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国内主流的绞吸挖泥船按照动力系统配置特点进行分类,对各类典型船舶从动力系统与锂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结合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分析各类绞吸挖泥船与锂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结合的可行性,为后续实船与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结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新建29000t化学品船机舱通风布置设计,介绍29000t化学品船机舱通风设计、风量计算以及应满足DMA的有关要求,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17300dwt加长型多用途船加装滤器及紫外线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工作模式的功能及应用和设计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船系统的设计,阐明了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应用及国际海事组织对未来船舶新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主机液压拉撑2种工作模式和布置方式对船舶振动性能的影响问题,以某14 500 TEU集装箱船实船设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预报方法,进行全船结构振动分析。对4种主机拉撑布置和工作模式工况下的振动响应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装载状态下,合理切换主机拉撑的布置以及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减小主机机架本身和船体结构的振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郭宏亮  褚德英 《船舶工程》2020,42(S1):181-184
为全面深入了解混合对转推进系统实船安装对船舶性能影响,为数值仿真和性能预报提供实船参考数据,以集装箱运输船为应用对象,提出了一种把吊舱推进器集成在挂舵臂上的混合对转推进系统(CRP-POD),详细阐述了CRP-POD的系统构成、工作模式和电气控制系统实船设计方案。通过实船试验和运行数据分析,安装混合对转推进系统的船舶与同系列安装常规推进系统的船舶相比,特定航行工况下航速有2~3%的提升、回转能力有所降低、航向稳定性上优于常规船。  相似文献   

6.
排气系统是船舶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排气管系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主机SCR系统的安全运行。文章以62 000 DWT重吊多用途船为例,从系统设备布置、管路以及支吊架设计等方面介绍了主机SCR排气管系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该设计方案经实船交付运行,各项性能参数均符合设计标准,符合行业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变压吸附式制氮系统(PSA)作为惰性气体系统在油船、化学品船、LPG船等液货船的防爆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介绍变压吸附制氮系统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PSA系统设计时在选型、性能、运行和控制、环境适应性以及管线布置等方面的原则要求,同时详细说明了对PSA系统在出厂、装船检验的检查要点,以保证船舶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SESAM计算系统建立了船舶整船结构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模型,以35000dwt散货船为实例,介绍了整船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建模过程,该系统的前处理及超单元装配等主要功能特点的应用,以及工作中得到的一些经验体会,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双壁钢围堰是大中型桥梁深水主墩施工的大型临时设施。文章以二航局施工的实例,介绍不同水(潮)流条件下定位导向船的布置、锚碇系统的水力计算,双壁钢围堰制作、组拼、接高、下沉着床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分析DP3系统在"海洋石油201"船上的应用,通过对舱室布置以及动力定位相关的系统——推进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参考和环境测量系统的冗余度分析,验证了该船的设计符合DP3的要求,并总结了该船设备布置、管路布置、电缆走向以及舱室分隔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以及设计DP3系统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对电力推进科考船在科考作业时由于负载波动给电力系统带来技术难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力系统中加入磷酸铁锂储能单元的解决办法,以实现利用储能单元具有的削峰填谷能力,使电力系统的运行趋于稳定。同时,以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为例,介绍储能系统兼具动力电池系统在船舶进出港时实现纯电力推进的零排放关键技术。提出含磷酸铁锂储能单元的电力推进配电系统的配置方案及其充放电调度控制方式,为工程人员设计类似科考船提供解决方案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船舶电力系统的光伏并网发电实验平台设计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于船舶是目前绿色船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光伏电能与船舶电网进行并网运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可靠性的重要途径。针对船舶平台及其电网的典型特点,设计完善了一套能够开展光伏电能与船舶电网并网运行的实验平台。分别从实验平台的基本组成、运行模式和评价指标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船用光伏并网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兴  石磊  卫卫 《船舶》2019,30(1):40-48
随着技术进步与环保需求,船舶的动力系统不断改进,混合动力系统以其良好的操纵性能、较高的燃油效率及某些场合零排放的工作特性而备受关注。文章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出发,逐步阐述混合动力船舶的工作特性、典型架构、运行模式及其优势所在。通过对该类船舶目前国内外应用状况及效果的描述与分析,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左右,基于储能系统的混合动力船舶数量将显著增长,且适用范围将扩展到新建造的商船中,成为未来船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脉冲性负荷是一种功率波动明显、频率切换频繁的负载,而船舶电力系统的容量和惯性较小,容易受到负荷波动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雷达的种类、功率,及其运行特性和影响,将其进行分类并梳理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对功率波动周期和占空比都不确定的脉冲负荷雷达进行研究。由于柴油机的调速特性和发电机的调压特性都跟不上负荷频幅的波动,脉冲性负荷的工作会给船舶电力系统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含电容储能的脉冲性负荷供电系统,并完成储能电容参数的计算,结合柴油发电机组固有机械储能特性优化配置电容储能的容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供电系统在雷达多种典型工况下,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满足相关指标要求,网侧输入功率平滑稳定,且网侧电压谐波小于2%,满足负荷供电需求及舰船电网抗负载冲击的要求。研究结果对脉冲负载在舰船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储能系统是船舶中的重要设备,可为各类船舶负荷提供能源。随着电力推进技术的成熟,全电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设计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储能系统将由主要为辅助负荷供能逐步发展到为多类型船舶负荷供能,特别是作为船舶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类船舶主/辅机配合,在满足船舶各类负荷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船舶的经济/环保特性。功能角色的转变加速了大规模储能系统接入船舶,带来了储能系统的状态估计、能量管理、优化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首先,对目前的储能技术进行分类;然后,介绍典型全电船舶的分类方法并指出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最后,提出大容量储能系统接入船舶后带来的若干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即船舶储能系统分布式控制、船舶储能系统适应性规划与优化,以及船舶储能系统状态评估。所做研究可为未来大规模储能系统在电力化船舶上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离网型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内河滚装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为太阳能船舶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在船舶平台上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在不改变常规船舶电力系统既有架构的基础上,集成整套光伏系统设备并能够始终高效利用光伏电能。针对长江航线上营运船舶绿色化和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设计了首套应用于JD800PCC-4#内河商品汽车滚装船的船基离网型太阳能光伏系统并投入实际运行。实船运行监测数据表明:该套系统中各设备之间的技术参数设计合理,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光伏系统设备与蓄电池储能装置自动匹配运行能够实现所供照明负载24h不间断运行,通过最大程度上利用太阳能光伏电可以实现日均节能约120kWh,且能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安全、可靠地切换运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内河船舶在航行时存在顺水、逆水和急流等多种工况,传统的内河船舶船?机?桨匹配设计方法仅对船舶在逆水上行时进行了匹配设计,而在顺水下行工况,因船舶推进效率低、主机利用率低,造成油耗成本高、经济性较差等,因此需进行多工况内河船舶船?机?桨匹配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不同工况下对内河船舶推进系统的各参数进行设计,并...  相似文献   

18.
王召兵  徐奎  陈亮  张绪进 《水运工程》2017,(12):165-168
船闸侧墙廊道闸室明沟消能工布置及消能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闸室内船舶所受系缆力大小及停泊安全。依托红岩子船闸输水系统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探讨筛孔式消能工及通过增加顶盖板优化设计的方案在中高水头分散式输水船闸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测定闸室充、泄水水力特性,输水廊道压力及船舶停泊条件等各项指标,发现优化设计方案在船舶停泊条件方面具备更优的性能,同时提出船闸阀门开启方式的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船舶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船舶系统能效,提出一种船舶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方案,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结合实例对蓄电池的储能效率进行分析,得到该系统在E3循环、不同功率比下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气消耗和电动机的效率,从部件效率、总能量效率和总能量效率提升率3个方面对系统能量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转速100%、功率100%和转速91%、功率75%工况下机械推进模式能量效率高,在转速80%、功率50%工况下电力推进模式能量效率高,在转速63%、功率25%工况下大功率比并联推进模式和电力推进模式能量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船舶分段制造效率,监控和分析船厂分段状态,提出基于Unity3D的船厂分段状态看板管理系统。论述船厂分段状态看板设置,进行系统总体设计与构建,并分析系统应用效果。结合船厂实际生产情况,系统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满足准时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