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互联网+"和"大数据"迅猛发展,加快推进"智慧海事"建设,打造一个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海事大数据时代,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感知船舶",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海事服务。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崔景波:"智慧海事"助推转型升级智慧海事将融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部"互联网+智慧交通"实施推进大潮中。海事  相似文献   

2.
在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了"智慧交通"的发展战略。"智慧交通"在海事系统的具体体现就是"智慧海事"。"智慧海事"是全国海事系统实现海事业务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化综合海事监管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但"智慧海事"集智能化、信息化、海事云等概念为一体,其实现需要构筑复杂的系统架构和具体的技术路线,而目前IMO正在全球推进实施的e-航海战略和相  相似文献   

3.
幸福船员     
正2017年1月,实施服务船员"口袋工程"再次被列入2017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工作,要求新增30万用户,服务船员总数达到120万,让广大船员共享海事大数据的发展成果。"口袋工程"是"小口袋、大工程",是针对船员流动性大的职业特点量身定制的一体化服务项目,通过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O2O等技术,为广大船员提供便捷服务,为海事监管提供一体化平台。这是"互联网+"在船员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智慧应用,船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海事局梁建伟局长在2016年广东海事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发展的主动力,牢牢抓住"智慧海事"这一牛鼻子,推动广东海事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在过去的一年里,广东局着力推动智慧海事升级,智慧海事效果初显。全面推广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海事监管与服务"新模式;加快CCTV补点建设,启动珠江口VTS整合升级改造,完成内网百兆线路扩容工程;编制海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是交通运输强国建设和海事治理现代化的起步之年。迈进新时代,深化"智慧海事"建设,创新服务建设人民满意海事,推进海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海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从2011年启动"智慧海事"建设至今,全国海事系统稳步实施顶层设计,海事两级数据  相似文献   

6.
<正>2月24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中山海事局召开全国智慧海事建设现场会筹备工作会,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世新、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副局长庄则平,以及部局、广东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李世新分析了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形势要求,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快"四个交通"、海事"三化"建设的紧迫性,通过"互联网+"夯实履职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他充分肯定广  相似文献   

7.
<正>1月30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广东佛山海事局召开创新海事动态监管模式现场办公会。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陈爱平、副局长李世新,直属海事局局长、部分地方局局长,以及科技、通航部门负责人70多人出席会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5家媒体采访报道。会议提出创新海事动态监管模式,升级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加快推进海事监管现代化。会议先后全面听取佛山海事局"3+1"智慧海事监管、佛山南海海事处水上交通安全智能管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工作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作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江苏省地方海事局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互联网+海事服务"的全新模式,解监管难题,优品质服务。体系初建打造"智慧海事"江苏模式"2018年底,‘资源配置合理、业务深度融合、五网合一运行’的智慧海事管理体系将正式运行。"2018年5月18日,在江苏智慧海事指标体系专家评审会中,江苏省  相似文献   

9.
<正>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港口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与港口运行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港口"模式的智慧港口,已经成为新时期港口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构建的"互联网+传统行业"发展模式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2014年6月,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港口的推广应用,促进智慧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5日,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主办,广东海事局承办的马六甲—新加坡海峡智慧海事管理与服务研讨活动在广州启动,来自沿岸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3国及中国代表共4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此次活动围绕海事信息化智能监管、智能船舶给海事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海事管理中的应用等热点话题,特邀国内信息技术、船舶检验、海事信息化顶层设计等领域一线的专家分享前沿信息,还到广州、佛山实地考察"智慧海事"智能平台、"海事之眼"、电子巡航、"口袋工程"便民服务等智慧海事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1.
赵治嫱 《中国海事》2021,(4):40-42,50
该文旨在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以协同治理的理念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智慧海事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以及提升。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回顾了国内外政府以及海事机构的智慧服务发展历程,以“一网通办”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目前海事系统“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特点及问题,从而结合协调海事政务服务模式提出了数据赋能,整合完善系统;强化内功,加强宣传培训;部门协同,促进资源共享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海事"一网通办"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对接国家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交通运输部、地方政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属海事局、分支海事局、海事处四级海事机构的65项海事政务服务事项、26项便民查询服务"一网通办",满足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全国漫游"。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江苏地方海事船检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智慧海事为平台,以平安海事为基础,以绿色船舶为方向,聚力"六项行动",促进海事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广东海事局的年度工作报告上,局长梁建伟画了一个圆——"打造升级版海事",智慧海事被寄予厚望。作为"升级版"的最直接表现,智慧海事不止是精神家园,亦是海事大同之路。经过两年的试验、改造、再试验、再改造,它在基层"落地"了。"大数据"、"云桌面"、"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潮的词语让"智慧海事"更增添了神秘。作为传统的水上交通执法,与信息概念的对接远不止于纸上谈兵,依托于三大核心技术,智慧海事搭建了一个开放而非封闭、复杂但不繁琐的监管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2015,是智慧的一年,五精海事处遍地开花,智慧平台成效尽显,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海事文化百花齐放。2016,迎来充满新挑战的"十三五",广东海事的现代化强局之路再启一程。进入"十三五",广东海事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以人才、科技、质量和文化的四大核心内容,对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海事"互联网+"建设,简政放权转变职能。2016,广东海事的转型升级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6.
胡坤 《珠江水运》2015,(3):26-27
<正>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是覆盖广东海事局全局的水上应急搜救统一指挥平台,由图层集成、决策分析、重点水域、重点船舶与特殊环境等五大部分构成,自2013年筹备研发,2014年12月15日正式上线。在广东海事局2015年工作会议上,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提出"全面打造广东海事转型升级",其中就包括智慧海事升级。智慧海事是将科技手段运用到海事监管中,在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支持下,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点线面的立体监控,由此提升监管效能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方案背景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出台。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效率,将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政务服务质量与效率将大幅提升。将NFC技术引入船员管理之中,既是海事机构便利船员的新举措,也将成为电子政务从PC时代迁移到APP时代的积极探索,有  相似文献   

18.
观点     
《中国海事》2016,(4):3
中国2015年审结海事海商案件1.6万件,已经成为海事审判机构最多、海事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2016年人民法院将加强海事审判工作,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和其他核心利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加大交通运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综合交通运输融合发展与协同发展;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东  吴昊 《中国海事》2024,(2):12-1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人船舶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无人船在海事监管工作中的应用逐渐进入探索阶段。为响应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提出的“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战略部署,以无人船为核心平台,提出一种融合“陆海空天”智慧监管手段的一体化系统架构,详细阐述该系统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及实现方案,探讨其在海事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及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智慧海事建设是依托科技进步加快推进海事发展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智慧海事建设,适应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新形势,满足智慧交通建设的新要求,促进海事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已形成共识。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形成智慧海事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智慧海事建设情况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亟需一套指标明确、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智慧海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智慧海事建设发展情况的理论依据。文章结合江苏地方海事信息化的建设基础和业务需求,通过对智慧海事内涵特征的解析,构建了一套智慧海事评价指标体系,以更科学性、指导性的评估模式引导智慧海事有序发展,进一步促进海事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