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杨毅 《航海》2003,(3):38-39
水雷是一种既具有战略使用功能,又具有战术使用价值的水中兵器。它具有布放隐蔽、威慑力大、作用时间长、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显著优点,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水雷的发展,先后研制了多型性能先进的主战水雷。同时,为了使作用有限的单个水雷或雷阵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水雷像网络一样连接起来,就能形成  相似文献   

2.
未来海军"杀手锏"--新型水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龙 《航海》2002,(5):38-39
水雷既是沿海防御,抑制强敌海上进攻的常规威慑力量,又是海上军事强国封锁对方港口、出海口和海峡,进行登陆进攻作战的有效武器。随着水雷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技术发达国家开发研制的新型高智能化的水雷,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水雷家族的朵朵奇葩。在未来的海战  相似文献   

3.
杨燮庆 《船舶》1996,(1):51-55
反水雷舰艇是各国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即使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其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反水雷舰艇的船型,船体材料,主要武备,反水雷兵器,典型的反水雷舰艇技术性能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游向新世纪的鱼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下自主航行、自动控制深度和方向、并自动探测和跟踪目标、以水中爆破毁伤目标的水中兵器。它不仅是对付潜艇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海军的早期鱼雷都存在速度慢、航程近、命中率偏低和破坏威力不大等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国海军着眼21世纪的海上作战环境,大量运用尖端技术,发展新型鱼雷武器,重点是克服早期鱼雷存在的先天不足,推出了一系列面向21世纪的主战鱼雷。这些新型鱼雷都趋向智能化,强调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命中精度更高、破坏威力更大,同时增大鱼雷的攻击深度,并发展适合在浅水海域作战的鱼雷。  相似文献   

5.
水中探测技术涉及声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多学科和专业,它是造船电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声探测技术为主的水声装备是我国海军水下作战的重要耳目,它是水下目标探测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水中兵器制导的主要手段。水声装备遍及水面、水下和空中立体空间,广泛应用于航母、水面反潜舰艇、潜艇,猎雷扫雷舰艇、反潜飞机及鱼雷、水雷,成为现代海战中的反潜战、水雷战、水  相似文献   

6.
水雷——一种历史悠久而有效的水中兵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雷是一种古老的水中兵器.从问世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也曾在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屡试“身手”。可以预见,采用现代最新技术的这种“水中杀手”将在未来的海战中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664年希腊与属地科孚岛的海上作战,是有文字可考的第一次海战。舰炮这一古老的常规舰载兵器,作为执行海上作战任务的一种热兵器,是14世纪最早用于战船上的原始臼炮。到16世纪初,舰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到19世纪30年代,战船上  相似文献   

8.
发射水雷时,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水雷的水中弹道要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制约,为分析海流速度和方向对水雷水中运动状态的影响,针对水雷由鱼雷管水平发射出管,在解欧拉方程易出现奇异性而难以求解的问题上引入四元数法,建立基于四元数法的水雷在静水中的弹道模型;分析海流影响下的水雷水中弹道,建立基于海流的水雷水中的弹道模型。仿真水雷在不同流速、流向下的弹道,分析海流流向与水雷出管速度方向异同时,水雷在水中的运动规律和散布规律。实例表明,仿真结果与有关资料和实际获得的数据相吻合,可为部队执行布雷作战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水面兵器武器系统作战,训练的现状,对仿真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仿真技术在提高海军水面兵器装备作战、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述了国外运用分布交互仿真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和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提出了我国海军进行舰载武器系统效能评估试验试验方案设想,并对仿真技术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雷战是利用水雷武器和反水雷装备进行封锁和反封锁作战的海战样式。台“国防部”202年7月23日公布的新版《国防报告书》中称,在制海作战部分,“未来将建立三度空间的完整反封锁能力、布雷能力和开放国际安全航道扫雷的水雷作战能力。”台军认为,未来一旦发生台海战事,攻方可能采取海空封锁、三栖攻台的作战模式,其中海上封锁的手段包括采取水雷封锁,因而水雷作战将是海上作战的重头戏。台军为了争夺台岛周边50海里的“制海权”将竭力消除攻方布雷封锁,另一方面将施放布雷进行反封锁作战。  相似文献   

11.
陈吉飞 《航海》1999,(2):27-27
长期以来,水雷一直是海军作战中最大的威胁。美海军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反水雷部队,但仍然无法满足未来作战的需要。现在,美国国防部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排雷装置——水锤,有望成为水雷的克星。 水锤由一个小型筏式平台组成,它携带有900枚发射导管,这些发射导管成矩阵形式排列。每枚发射导管内部都装有少量火药。通过精确地确定爆炸时间,在同一时间内,每次爆炸所发出的冲击波都能到达指定的位置,冲击波聚焦  相似文献   

12.
综合补给舰是一种可在海上航行或停泊中为已方舰艇提供燃料、淡水、食品等消耗品和鱼雷、水雷、炮弹、导弹等武器的后勤保障舰只。作战舰艇可通过航行补给延长活动半径,提高在航率,增加海上活动时间,避免了对固定基地的过分依赖。综合补给舰强大的舰队支援能力受到许多海军重视,起初只是美国、前苏联等具有远洋作战使命的海军强国发展这种后勤保障舰只,随后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等海军也开始纷纷仿效发展,一些没有设计建造能力的中小国家则向国外订购,以便使本国海军的海上航行、作战能力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补给舰性能的高低、数量的多寡是衡量一国海军是否具备真正远洋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现代鱼雷、水雷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呈瑶 《舰船科学技术》2003,25(4):42-43,47
综述了现代鱼雷动力推进系统、声自导、线导、战斗部、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以及在浅水作战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水雷的特点和作用,指出水雷引信、隐身、主动攻击能力、防爆、抗灭、爆炸杀伤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海战是全方位的战争,要同时对付来自海上、海岸、陆地和空中各种现代兵器的攻击.除了采用导弹和鱼雷进行有效拦截和击毁之外,舰炮是主要武器之一。论述了现代海战中各种不同口径的舰载火炮、发射或制导技术及弹药的作用、发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水中兵器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传统水中兵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外水中兵器融合发展情况,分析传统水中兵器通过融合发展而推出的已有装备和可能出现的新式装备。在信息化和无人化作战背景下,积极融合其他相关的武器技术,创新发展,加速我国水中兵器装备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6.
布雷是潜艇的主要作战使命之一。潜艇发射水雷通常依附于鱼雷发射平台,发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由于鱼雷与水雷在物理尺度及动力装置上的差异性,在发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实现安全隐蔽发射更具复杂性,特别是发射开关的运动特性对发射时的安全性影响特别显著。本文基于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的基本特点,通过弹道建模并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弹道仿真平台,重点研究了发射气瓶状态参数和发射开关运动特性对弹道参数的影响,获得了弹道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国外反水雷技术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外最新研制和在研的一些新型反水雷技术装备,其中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一些新型反水雷技术装备。文章指出,发展无人水下航行器和一次性灭雷武器是今后反水雷装备研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火箭上浮水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雷的发展史来看,最先出现的水雷应该是漂雷,二战之前则以触发锚雷为核心,后来人们更偏爱无需与舰体接触而起爆的非触发沉底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水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致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现了由水雷和火箭或水雷和鱼雷相结合的特种水雷,如火箭上浮水雷、自航水雷、自导水雷、定向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海军建设上,向来有潜艇与航母之争,至今仍无定论。不过从我国海军所面对的海洋地理态势和可能的作战对手特点看,重点发展潜艇战力,无疑是一项较适宜的选择,航空母舰则是好看但却昂贵的东西。在我国海军潜艇中,核潜艇风头最劲,但因数量有限,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常规动力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先后研制生产过五种常规动力潜艇,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在我国海军武库中,论吨位、论数量,至今没有任何其他类型舰艇的建造和装备规模超过常规潜艇。可以说,常规潜艇部队一直是我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90年代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宋”级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部队,向俄罗斯采购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也进入现役。随着新一代潜艇的陆续服役,我国常规潜艇的战力必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拟对我国常规潜艇发展历程加以回顾。  相似文献   

20.
水雷是海战史上最廉价却最具杀伤敬果的武器。据统计,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水雷所造成的伤害比舰炮、鱼雷、导弹等各种海战武器加起来的总和还多。水雷具有较低的制作、采购成本,容易布放.根难被探测及清除.从水面到183米深的水域都是它的有效作业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