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默 《专用汽车》2014,(12):73-75
2012年,被称为中国混凝土机械企业的"海外并购年"。当年,三一收购普茨迈斯、徐工收购德国施维英,再加上2008年中联收购意大利C IFA,至此,混凝土装备的全球前三家企业皆入中资企业囊中,行业竞争重心亦转移至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工业海外并购是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而成长起来的。海外并购是中国汽车工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体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汽车工业在实施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便利条件。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中国车企场海外并购仍面临诸多的困难需要加以克服,中国汽车工业外海并购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目前中国企业热衷于通过海外并购进军国际市场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跨国并购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海外的成功并购。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因为转型的缘故,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需求更加急切,而且更趋于成熟,不仅希望通过并购获得技术,更在意迅速获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然而并购仅是开始,并购之后如何有效地整合才是中国车企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到2011年,全球工程机械行业50强排名变化所呈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除了卡特彼勒、沃尔沃等少数老牌强手外,欧美企业排名普遍下降,而中国企业风头一时无两。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并购功不可没。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海外并购事件更是捷报频传,并购狂潮汹涌,令人振奋不已。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企业成为了海外并购的一支重要力量。制度提供了一个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安排,各国制度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制度距离的产生。在企业海外并购中,制度距离的存在会提升并购风险并影响并购绩效。在整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探索了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制度距离如何制约和影响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策略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时面临法律政策风险,定价风险,整合风险,企业文化融合风险。本人针对这些风险,进行了探讨说明,民营企业要成功完成海外并购,必须降低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可谓是三一重工的"国际年。新年伊始,三一重工首次海外并购打出大手笔。1月31日,三一重工联合中信产业基金投资顾问公司,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生产商普茨迈斯特的全部股权,迈出了海外并购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亚洲经济状况良好、一些货币走强,给了优秀企业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并购的能力,亚洲并购交易开始接近两年前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液压力     
徐工收购混凝土机械巨擘德国施维英尘埃落定才两个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并购又一次引起轰动.这一次并购,不但是迄今中国企业在德国最大的并购案例,而且将因被收购对象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稳步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日趋活跃.本文以均胜集团并购德国普瑞为例,分析均胜集团的并购整合过程与整合成果,总结均胜集团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若琦 《汽车与配件》2010,(24):36-37
<正>年初,本刊以《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离不开专业法律建议》一文报道了霍尼曼和斐格律师事务所共同成立的法律服务联线,为国内车企并购美国汽车公司提出的一些专业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鑫 《中国电动车》2021,(2):103-104
国际技术溢出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诱导因素,对科技型企业海外并购发挥积极作用,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益于此,我国科技型企业海外并购在技术、竞争力与产业集群方面颇具优势.但海外“技术锁定”与政策限制、文化差异、人才匮乏等因素使国际技术溢出效应难以被充分发挥,据此提出具体方案,提高我国科技型企业对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应用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企海外并购第一案--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汽车旗下悍马品牌,终于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汽车情报》2008,(8):46
在痛失建厂优惠机会,整车出口门槛越来越高后,奇瑞汽车开始计划通过海外并购这条捷径继续在其最大的海外市场——俄罗斯占领先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海外并购、国内重组的大征战之后,谋求整体上市已经成为2010年汽车市场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内地房地产企业和香港房地产企业的并购动机进行了比较,认为内地房地产企业在提高市场集中度后,可以借鉴香港房地产企业并购的经验,采取多元化发展和进军海外,利用不同产业和不同市场的发展周期,不断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8.
为找出中国汽车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文章对中国汽车企业的"走出去"现状进行了分析。总体上来说,目前主要企业均已在海外建立了生产工厂,海外并购也日趋活跃,但企业"走出去"战略尚不明晰,缺乏整体规划,导致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形象不佳,对海外市场控制乏力。因此得出:中国汽车企业要明确海外发展战略,注重海外销售网络的建立,注重诚信经营,努力融入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4):47-47
近期A股市场持续反弹,市况由弱转强,引领了港股上周呈上攻态势。国企指数已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正形成一轮涨势的新动力。H股中银行、电信、航运和资源类股票纷纷攀升,美国加息预期的降温刺激地产股延续升势,由于国际投行再度看好中资企业股,海外红筹回归A股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OLI为基础,提出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优势,其中核心竞争力优势是根本动因,并针对印度制药企业具体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