座椅能够在正面碰撞中对3岁到10岁的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座椅记忆(DSM)是一种能电动调节后视镜和座椅位置,并能记忆存储和调用位置信息的记忆存储式后视镜和座椅控制器.文章分析了记忆存储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该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9.
座椅悬架是车辆减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被动型、半主动型、主动型3种座椅悬架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3种悬架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座椅悬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关贸然 《驾驶园》2005,(5):25-26
为了保持座椅干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备两套布质的座套,随时更换清洗.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真皮座椅,把布质座套套上去不就浪费了真皮座椅了吗?那么以下的几个方法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11.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国内外有关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论述有关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分析技术.重点针对座椅的静态舒适性,建立了汽车座椅静态不舒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汽车鞭打试验中假人的响应非常敏感,这使鞭打问题的分析变得很困难.文章将假人和座椅作为一个整体,以座椅和假人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出发点,借助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鞭打问题的分析方法—"支撑力分布法(SFDM)".以某后排座椅为例,使用该方法快速找到了鞭打失分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措施,有效提高了该座椅的鞭打得分.该分析方法具...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功能及安全防护效果,从儿童生理机理方面研究了儿童的乘车安全;在借鉴发达国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成功经验及分析中国儿童乘车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汽车电动座椅有两向移动、四向移动、六向移动等多种类型.两向电动座椅只能作前后移动;四向电动座椅除前后移动外,还可以升降;六向电动座椅除了能够前后移动外,座椅的座位前部和靠背还可以分别升降……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三缸发动机MPV车型怠速工况下中排座椅的振动性能。阐述分析怠速座椅振动的激励源特性、整车传递路径特性和座椅响应,研究坐人和不坐人对座椅模态频率和振动频响幅值的影响,以及座椅模态频率和振动频响幅值对怠速抖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座椅坐人相对不坐人模态频率升高,头枕杆振动频响幅值下降。文章制定了头枕杆振动设计目标和座椅NVH前期控制目标,坐人的座椅模态频率与激励频率需避开3 Hz,头枕杆振动频响幅值需小于0. 55 m/s~2。  相似文献   

16.
汪立亮 《汽车维修》2003,(10):18-19
一汽奥迪轿车的座椅为电动可调式座椅,其主要功能是为驾驶员提供便于操作、舒适安全的驾驶位置;为乘员提供不易疲劳、舒适安全的乘坐位置.在使用过程中,电动可调式座椅有时会出现不能调整及移动的故障,本文就该车型电动座椅常见故障的检修作以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客车座椅、飞机座椅、动车座椅大多是“斜躺式座椅”。人体倾斜着躺在座椅上,舒适度很差。本文介绍的盆躺式座椅申请了发明专利,是一种舒适度极高、占地尺寸很小的新型客运座椅。  相似文献   

18.
正各类车型应装置安全带的座椅范围乘用车、旅居车(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应装置汽车安全带的座椅范围1.所有乘用车、旅居车的驾驶人座椅和前排乘员座椅;注:前排乘员座椅是指"最前H点"位于过驾驶员R点的横截面上或在此横截面前方的座椅,下同。2.2005年8月1日起出厂的座位数小于或等于5的乘用车的所有座椅;注:出厂日期对国产车指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发证日期,下同。  相似文献   

19.
防挥鞭伤安全座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uro NCAP挥鞭伤动态评估为基础,采用DOE分析手段,得到座椅部分设计参数对挥鞭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座椅设计参数的变化,几个损伤评价指标呈非线性变化,而且是互相影响此消彼长.因此,防挥鞭伤安全座椅设计应是一种多目标综合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研发了一种汽车座椅半主动悬架用磁流变减振器,并对其进行阻尼特性试验,通过分析其受力情况,建立了汽车半主动座椅悬架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用于座椅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天棚控制策略,并在随机和正弦激励输入下进行了座椅天棚控制仿真计算,试制了磁流变半主动座椅物理样机及试验台架系统,开展了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的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仿真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可控性好;相对于被动座椅悬架,采用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后,座椅动态性能改善了30%左右,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