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膜上反弹模型的奇异性.与标准的大爆炸模型相对,该反弹奇异性对应于一个事件视界,此时标度因子和宇宙的物质密度是有限的,然而压强经历了一个从-∞~+∞的一个转换.通过在两个膜上的坐标变换表明在反弹点以前的宇宙是暴缩的,并且根据原时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1917年,当世界上还只有少数几位科学家弄清楚广义相对论的内涵,爱因斯坦就已把目光转向了浩瀚的宇宙,因为他知道,只有大尺度的宇宙结构,才是可以充分显示广义相对论价值的领域。也就在这一年,爱因期坦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宇宙学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概念全新的宇宙模型,几十年过去了,尽管这个宇宙模型中有限无边的概念尚需科学的进一步实证;尽管这个宇宙模型中静态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新型杂交元方法研究了多边形孔相互干涉条件下的奇异性应力场问题.首先运用多变量变分原理构造一种超级切口尖端单元,其中,假定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变量是利用奇异性场数值特征解推导出来的.尔后将该超级切口尖端单元与传统4节点杂交应力元耦合在一起,即可建立起一种分析含任意多边形孔弹性结构分析的新型有限元模型.最后用该模型考察...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类含有时变时滞的参数不确定线性系统,研究了在执行器发生故障情况下系统指数稳定的鲁棒H∞可靠控制器设计问题.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系统存在指数稳定鲁棒可靠控制器应满足的一个矩阵不等式;同时给出了系统具有H∞性能指标应满足的另一个矩阵不等式.论文将这两个矩阵不等式转化为两个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利用论文方法设计的指数稳定鲁棒H∞可靠控制器能够使得时滞系统对于任意允许的不确定性以及任意执行器失效都保持鲁棒可靠指数稳定,并且使系统具有指定H∞范数的干扰抑制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微分博弈Markov跳变线性系统,利用微分博弈理论讨论其H_∞鲁棒控制问题.将随机Markov跳变线性系统的H∞鲁棒控制问题转化为相应的零和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鞍点均衡理论,得到了其鲁棒控制存在的充分条件等价于相应的差分Riccati方程存在解,并给出了最优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一类具有参数不确定的铁道车辆横向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挂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引入带有交叉乘积项的二次型调节器,提出了一种鲁棒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对含摄动的悬挂系统模型进行了鲁棒H∞控制器设计.分析了具有参数摄动的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挂系统的能量平衡条件,并在MATLAB/SIMULINK下,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设A与B是代数闭域上k的有限维代数.本文证明了:如果A与B是几乎ν-稳定导出等价,则A与B有相同的代数奇异性.  相似文献   

8.
摆式列车受电弓垂向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摆式列车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受电弓线性和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和静态接触刚度模型,组成摆式列车-受电弓-接触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设计了P和H∞鲁棒控制器,应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摆式列车直线和曲线通过时两种控制器对摆式列车受电弓垂向主动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受电弓若无垂向控制,其弓网接触压力波动较大;P和H∞鲁棒控制均能减小弓网接触压力的波动;控制延时对P控制比对H∞鲁棒控制的影响大;是否考虑接触网的振动对接触压力影响较大,对控制效果影响不大。这说明摆式列车受电弓垂向主动控制能明显改善弓网接触压力波动;H∞鲁棒控制比P控制效果更好;接触网的静态接触刚度模型可用于受电弓主动控制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膜中水传输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中建立了一个蛇形流场单电池的三维模型,研究了低电流密度下燃料电池运行温度、膜厚、过量系数、相对湿度、操作压力和电流密度等运行条件对膜中水含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膜中的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减小质子交换膜膜厚和过量系数.增大相对湿度、操作压力和电流密度.膜中的水含量增加.电导率就会增加,从而促进电池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具有油膜轴承的柔性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油膜力近似公式,讨论了短油膜轴承支撑的转子在不平衡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对短油膜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进行了不平衡力作用下油膜振荡的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产生了周期性倍分岔.应用鲁棒H∞控制理论对柔性转子-轴承系统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数值分析,为该类转子-轴承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表面含裂缝沥青路面低温收缩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感温特性,应用ABAQUS的瞬态热分析和热-力耦合求解技术,采用奇异单元及断裂力学理论,对沥青路面在低温大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表面裂缝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对沥青路面面层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层;低温收缩产生的温度拉应力在裂尖附近急剧增大,导致材料损伤,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降温幅度对应力强度因子KⅠ的影响显著,大温差是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某牵引车平衡悬架的平衡轴支架为对象,基于Optistruct求解器建立平衡悬架总成的有限元模型,设置单边跳动、满载制动和满载转弯工况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在SolidThinking Inspire中采用拓扑优化方法,以支架刚度作为优化目标,以支架厚度作为约束条件,对支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在CATIA中重新建立优化后的支架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架在单边跳动和满载转弯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分别下降了16.0%与10.3%,满载制动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升幅为15.4%,减重近12%。  相似文献   

13.
轭浮律包括共轭和浮滑两个子规律,本文对其中的共轭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化学中的共轭概念加以引申,上升到哲学范畴,将一切矛盾事物双方及一切电学量与非电学量间的相互作用(干涉)从共轭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到有机,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共轭关系广泛存在.本文从共轭的范畴、性质、分类及共轭与其它规律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了共轭概念对认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矛盾运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路基沉降、施工方法和结构体系上对桥头跳车原因进行病害分析,并针对以上原因探讨如何减少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有挠率的Brans—Dicke引力理论出发,并假定在足够早期宇宙是以标量场为主,我们求得了Robertson—Walker宇宙模型的解析解,并讨论了两种暴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A recent finding is that noise signal may con-tain hidden information.Such information promis-es to be of application value(forecasting sudden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or analyzing financialmarkets fluctuation,or predicting the properties ofelectric devices).We must use some approachesfor extracting such hidden information from noise.Conventional approaches include analysis ofmeans,standard deviations and other features ofhistograms,along with classical power spectrumanalysis.Tho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变换的机械振动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性质.论文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小波变换用于机械振动信号的奇异性检测以发现机械故障的原理.根据对振动信号小波变换的系数模极值点来定位奇异信号,检测机械故障.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硬件框图和软件流程.试验表明,系统可以发现故障机械振动信号带有的奇异性,实现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或者沥青加铺层均会形成界面端.界面端的结合界面存在应力奇异性,这与加铺层材料性质和其下原路面的材料性质相关,通过对界面端的应力场分析表明:界面端的奇异性指数和应力场的场参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较好的反映加铺层界面端的应力奇异程度.因此在实践中可直接采用界面端奇异性指数进行加铺层材料选...  相似文献   

19.
调频高斯小波变换在INS/GPS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S/GPS系统中,对组合导航系统中各传感器进行有效的在线故障检测是保证信息融合算法可靠运行的关键.小波分析在突变检测上有其独特优势.据此,文中以某型INS和MS860 GPS组合系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调频高斯小波变换方法后,系统航向误差方差由原来的0.1°减小到0.03°,速度的发散也极大地得到抑制.因此,调频高斯小波变换方法有效解决了INS/GPS中在线软故障检测的难题, 提高了INS/GPS系统组合EKF滤波的稳定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公路隧道中常见的撞击回波法、地质雷达、激光扫描等无损健康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加以概述;对常见的7种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的成因与相应的防治技术作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