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近年伴随着滚石灾害的频繁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应加快对其防治措施的研究。以猴屿隧道为例,基于三维DDA模拟风化花岗岩危岩体形成的滚石在其出口边坡上的下落轨迹和冲击特性。运动轨迹及冲击荷载结果表明,危岩区上边缘部分高位滚石到达防护网位置时速度大于20 m/s,弹跳高度超过4 m,冲击荷载大且可能翻越防护网,危及洞口安全,单独在坡脚处的工程措施很难完全防治从边坡上缘右侧的滚石。建议在隧道施工前对危岩体采取以下处治措施:(1)对于上边缘右侧的危岩体和孤石,体积小于2 m3的直接清除,体积大于2 m3的控制爆破炸碎后清除;(2)对于嵌入山体内无法清除的不稳定岩体,对表层危石进行清除,直至无法清除后,进行裂隙注浆+锚固+防护网加固;(3)对于上边缘左侧无法清除的大体积危岩体和孤石,根据孤石形态与嵌固特点采用片石混凝土嵌补、锚杆混凝土基座嵌固和主动防护网等方式进行加固;(4)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可以采用被动防护网拦截剩余小体积滚石。 相似文献
3.
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以榆佳高速公路路基土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设计了容重、黏聚力、内摩擦角3因素3、4、5水平敏感性分析方案。试验中没考虑不同因素的相关性。利用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组合下可靠性指标和极差的变化,确定了适用于榆佳高速公路路基土坡的不同因素对于其稳定性的影响顺序,即内摩擦角φ>黏聚力c>容重γ。通过敏感性分析认为,在确定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因素水平不同划分对敏感性分析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省吕梁机场黄土边坡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导致黄土边坡发生滑坡的影响因素,确定黄土地区机场高边坡的敏感性因素,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利用理正边坡计算软件,采用简化Bishop法对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安全系数的计算,得到了这些敏感性因素对黄土边坡的影响显著性,所得结果对机场黄土边坡失稳的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地震是造成崩塌滚石灾害的诱因之一。以青川某崩塌滚石灾害为例,运用DDA方法,对地震诱发斜坡危岩破坏,发生崩塌滚石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及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危岩体因地形及高程产生放大效应时,破坏加剧,运动能力增强;崩塌滚石运动主要以滑动、滚动、跳跃为主;坡面摩擦增大时,能够显著限制滚石的运动能力;DDA方法能够模拟崩塌滚石的运动路径,可以为防护结构的设置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针对黄延高速公路一典型的路堑边坡工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其边坡稳定性的7种因素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一些初步规律,进一步提高了对参数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12.
首先回顾了运动学波理论的研究进展,根据高速公路作业区汇合交通流特性,利用运动学波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流模型。进而对高速公路作业区的交通波动做了理论上的分析,根据瓶颈处上下游的交通需求和供给的不同关系归纳了4种不同情形,以一种最为复杂的情形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作业区内激波的动态变化过程,绘出了交通流基本图和车辆轨迹图中的各种激波的示意图。最后以实际算例的形式详细计算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并针对结果对高速公路作业区的交通控制策略提出了建议,为高速公路作业区的交通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多数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尚未达到通行能力,但各类交通事件明显增加,同时二次事故也不断增多,使得交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对监控、通信和部分收费系统功能及资源重新界定、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更完善、解决问题的层次更深入、反应能力更强、具有ITS特征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它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功能实现的发展方向。文章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并详细介绍了突发事件管理活动的工作重点和过程。相信通过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当前高速公路资源的功效,为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隧道照明问题既影响交通安全,又影响电能消耗和建设成本.为解决我国隧道照明中存在的诸多错误,通过驾驶人视觉和心理需求研究,寻求有效的照明设置方案.在分析我国隧道照明现状基础上,以驾驶人在昼间、夜间隧道行车时必然遭遇问题为对象,分析驾驶人对隧道照明的实际需求和变化规律,并提出隧道照明参数计算方法和方案.研究表明:我国隧道照明中存在诸多空白,有些与驾驶人需求背道而驰.在不同条件下,驾驶入对照明需求差异较大,应依据驾驶人视觉特性和心理反应制订针对性照明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公路建设中节约土地的问题,提出并研究了具有上下两层道路的高架式高速公路: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既可以是高速公路也可以是低等级公路.结合浙江省的实际,分别从适用性、存在问题这几方面研究了三种建设方案:在规划中就考虑双层公路;在既有地方道路上建设高架高速公路;在平原、丘陵、山区典型地形下既有高速公路上增建高架高速公路.并对高架高速公路与互通立交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高架式公路采用立体交通的方式达到了既节约用地又使公路通行能力倍增的效果.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高架高速公路较适用于高速公路的局部路段或中短途路段. 相似文献
18.
19.
高速公路景观公众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景观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设计了普通人群调查问卷、专家调查问卷,就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的景观建设效果,分别对普通人群和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专家和普通人群对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景观的评价是相似的;驾驶员是最关心高速公路环境景观建设的;在高速公路管理人员中存在着对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过分乐观的态度;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景观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立交线形指标与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及司乘人员自然舒适感受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是立交安全性设计的3大评价指标。以广州市北三环高速公路石滩立交的设计为例,研究分析了立交安全性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