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魏梅  潘放  汪颖异  杜亮 《船舶》2022,33(1):1-18
回顾了2021年世界经济、航运和造船市场,并对2022年船舶市场进行展望。2021年,伴随着疫情的发展,主要经济体推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经济复苏,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反弹,国际海运贸易量也出现增长。航运各细分市场因供需情况不同而表现各异,散货市场强劲复苏,集运市场需求旺盛,海工市场表现良好,油运市场低迷。2021年国际新造船市场活跃,新船订单相比2020年增加超过80%,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船新订单量表现优异。展望2022年,高涨的基础建设需求和有限的船队运力将继续支撑散货船市场,全球石油供应的增加和需求提升使油运市场前景向好,集装箱船的订单量和交付量将继续保持高位,液化气运输船海运市场将继续保持高位周期性波动上涨,不同区域表现分化,海上油气生产持续复苏,绿色智能依旧是航运市场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2.
正2017上半年,国际海运贸易活跃度提升,航运市场行情略有改观,新造船市场也出现一定幅度反弹,但新造船价格尚未出现实质性回升,市场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复苏形势总体向好,但航运市场过剩运力全面消化尚需时日,新船价格和成交量"双低"仍将是造船市场短中期常态,世界船舶工业的深层次调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3.
回顾2018年全球纸浆海运市场运行情况,对全球纸产品、纸浆海运量以及中国纸浆进口海运量变化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全球纸浆市场需求端和供给端基础上,对未来的全球纸浆市场走势进行预测,并重点对最具潜力的中国纸浆市场供需对比进行分析预测。在分析现有船队吨位分布、船队船龄分布以及新建船舶及订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运力和全程物流分拨业务控制相对集中的情况,预测未来纸浆船运力变化情况。最后总结市场供需情况和经营模式特点,对未来纸浆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 一、抓住机遇,加快沿海运力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海上货物运输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10年流金岁月,温州市沿海货船运力成倍增长,2002年的沿海运力达到64.92多万吨,比1997年的31.11万吨增长了108.6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集约经营规模发展渐渐深入人心,整个海运市场的货源也有了新的变化,适应海运市场的集装箱船、化学品船和油船等特种运输船舶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批船舶设备落后,技术质量差的超龄船舶退出市场。一些质量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7,(1):1-10
回顾2016年干散货运输市场运行情况,对各船型市场走势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展望2017年的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对全球经济的风险点和增长点进行归纳。在分析各货种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2017年各货种的海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运力交付拆解、存量运力情况和降速航行等影响运力供给的主要因素,预测全年各船型运力变化情况。最后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海运供需情况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2017年干散货市场走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陈弋 《水运管理》2014,(1):34-35
<正>1海运市场未来趋势向好毫无疑问,2013年对于干散货海运市场来说是令人难忘的年份。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沿海市场,行情起伏波动程度为近几年来罕见,运价冰火两重天在市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市场方向和节奏越来越难以把握。自2012年底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快速回落后,行情低迷状态几乎跨越2013年的整个上半年。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13年度海运需求增长5%,而运力增长7%,相当于多出了约251艘载质量6.5万t的海运船舶,运力严重过剩,导致行情低迷也在情理之中。6月中旬,海岬型船市场运价开始领涨,并持续了2个多月。国际海运价格触顶后大幅回落之际,国内沿海  相似文献   

7.
2013年干散货海运市场基本走势为前低后高,运费及期租水平在上半年较深谷底徘徊之后,于下半年进入较为明显的上升通道,无论是中国沿海还是外贸海运市场均出现了近三年来的高点。展望2014,虽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承压,但发达国家经济体复苏预期较为良性,为贸易需求及海运市场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运力过剩局面仍将长期存在,海运市场恐难出现质的飞跃。但业内普遍信心回升:干散货海运业的最低谷已经过去,"复苏"会成为近一段时期内的主旋律,尽管复苏的速度和高度看上去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所有人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张文生  汪传旭 《世界海运》1997,20(1):15-16,18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和全球海运贸易的稳定增长,世界干散货运输市场也表现良好,尽管干散货运输市场需求量预计出现劲增长,但市场前景仍不明朗,由于干散货船舶订单量居高下水,因而干散货运输市场需求空间业得十分有限因此,干散货运输市场短期内会出现严重的运力过剩和运费率疲软现象。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18,(3):18-26
回顾2017年干散货运输市场运行情况,对各船型市场走势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展望2018年全球和国内经济形势,对全球经济的风险点和增长点进行归纳。在分析各货种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2018年各货种的海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运力交付拆解、存量运力以及超大型矿砂船等影响运力供给的主要因素,预测全年各船型运力变化情况。最后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海运供需情况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2018年干散货市场走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专家预测,2009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将更加恶化,世界海运量增速更趋缓慢,航运市场新增运力加速,运力过剩加剧.国际船舶市场将继续深幅回调,新船价格也将全面走低,"卖方市场"的格局即将结束.中国船舶工业将面临"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船舶工业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呢?  相似文献   

11.
张矢宇  张培林 《船舶》2003,(1):5-7,15
长江航运为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然而,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江船舶运力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与此同时,长江流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加快步伐,对长江船舶运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炭、矿建、矿石等传统的大宗散货在货运需求中仍占较大比重,但增幅趋缓,特别是能源结构的调整,使煤炭的增幅甚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运输需求不断增加,适箱货源增长迅速;特种货物运输的需求有较大的增长。依据目前长江船舶状况,运力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长江运力结构现状,分析了运力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论述了未来长江市场发展态势以及对船型的需求,从船舶动力供给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长江船舶运力结构性过剩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交通部:2017年近300艘老旧船舶提前退出市场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17年国内沿海货运船舶运力分析报告,与2016年年底相比,沿海省际不同类型船舶运力规模均保持一定的增长,船舶平均船龄为10年左右。根据报告,受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主动调整运力结构等因素影响,2017年我国沿海297艘老旧船舶提前退出市场,其中干散货船154艘、集装箱船35艘、油船107艘、化学品船1艘。  相似文献   

13.
祁斌  周羽欢  秦琦  沈苏雯  李源 《船舶》2013,24(1):1-9
首先对2012年的世界经济发展作了概述,并对这一年的船舶行业进行总结、回顾,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2012年的世界船舶行业延续2011年的低迷。在航运市场上,三大主力船型的运价指数均较去年下一个台阶;在建造市场方面,集装箱船和散货船的新船订单量均大幅下滑,油船则相对好些。归根结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需求疲软,运力过剩"。世界宏观经济实质上的不景气对需求面产生较大影响,而之前市场景气时所囤积的大量手持订单在近两年陆续释放造成运力过剩情况的不断加剧。虽然随着拆解量的增加和手持订单的减少会稍微缓解市场压力,但短期内仍难真正复苏,主动控制运力成为目前船东维持生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1 清醒认识我国修船行业面临的经济大环境 2013年航运市场依旧持续低迷,由于钢铁产业、煤炭产业减少了对海运的需求,海运船队运力总量与海运贸易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当前,全球散货船运力已经超过需求7亿载重吨、油轮运力已经超过需求5亿载重吨、集装箱船运力已经超过需求1 700万箱的规模,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短期内无法解决,导致航运市场低迷甚至恶化,这是影响我国修船业的主因之一.其次,由于国际范围内拆船势头持续上升,海运船舶新船增加,老龄化程度下降,船舶修理需求总量和深度下降,是影响我国修船业的主因之二.  相似文献   

15.
船舶航速不断降低,运力闲置,船体生长污损的风险增大,影响船舶燃油消耗和使用寿命,中远佐敦SeaQuantum UltraS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全球海运市场经历了最为艰难的一年,步入2013年,需求不足、运力过剩继续困扰市场,大量运力闲置。集装箱船方面,根据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统计,4月第一周闲置集装箱船规模为705,994TEU,同比大幅上升34%,占全部集装箱船队的4.3%以上,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2015年第一季度干散货市场运行情况,并在分析主要货种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就各货种的海运需求进行了预测,同时也对运力供给市场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祁斌  李源  秦琦  沈苏雯 《船舶》2010,21(1):1-8
对2009年世界船舶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一两年的船舶市场进行了展望。2009年上半年,伴随着世界经济衰退,不论是建造市场还是航运市场,总体趋势依旧向下。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航运市场有所起色,而建造市场依旧低迷,全年新船订单量同比下降超60%。2010年全球经济虽将有所恢复,运力需求也将随之回升,但根据目前手持订单,2010年依旧将有大量运力投入运营,市场总体仍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8.
高建国 《中国水运》2006,(12):52-53
河北目前从事国际海运的航运企业3家,船舶运力300余万载重吨;从事国内海运的省际航运企业26家,船舶运力40余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船舶代理企业56家;国际海运集装箱中转站6家;国际船舶管理企业9家;国内船舶代理和海上货运代理企业146家;国内船舶管理企业5家;全省内河运输除廊坊市以外,其他10个区市均发展了航运业务,营运船舶拥有量2800余艘,2.7万个载客位。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运市场格局在河北省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水运管理》2012,34(7):15-15
有全球海运界"达沃斯"之称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2"将于9月19—21日在厦门召开。届时,全球航运产业链利益相关方将汇聚一堂,就当下航运市场困局把脉问计,共商良策。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复苏缓慢、市场运力增长过快、燃油成本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2012年航运业艰难前行;而诸如低价竞争、投机炒作、盲目扩张运力等无序发展的种种行为正不断加剧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制约行业调整与变革的步伐,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营商环境,如何解决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0.
蔡观 《中国港口》1996,(2):38-38
<正>一、世界航运 世界商品贸易额的80%以上是通过海运实现的。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必将促进世界海运业的发展。1994年世界海运量为44.15亿吨,比上年增加3.1%。世界海运市场又可细分为:1.石油、液化天然气等液体散货市场;2.矿石、煤炭、粮食等干散货市场;3.集装箱及一般包装运输货物市场,分别占世界海运量的40%、25%和35%,石油的运输量最大。 当前世界海运业有如下特点: 1.运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1995年4月劳氏船级社统计,世界商船队总运力6.9亿载重吨,而总需求约6.3亿载重吨,供大于求约10%。 2.油轮市场供需严重失调。油轮市场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1994年全球约有17%的油轮闲置,而船厂持有油轮订单仍高达2100万载重吨。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油轮双壳体建造规则,限期淘汰单壳体油船。1995年开始改进,估计抵制老旧船力度加大,拆船量会有所增加。随着西方世界经济复苏,油轮市场会逐步好转。液化天然气的利用扩大,这种多用途船的发展今后将更令人瞩目。 3.干散货船市场。西方经济的复苏,使得对铁矿石和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洲际运输增幅相当可观,引起大型船舶费率不断上扬,期租船也以长期租船为主,反映了世界铁矿砂的产销前景以及人们对未来市场的信心。 1995年我国采取大量增加铁矿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