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地震滑坡区域危险性进行评判时,因其影响因子较多,具有模糊性,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评判方法。利用模糊综合判别法对滑坡区域危险度进行评判,能够充分地考虑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相对于其它评判方法更具有优势。以苏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影响地震滑坡发育的本底因子,建立了该区域地震滑坡潜在危险性评判模型,对该区域地震滑坡潜在危险性进行评判,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汶川地震跨小鱼洞断裂带的小鱼洞大桥地震破坏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其震后现场的实地勘察分析,建立了小鱼洞大桥多点地震动激励的动力分析数值模型。考虑到断裂带两侧地震强度的区别,采用三角级数法模拟人工地震波时选用不同的地震峰值加速度,然后对其进行地震破坏数值分析,重点讨论了桥梁地震破坏的薄弱部位及其破坏原因。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体现了小鱼洞大桥的实际破坏状况,证明了数值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世纪大桥工程场地土层的地震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口世纪大桥场址危险性分析给出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基岩加速度反应谱、人工合成地震波及工程场地勘察资料为基础,结合世纪大知边墩和水中主塔墩孔位的土层剪切波速测试与土动力三轴试验结果,对海口世纪大桥工程场地土层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对土层地震影响效应的评估可作为海口世纪大知抗震设防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磴口黄河大桥拟选桥址地震危险性分析给出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基岩加速度反应谱、人工合成地震波及工程场地勘察资料为基础,结合拟选桥址的土层剪切波速测试与土动力三轴试验结果,对磴口黄河大桥拟选工程场地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其结果可作为磴口黄河大桥桥址选定及大桥抗震设防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66(6):214-221
受九寨沟Ms7.0地震影响,地震直接触发和潜在的地质灾害已经频繁破坏或堵断公路,这种影响将长期存在,对游客前往景区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景区旅游业恢复和发展的重要"瓶颈"。以斜坡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对比分析地震前、后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各路段危险性,研究其对不同方向游客到达景区通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震前、后灾害点数量以及灾害点密度比均随易发性等级的提高逐渐增大,高易发区地震前、后分别为低易发区的9倍和27倍,符合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划分原则;(2)因距离震中近、地震烈度高、地形陡峭,震后76%的灾害点和新增的高危险公里路段单元主要分布在路段6、7、8、9、10,震后成都方向、甘南方向至景区的路段组以及景区内部路段危险性大幅提高,会对游客到达景区通达性产生较大影响;(3)针对不同路段及路段组地震前、后危险性变化对景区客流的影响,提出了防、治、建等对策与建议,为震后九寨沟区域交通规划和旅游业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震属性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对使用常规技术手段难以识别的复杂油藏处理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地震属性分析效率、精度和质量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简要分析了地震属性分析面临的主要难点,并对近几年来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地震属性智能计算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探讨,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震输入问题一直是工程结构抗震研究中所关注的焦点.大跨度桥梁结构各地面支承距离较大、延伸较长,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应考虑地震波有限波速传播所引起的行波效应.文中基于行波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某大跨度四跨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进行了行波激励下地震反应的数值模拟,并与一致地震激励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速公路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合成地震波为激励,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考虑水平和不同竖向地震作用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应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两向地震作用,计算结果才是安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傍山线地形下的某桥梁进行地震响应特性分析,研究傍山线地形下简支梁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特点.结果表明:结构的一阶振型存在桥墩的扭转.地震作用下,傍山线桥梁横向两个桥墩的地震响应不同,桥梁存在扭转现象.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对大跨度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位于京沪高速铁路线上Ⅷ度地震区的大跨钢箱拱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非线性对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很小,地震反应分析时可以忽略不计;材料非线性能有效地减小拱截面所受的地震作用.因此建议大跨度拱桥在抗震设计时应注意将主次承重构件的抗震能力进行适当分级,以便有效地利用次要构件的非线性耗能来减轻主要承重构件所受的地震作用。  相似文献   

11.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柯尼萨桥为例,研究了大跨石桥在近场(脉冲型)和远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损伤敏感性。选定该桥是基于以下原因:跨度大、恰好建在活性断层上、在近期两次近场地震中仅发生微小损伤,并且可以从该区域最近倒塌的一座类似桥梁中推断出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强度。结合现场动力特性测试、石料与砂浆抽样试验以及各种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桥梁构件接触面及其相互作用性质以及砂浆和石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破坏特征。在有限元分析中,使用间断和连续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非线性模拟。在评估石拱桥的敏感性时,不仅使用了该桥位处近期的地震记录,也使用了另外4个近场和远场地震记录。研究结果表明:远场地震的破坏性远大于近场的情况,这与关于近场地震对核结构影响的研究完全一致。基于数值分析结果,评估了在普通结构与核结构中常用的累积绝对加速度、阿里亚斯烈度和能量率几种地震破坏指标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桥梁的抗震设计中,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对于了解桥梁各个部分(梁体、桥墩、基础、支座等)之间的作用机理,了解影响桥梁抗震设计方法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研究支座对常规染式桥地震反应地影响,为进行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力有限元对连拱隧道结构-围岩体系进行分析的原理,对浅埋连拱隧道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隧道埋深及中墙参数对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曲线桥地震反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一座七跨曲线连续梁桥的地震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曲率半径,墩与主梁之间不同联结方式等因素对曲线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比较了水平地震动单向输入与双向输入时其地震反应的差别,研究了用反应谱法计算曲线桥地震反应时的精度,计算中震选取的振型数及最大值的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震激励的输入是大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最薄弱的环节。大跨度桥梁由于基础间的间距较大,因而在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是应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空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了全桥结构动力分析,得到了该桥基本的动力特性参数,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波速作用下行波效应的分析,与一致激励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将为大跨刚构桥的地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墩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高墩桥梁越来越多地在西部强震地区被采用,并且多采用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刚构桥。对具有高墩的某桥梁工程进行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研究高墩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特点。并通过适当的改变结构形式降低桥墩的地震响应,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可为高墩桥梁的建设和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维相干非一致激励功率谱模型,采用随机过程理论关于幅值、相位与功率谱的关系式,根据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价和设计地震动参数合成人工地震波,考虑波动传播效应和多点激励效应,分析了某座跨长江的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激励下的空间非线性响应特性,计算了桥梁结构关键部位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并与一致激励下对应响应量进行比较,认为非一致激励下大跨斜拉桥关键部位的某些响应梁大幅增加,反应了进行非一致响应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填筑路堤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敏感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典型填筑路堤内部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参数(加速度、速度、位移)及残留位移等随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及敏感关系,分析结果对明确填筑路堤动力稳定性的关键部位,提高路基设计水平等均具有较强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二维相干非一致激励功率谱模型,采用随机过程理论关于幅值、相位与功率谱的关系式,根据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价和设计地震动参数合成人工地震波,考虑波动传播效应和多点激励效应,分析了某座跨长江的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激励下的空间非线性响应特性,计算了桥梁结构关键部位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并与一致激励下对应响应量进行比较。认为非一致激励下大跨斜拉桥关键部位的某些响应粱大幅增加。反应了进行非一致响应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