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铁道部新制动规则要求使用120试验台代替705试验台,两种试验台标准不同,为了提高检修质量有必要研究两种试验标准的对等关系.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试验台仿真系统,以初充气试验为例,首先通过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到705试验台边界阀,仿真了该边界阀在120试验台上的性能,找到了两种试验台等效标准.结果表明120试验台副风缸充气标准比705试验台更宽松,会有部分120试验台合格阀在705试验台上不合格.该工作为试验台标准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两种试验台紧急二段阀试验的仿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705和新120两种试验台试验标准的等效性,使用仿真程序系统仿真了120阀在两种试验台上紧急二段阀的试验过程.通过寻找某种试验台上合格边界阀,再将边界合格阀在另一种试验台上仿真试验,寻找到两种试验台试验结果的对应关系,对比了两种试验台合格阀范围.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试验台紧急二段阀试验标准不完全等效.705试验台制动缸充气时间较慢,制动缸初跃升压强较高.可能发生在705试验台上试验时制动缸充气较慢的合格阀、制动缸初跃升压力较低的合格阀在新120试验台上试验不合格的结果;同样也会出现在新120试验台上制动缸充气较快、初跃升压力较高的合格阀在705试验台上不合格的结果.该工作为今后新试验台的设计、制定试验规范提供了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120阀和试验台计算机仿真模型,仿真了120主阀在试验台上的全部试验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仿真120阀在试验台上全部试验.为试验台设计、制定试验规范和120阀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120紧急阀和试验台计算机仿真模型,仿真了120紧急阀在试验台上的试验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的仿真120阀在试验台上紧急阀试验.利用模型预测了试验台管径变化对紧急阀试验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管径主要影响紧急灵敏度和列车管排气时间.压力表安装位置分析表明:对于气体流速较快工况,测量结果与压力表的位置相关性较大,需要慎重确定压力表位置.该工作为试验台设计、试验规范制定和120紧急阀性能改进提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120阀试验过程的计算机仿真:主阀模型及仿真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120阀和试验台计算机仿真模型,仿真了120主阀在试验台上的全部试验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仿真120阀在试验台上全部试验,为试验台设计、制定试验规范和120阀性能改进提出了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6.
120阀试验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紧急阀模型及仿真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120紧急阀和试验台计算仿真模型,仿真了120紧急阀在试验台上的试验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的仿真120阀在试验台上紧急阀试验,利用模型预测了试验台管径变化对紧急阀试验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管径主要影响紧急灵敏度和列车管排气时间。压力表安装位置分析表明:对于气体流速较快工况,测量结果与压力表的位置相关性较大,需要慎性确定压力表位置。该工作为试验台设计、试验规范制定和120紧急阀性能改进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现有干线货运机车风源系统现状,指出现有设计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仿真手段确定机车风源系统的方法,给出了60辆及120辆编组列车初充气和制动后再充气的仿真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用仿真方法优化了空气压缩机排气量,结果表明在现有基础上减小压缩机排气量压缩机工作率明显提高,对列车缓解波速及再充气时间没有影响,初充气时间稍有延长.计算机仿真方法为机车风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的性能、试验方法以及线路试验结果与试验台试验结果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试验台动力性能试验得到了试验台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由线路试验得到了试验样车的轴箱加速度响应,在试验台上利用波形再现技术,反推出了相应的轨道不平顺信号;并利用信号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展水压轴向柱塞泵研究,研制了高压水驱动系统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完成水压泵、马达和阀的性能试验以及水压缸的同步试验。用该试验台对某排量为25.3mL/min的高压水压轴向柱塞泵进行了动静特性和吸水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压轴向柱塞泵的响应速度为1.1ms,但在转速低于1000r/min时随着压力的提高容积效率下降明显。减小泄漏是提高水压泵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地铁齿轮箱组件,分析了齿轮箱组件实际工况,利用ANSYS对其进行静强度分析,根据有限元结果,对其静强度在试验台上进行了测试.有限元结果和试验台测试均表明齿轮箱组件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装车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也为齿轮箱组件设计与试验提供了一种方法.经分析,大多数点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很接近,误差大多数在10%以内,表明仿真结果可靠,同时发现个别误差较大点所在位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动态流量平衡阀流量控制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的问题,建立了动态流量平衡阀动力学模型以及阀芯运动方程,数值模拟了相同口径和不同口径平衡阀阀芯处于不同位移下的三维流场模型,对比试验与数值模拟的阀芯位移误差和压差位移流量特性曲线,获得了线弹性不等值力变化规律,确定了不等值力修正系数,并优化了开孔型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线弹性不等值力修正系数,优化阀芯可变开孔后,减小了阀芯实际位移与理论位移间的误差,使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流量特性曲线趋于一致,并使流量控制精度满足5%的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智能汽车行驶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试验高成本、高危险性以及试验结果难以观察的问题,研究了智能汽车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的虚拟仿真;应用Visual Studio 2015、3Dmax、Unity3D等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制动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可嵌入多控制模型的自动驾驶汽车行车安全距离监测和防撞虚拟仿真试验,测试了不同制动模型的...  相似文献   

13.
Nomenclaturet- Time( s)μ0 - Permeability of air( H/ m)μ- Permeability of the material ( H/ m)U- Voltage( V)I- Circuit current ( A)R- Circuit resistance( Ω)N- Number of coil turnx- Plunger displacement ( m)x- Plunger speedΦ - Magnetic flux ( Wb)B- Magnetic flux density( T)H - Magnetic filed ( A/ m)M- Mass of moving parts( kg)Fmag- Magnetic force( N)Fspring- Spring setting force( N)Fc- Viscidity resistance ( N)Fhyd- Reaction force causedby the flowing oil( N)L- Inductance ( …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阻尼器在结构尺寸受限时的输出阻尼力,以磁流变阻尼器为对象,研究了内置磁流变阀结构对磁流变阻尼器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改进传统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头结构,将磁流变阀内置于阻尼器内,设计了一种内置阀式磁流变阻尼器,阐述了内置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阻尼器的磁路进行了简化,并利用磁路欧姆定律对其进行了磁路分析;根据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内置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阻尼器的电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电流下液流通道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情况;结合阻尼力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阻尼器的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为验证阻尼器设计的合理性,搭建试验台对阻尼器的动力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将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外界激励与速度变化对输出阻尼力影响较小,内置阀式磁流变阻尼器能在不同工况下输出稳定的阻尼力;输出阻尼力与阻尼可调系数近乎线性随励磁电流增长;当电流为1.2 A时,输出阻尼力高达7.521 kN,阻尼可调系数可达9.7。可见,内置磁流变阀结构可在受限体积下有效延长阻尼通道长度,使磁流变阻尼器输出较高的阻尼力,且具备较宽的阻尼可调范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瓦斯发动机燃气混合器长方形瓦斯阀口流量特性建模分析,发现长方形阀口瓦斯流量与其开度呈非线性关系。采用分段式设计思想设计了具有准线性流量特性的瓦斯阀口型线。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瓦斯阀口流量与其开度呈准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基于视景仿真的虚拟测试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地铁列车CBTC系统的仿真测试平台中,利用Multigen Creator及Vega软件构建车站、站台屏蔽门及列车的虚拟现实环境,在实验室模拟了地铁站台屏蔽门的工作,解决了CBTC系统开发工作对现场环境依赖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快速电磁铁实现快速动作的机理,建立了快速电磁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用计算机对其结构进行了最佳化设计。在确定快速电磁铁最佳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动态特性计算机仿真的教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对不同能量输入方式和不同线圈参数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摆式车体倾摆试验装置控制模型的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一的输入输出模型结构,利用4种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对倾摆车体试验模型的低频动态特性进行了离线辨识的研究。通过模型仿真输出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所得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