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足近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高度关注.各成员国将在IMO的组织下为解决船舶生物污损问题制定国际统一的控制措施.通过对船舶牛物污损危害性的介绍,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并与压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r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是近些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IMO的高度关注,该问题在2008年召开的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BLG)第12次会议上成为正式议题。文中简要介绍了船舶生物污损的危害,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与压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针对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Schultz对钙质生物污损状况的粗糙度量化和分级,确定了钙质生物污损导致的船舶表面粗糙度函数.基于边界层相似定律,根据相应的船舶表面钙质生物污损粗糙度函数,采用自编的程序,计算和分析了5艘实例船舶在不同钙质生物污损下的阻力增加与船舶长度及速度之间的关系,绘制了相应的实际阻力增加速度曲线.利用实际的阻力增加-速度曲...  相似文献   

4.
舰船防污损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海生物污损船壳的机理及危害,并简要介绍了舰船防污损技术的发展历史,从防污机理、优缺点及发展几方面入手,对目前主要防污损技术机械防污损、防污涂料、电化学防污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例举了国内外舰船防污涂料最新进展,最后针对我国舰船防污损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可剥离涂料产品性能和使用要求的介绍,联系现代造船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外高桥船厂建造过程中在典型部位使用可剥离涂料的试验,本文直观地阐述了可剥离涂料在新造船中其应用可行性,验证了可剥离涂料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对涂层保护所起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于船舶防污涂料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远洋船舶污损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体会,分析了几种防污涂料的技术性和经济性,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船体表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海洋污损生物的在船体表面的附着过程,分析了海水温度、盐度、水体流速、海水透明度以及附着基材料性质对污损生物附着情况的影响状况,基于实船调查,探讨了船舶水线区、船艏、船舯、船艉、船底、螺旋桨、舵等7大浸水部位污损情况的差异,获得船体表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初步规律,认为船体表面污损生物的附着种类和数量与船舶的类型、航线、营运性质等都有关系,船底是船舶污损最为严重的部位,船艏的附着量比船舯和船艉要小,螺旋桨和舵的污损不是很严重,附着的主要是粘附力极强的底栖生物,藻类是水带线附近的优势附着种。此结论可为研制高效、环保的防污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船舶航速不断降低,运力闲置,船体生长污损的风险增大,影响船舶燃油消耗和使用寿命,中远佐敦SeaQuantum UltraS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全球海运市场经历了最为艰难的一年,步入2013年,需求不足、运力过剩继续困扰市场,大量运力闲置。集装箱船方面,根据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统计,4月第一周闲置集装箱船规模为705,994TEU,同比大幅上升34%,占全部集装箱船队的4.3%以上,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的高级船员短缺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运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退出生产经营的各类船舶数量不断上升。这些船舶有的被拆解,有的被闲置。较多的船舶所有人期待经济复苏后可能出现的巨大市场需求,选择让船舶暂时闲置,但也有一些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管理者认为,可以通过暂时停止上调船员工资,或者在招聘和培训方面节省投入来控制运营成本。从长远来看,把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仅停留在考虑收入和成本的压力方面是不现实的,也是缺乏远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航运和造船市场,在各大船厂无力承接大量小型船舶订单的情况下.滩涂船厂趋势而发。与此同时,一些违法违规滩涂造船在部分地区愈演愈烈.一批低质量船舶也随之进入水上运输和渔业生产领域.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埋下了很大隐患。近期,接连有几艘新建船舶发生断裂现象.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很大。对此,本刊刚刚做过深入报道,深为滩涂造船质量担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高速船螺旋桨在船舶营运初期出现严重腐蚀和污损的现象,分析了螺旋桨空泡腐蚀、电化学腐蚀、冲刷腐蚀及海生物污损等原因,探讨了高速船用螺旋桨的参数与耐腐蚀性能及污损问题的关系,提出了螺旋桨产品检验的关注点,并对后续高速船螺旋桨设计和应用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铮铭 《船艇》1989,(1):21-22
着眼未来,日本造船工业为保持其自六十年代初至现在的世界造船领先地位将会遇到许多问题。在过去的那段时期里,造船工业,实际上是所有的主要造船公司都发展了巨大的造船能力。六十年代初期七家主要的造船集团都在发展生产,并通过扩建新船厂来建设世界各地船东所需要的大型油轮。今天,这些新的船厂是主要的商船建造基地,而小型的老船厂则用来建造小型船舶、修理船舶以及建造军用船舶。  相似文献   

13.
市场报告     
新造船市场 油轮和集装箱船仍然在新造船市场上起主导作用,船舶造价呈上涨趋势,市场上询造新船的订单仍然源源不断,这使得大型船厂有余地挑肥拣瘦,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小型船厂如中国船厂有望获得足够的订单。专家分析船舶造价上升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最近租船市场的火爆,波罗的海指数在一天的时间里上升了16个点;油轮市场火爆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焊接技术在船舶修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验船过程中,验船师常发现某些船厂、特别是一些中小型船厂,由于缺乏焊接工程技术人员,而对修造船过程中焊接工艺的要求不明确,从而影响到船舶的建造或修理质量。本文全面阐述了船舶焊接工艺,介绍了在船舶修造过程中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以及在实际焊接作业实施过程中焊接缺陷类别和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供修造船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1.新造船 第九周现代船厂将接到MISC的两艘105,400吨Aframax油轮的订单,合同将在近期签署,但目前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确定。另据非正式报道,三星船厂正在同BONA进行3艘Aframax油轮的谈判。 紧接着上周日本几条VLCC的订单,IHI又向NYK订造了一艘260,000吨VLCC,交船期为1998年10月。 尽管日元正在贬值,但据在伦敦的日本船舶中心报道,日本船厂的订单和去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13,(5):107
2013年3月21日,国际油漆在上海宣布两个新涂料方案正式推出。自三丁基锡时代结束以来,关于防污性能可预测性这个行业问题的探讨就一直未曾停过,而船体上的粘液污损问题也一直让人深感头痛。此次国际油漆推出的两个新技术正是设计用来应对这些行业问题,以帮助改善船舶营运性能、提高效率并控制燃油成本和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17.
内河沙滩造船的兴起,遇到了土地使用、资金短缺等重重问题。在实际船舶检验过程中,船厂质量意思和焊接工人流动性大,影响制约了船厂的长远发展。作者就现实状况,提出了从源头上控制船舶质量的建议,以便船厂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中国船舶出口同比下降14.1%,降至238亿美元,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历史最低。据海关统计显示,自2 012年以来中国船舶出口连续3年下降。中国出口的大部分新船都是在本国的船厂建造。中国造船工业协会(CANSI)说,从2014年到2015年船舶出口会有稍微的增长。CANSI在2014年船舶完成量,新订单数和中国船厂发货簿的基础上进行的估计。2014年,中国船厂出口的新建船舶同比下跌7.3%,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国内船厂在船舶舾装设计方面与国外船厂之间的差距,找出了当前国内造船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症结,并就船厂应建立和完善舾装设计标准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本文还对船厂舾装设计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地科学论证,并对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作了一些设想。文章还对船厂舾装标准的计算机化和集成化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船检》2014,(6):32-32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宣布,推出航运业首个创新型数码工具——Intertrac软件。它将帮助船舶运营商根据航线信息,准确地评估和预测船体污损风险。Intertrac由阿克苏诺贝尔船舶涂料业务部开发,可以对各种数据流进行分析,生成污损风险报告,用以根据船舶的特定航线量身定制涂料系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阿克苏诺贝尔负责高性能涂料业务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康睿德(Conrad Keijzer)表示",这个工具意义非凡。它不但使我们能够为客户推荐最佳的防污漆配套,从而帮助客户显著节省成本;同时,这也是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并引领市场发展的一大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