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地下盾构区间穿越既有建筑物较为常见,地面建筑桩基将影响到盾构区间的施工。结合深圳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穿越建筑桩基工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功解决了盾构直接切割房屋桩基的难题,在贯通区间隧道的同时,确保了地面建筑的安全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超大直径(15 m)泥水平衡盾构机近距离下穿运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在国内尚无先例,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为保证盾构机穿越过程中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沉降量满足要求,保障运营安全,通过对多种穿越方案综合比选确定采取"列车限速运行,盾构机连续穿越"的策略,采取信息化施工,并实时动态调整推进及注浆参数,确保将盾构机的穿越施工对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影响降到最低。工程实践结果,实现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最大变形量控制在12.5 mm,从而确保了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详细分析了宁波越江隧道盾构施工场地的土层及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对越江隧道盾构在不同地层及软硬分界面处施工、控制河床冲淤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处理管片上浮、结泥饼、穿越河流段浅覆土等关键技术及工程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越江隧道穿堤设计和施工合理化建议,为软土地区轨道交通越江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有不少区间隧道需要穿越地面保护建筑。以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金寨路站—寿春路站区间隧道穿越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工程为例,介绍了线路方案优化过程;结合有限元计算,对盾构区间穿越保护建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建设在老旧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将成为常态。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博爱路站主体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为例,详细分析了车站施工各工况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设计、施工、监测等措施。这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第四系岩土工程分层应注意到本地区的软土地质背景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中深基坑、区间隧道等地下工程和桩基工程的设计需要。对宁波地区岩土体单元划分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其划分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划分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软土地层中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工程难题,提出了以箱代桥、对桥梁进行加固托换的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穿越沙泾港桥所采取桥梁加固托换的全过程。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30日,大断面土压平衡矩形盾构——"阳明号"在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高塘桥站南端头井始发,这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类矩形盾构。为有效节约地下空间,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宁波轨道交通联合上海隧道股份率先开展类矩形盾构研发工作。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在设计该区间隧道工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西安地铁二号线第15标段环境条件十分复杂,重、难风险源较多且连续性强的特点,文章从隧道穿越地裂缝段、公路立交、地下暗涵、人行天桥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多风险点区间暗挖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为类似地铁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盾构理论依据,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沪南路-白杨路区间隧道监测实际,对双线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盾构隧道下穿越施工引起土体移动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行业信息     
<正>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FIDIC优秀工程奖"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下称"10号线")荣获2015年度"FIDIC优秀工程奖"。它是中国境内首次采用全自动驾驶、成功实施盾构区间穿越运行中的机场跑道,而且成功实施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的工程。10号线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首次采用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实现了列车自动出入、行驶、开关门、故障自动恢复等功能。2014年运营正点  相似文献   

12.
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市域快线,通过三处越江工程连接汉阳、汉口、武昌三镇。针对10号线穿越汉江工程,分别从线路长度、换乘条件、工程难度、沿线拆迁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了硚口路越江通道方案。针对越江工程与市政道路工程共通道的问题,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了区间左右线上下重叠穿越高架桥桩的方案,初步研究了线路纵断面方案,确保线路方案基本可行和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当盾构区间下穿或近接侧穿桥梁时,会引起地层变形,从而对桥梁桩基及上部结构产生影响。结合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祁门路站—桐城南路站区间侧穿南二环—徽州大道立交桥工程,介绍和分析了盾构区间侧穿施工对桥梁桩基及上部结构的影响,根据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提出了适合盾构施工参数及控制指标、桥梁基础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和穿越施工时的针对性保护措施。经实际施工,确保了盾构机侧穿时立交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在轨道交通围护结构中常有应用,但在桥梁结构中尚不多见。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区间穿越张家塘港桥桩基工程,介绍和分析了玻璃纤维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利用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桩基替代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桩基,解决了桥梁基础体系转化时结构承载力问题。这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盾构机在下穿运营机场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控制穿越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减小施工对机场设施结构安全的影响。结合郑州某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盾构机穿越机场捷运通道工程,介绍和分析了盾构机穿越捷运通道时诱发地层损失和扰动土固结等风险的成因,在施工前期准备、盾构机参数设定、同步注浆、管片拼装和土体改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中,单圆盾构经常会碰到"放不下"、"碰不得"的工程技术难题,急需研发新的施工工法和技术。结合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案例,通过对不同隧道断面方案的比选,从隧道限界、管片结构、环境影响、车站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隧道断面——类矩形隧道断面,并在试验段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隧道下穿河道施工的安全性,需要不断升级与革新施工控制技术。基于此,介绍盾构法、明挖法、暗挖法等施工工艺在隧道下穿河流施工中的优缺点,并以某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穿越既有河道施工为例,重点分析暗挖隧道在下穿河流施工中的帷幕注浆、管棚施做、河床铺砌、监控量测等主要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区间隧道以及仙霞西路道路隧道3项盾构隧道工程同时在虹桥机场飞行区实施下穿施工建设。其中10号线从运营中的机场跑道下方穿过,为国内首例在不停航条件下,在跑道下进行施工的盾构法隧道。通过精心设计、施工和监测,3条隧道穿越引起的地表沉降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未对机场跑道及其他飞行区设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管片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重要装配构件,影响到隧道施工及后期运营的安全性。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世纪大道-海晏北路区间隧道管片为对象,分析了在海相高流变饱和软土地层修建盾构隧道过程中管片开裂的现象及规律,并结合数值分析揭示了管片开裂部分原因,提出了控制管片开裂的相应措施,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的盾构掘进及管片开裂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会遇到线路穿越既有建(构)筑物情况。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长风公园站—天山路站区间隧道穿越人行天桥桩基案例,通过对天桥上、下部结构改造方案的分析对比和计算,最终选择将天桥上部结构混凝土连续梁改换成简支钢梁,盾构推进时直接切削桩基,由壁后注浆体和周围土体形成新的持力层承担桥梁荷载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