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指路标志信息连续性是驾驶者在复杂路网中顺利出行的保障. 本文以路网指路标志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3 个层面分析指路系统信息的连续性,提出系统、频度信息项、区域、方位、路径等不同层级的连续性量化指标,利用空间聚类分析识别指路信息项目标地的辐射方位,基于有效路径三原则筛选每个方位的路径集;考虑路径各节点指路信息项的前后承接特征、道路及交通设施条件量化驾驶人心理预期,即节点信息连续度;设计了路网及指路信息项、转向特征等属性的数据存储结构,提出指路系统连续度量化算法,以实现其信息连续性计算. 最后,以重庆市渝中区路网指路信息系统为例,对连续性分析模型及量化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指路标志信息连续性是驾驶者在复杂路网中顺利出行的保障. 本文以路网指路标志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3 个层面分析指路系统信息的连续性,提出系统、频度信息项、区域、方位、路径等不同层级的连续性量化指标,利用空间聚类分析识别指路信息项目标地的辐射方位,基于有效路径三原则筛选每个方位的路径集;考虑路径各节点指路信息项的前后承接特征、道路及交通设施条件量化驾驶人心理预期,即节点信息连续度;设计了路网及指路信息项、转向特征等属性的数据存储结构,提出指路系统连续度量化算法,以实现其信息连续性计算. 最后,以重庆市渝中区路网指路信息系统为例,对连续性分析模型及量化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路径引导信息,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在版面设计、点位设置、信息选取与表达等方面应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设计体系。宁波市在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计实践中,通过解读现有国家规范,结合宁波市实际路网、交通特性,对指路标志的版面形式、点位设置、标志套用等作了细化规定。在指路信息选取上,通过统筹道路、桥梁、交通枢纽、主要地区、旅游景区等各类交通信息,构建了指路标志的信息层级体系,并设定了信息的分层表达规则,以保障交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连贯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指路标志是道路交通标志的一种,通过颜色、形状、亨符、图形向交通参与者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是驾驶人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重要保障。其设置方法和反映的信息,与路网结构、道路等级、交通管理措施有着紧密关系。本文在总结目前指路系统设置和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指路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在合肥市城市道路指路系统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证明此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是可行的,对指路标志系统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交通指路标志信息认知的水平直接影响出行者寻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不同信息组织形式的交通指路标志进行标志信息理解实验,发现交通指路标志版面信息的位置及字符排列方向对信息的理解水平存在显著性影响。当标志上信息的位置与在路网中的相对位置相同,且字符排列方向没有旋转、与道路线形保持一致时,信息的理解水平较高;当标志上信息被移动或旋转时,信息的理解水平将降低42%~66%。  相似文献   

6.
姜瑜  张伟 《交通标准化》2015,1(2):14-19
在设计指路标志时,应当重点关注交通参与者信息需求与供给是否相互匹配。围绕交通参与者信息需求与供给关系,研究部分地区(北京、上海、武汉及南京)和部分国家(中国、美国、日本及英国)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剖析不同版面设计形式的标志传递信息的特点,包括传递种类和传递方式,梳理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标志版面设计理念:(1)指路标志服务的主要对象对区域路网有一定的认识但不熟悉,指路标志为其提供必要的道路信息和地点信息,同时避免信息过载;(2)指路标志应当传递交叉口交叉道路的名称或编号、外围交叉道路的名称或编号、交叉口周边重要地点名称等;(3)交通信息应多以图案形式进行传递,将交叉口图形化,并将交叉道路的名称或编号标注在交叉口图形内;(4)可使用不同颜色对交通信息进行分级,提高标志视认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道路网中交通指路标志信息的连续性,根据指路标志信息的影响范围将道路网划分为两层次,利用有向图理论建立了路网模型。结合交通标志指路信息的设置与路径中的转向决策点,引入指路信息项系数与指路信息设置率,建立了指路标志信息连续性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两层次路网上设置指路信息能较好体现出行者寻路过程的规律与寻路过程的心理特征;当指路信息缺失时,仍能通过对路径决策点的转向概率选择特征进行特定路径连续性的量化评价;当路径的指路信息设置率与指路信息项系数均大于50%时,路径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定量分析指标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对指路标志信息内容组成及协调设置尚无明确规定的现状,对已有的指路标志分析方法及指标作汇总和扩展补充,提出了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定量分析的2个方法:路段分析法与区域分析法,并给出了指路标志设置率与指示范围、道路间相互指示关系等一系列用于上述分析方法的定量分析指标。接着以广州市海珠中心区为例,基于对该区域内主干道指路标志现状的数据采集与调查研究,选取了典型的主干道及交通区域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指路标志是一种标识路网、传递道路信息的重要交通流管控执行设施。为使指路标志携带有效信息并实现快捷诱导功能,在路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圈层覆盖和层次分析三种方法对基于标志性地物的指路标志设计过程进行建模,将获取的所有标志性地物数据和与之对应的道路网拓扑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地物作为指路标志的标示内容。将道路网和地物的影响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利用圈层覆盖法确定所得标志性地物的影响范围,并将其作为标示内容的标示方向。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标示建模,确定在指路标志携带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标示内容的选取优先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路网系统中的高级节点,具有出口多、交通量转换大等特点,指路标志则承担着引导驾驶人获取路网信息,规划行驶路径的重要功能。本文综合考虑指标标志版面设计、布设及信息选取等多个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互通出口标志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互通指路标志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颖  万冲 《交通标准化》2013,(15):14-15
道路网络上的交通流状态是交通需求结构和道路网络结构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交通需求结构与道路网络结构一体化研究是实现交通需求系统管理的基础。鉴于此,运用均衡原理建立交通需求结构与道路网络结构二者的耦合关系模型,提出基于交通网络与交通需求二重均衡协调的交通需求结构分析模式,可为交通需求系统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运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在建设观念、重视程度、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法律体系、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应当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观念,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设立稳定的建设资金,改变现行管理体制、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稳定、良性发展,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交通出行诱导系统下的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是进行交通出行诱导方案分析、评价的基础。本文主要考虑交通控制与诱导信息对路段阻抗的影响和出行者对交通诱导信息的接受程度,给出了两种准动态交通分配的策略:修改了出行路径阻抗和改变了出行路径选择。并基于常规非平衡交通分配,通过OD需求量“全有全无”方法,实现了OD变需求影响下的多时段连续准动态交通分配。最后,通过示例路网,验证了所研究的分配策略与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运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在建设观念、重视程度、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法律体系、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应当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观念,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设立稳定的建设资金,改变现行管理体制、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稳定、良性发展,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根据道路交通标线的几何特性及其与道路几何中心线的方向关系,将交通标线归为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及点状标线,建立了面向布设方案自动生成的交通标线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能表述标线与路网拓扑数据的关系,并可支持标线布设方案在GIS平台的自动生成。选取珠海市部分路网区域,以前述数据模型表达标线的布设方案,运用线性参考技术,在ArcGIS平台构建自动生成系统,实现了标线的自动生成,并存入GeoDataBase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对城市道路交通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物理构造、工作流程和系统功能。运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改变现有被动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交通事故事前的主动防御功能,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路径信息诱导的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与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建立了路径诱导信息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描述信息发布者通过交通诱导信息发布手段优化路网层面的性能函数,下层模型采用效用函数描述驾驶员最优路径选择行为,其决策变量为交通信息类型,从而将交通信息对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引入模型中。利用极点搜索算法对一个简单路网的双层规划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得出了各种交通信息条件下上层目标函数值。虽然计算结果存在8%~13%的波动范围,但交通拥堵时发布的拥堵消散信息是最优方案,定性信息带来的总体效益要好于指示信息,因此,该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叉口特征的指路标志建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指路标志划分为各种路标指示项.结合道路网的拓扑结构,定义了路标指示项的状态函数集,并把路标指示项分为状态性标识、连接性标识和方向性标识3类.交叉口是指路标志必须反映的本质特征,也是指路标志建模的关键.基于交叉口特征函数集的指路标志建模方法是通过交叉口特征函数的运算确定路标指示项的状态函数集.以实际路网交叉口为例,构建了连接性标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