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埔文冲)由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和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融合组建,是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属下大型骨干企业,是华南地区军用舰船、公务船、支线集装箱船、特种工程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建造维修基地.2013年以来,黄埔文冲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  相似文献   

2.
正7月12日,"中国首届智能疏浚与信息化技术发展会议"在广州大厦召开。学会秘书长李东明出席会议。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会议主办单位之一,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此次盛会。黄埔文冲总经理向辉明在大会上致辞,大会邀请了10多位专家分享了智能疏浚的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14,(1):13-13
2014年1年1日,由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融合发展而成的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简称黄埔文冲)更名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两家公司正式融合为一家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9月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检验的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11"轮,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地交船仪式。"长鲸11"轮是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第2艘6000方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长江航道武汉工程局负责管理营运。该船总长122米,型宽24.80米,  相似文献   

5.
<正>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埔文冲)由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和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融合组建,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大型骨干企业,是华南地区军用舰船、公务船、支线集装箱船、特种工程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建造基地。2013年以来,黄埔文冲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船舶企业。黄埔文冲下辖长洲、文冲和龙穴3个生产厂区。长洲厂区毗邻举世闻名的黄埔军校,占地近70万m~2,岸线长  相似文献   

6.
正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38800载重吨智能散货船"大智"号,总长179.95米,型宽32米,型深15米,总吨25561,入CCS和LR双重船级,是全球第一艘按照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规范》建造并申请CCS智能船级符号i-Ship(N,M,E,I)的船舶。  相似文献   

7.
正"精铟01"号800吨级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承担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建,已于2017年5月15日交付船东。  相似文献   

8.
正3月26日,广东海事局大型海事巡逻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简称"黄埔文冲公司")长洲厂区举行。签约仪式由黄埔文冲公司副总经理李晞主持。广东海事局局长陈毕伍、黄埔文冲公司董事长盛纪纲共同出席仪式并签字。该船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〇一研究所设计,总长165 m,型宽20.6 m,型深9.5 m,设计排水量10 700 t,可搭载多型  相似文献   

9.
<正>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首艘智能商船——iDOLPHIN 38 800 DWT智能散货船"大智"轮,在第19届上海海事展首日正式发布。同时,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宣告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罗文副部长为全球首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揭幕,并为中国智能船创新联盟揭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舶舶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中船集团作为中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10.
正8000k W抢险打捞拖轮"德兴"、"德汛"和"德兆"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建,已于2018年1月、2月和3月分别交付于广州打捞局、上海打捞局和烟台打捞局。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24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与长江航道局正式签订一艘138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当天,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长江下游12.5 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6 000 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也实现入坞铺龙骨。  相似文献   

12.
"昊海龙"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已于2021年4月30日顺利完成试航.整个试航过程中,各项设备运转正常,总体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17年12月4日,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首届成员大会在沪召开.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中船集团科技部副主任汪彦国和50多家总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设备配套企业代表出席. 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章程和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和秘书长人选.联盟理事长单位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副理事长单位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级社等8家单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胡劲涛当选联盟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14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希腊EMM公司建造的1700箱集装箱船GWS419轮顺利交付。该船命名为波利尼西亚,是黄埔文冲为EMM公司建造的第四艘船。该船总长172米,船宽27.4米,型深13.8米,载重量16889吨。  相似文献   

15.
环球搜索     
《航海》2014,(4):34-37
船舶 全球首制破冰型救助船交付 6月24日,世界首艘同时具备海上救助与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号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长洲厂区交付。  相似文献   

16.
《船舶》2018,(2)
正4月3日上午,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辽宁省海监渔政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国海监1001"号在大连顺利交付。该船的交付入列将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东海救 《航海》2020,(1):15-15
2019年12月25日,由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东海救151"轮在东海救助局外高桥码头正式交付并加入动态值班待命序列。"东海救151"轮是根据《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部局规划》和《交通运输支持系统"十三五"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8.
《船舶》2016,(5)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MARIC)自主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首艘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海洋石油295"号正式开工建造。该船是一型先进的全电力推进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主要用于中国渤海及东海海域海底挖沟、  相似文献   

19.
《船舶》2018,(2)
正3月22日,随着汽笛声响起,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的8 000 kW抢险打捞拖船"德兆"号缓缓驶离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所属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舾装码头开始首航,正式投入应急抢险打捞和生产运营工作。至此,MARIC完全独立自主研发设计、黄船海工公司建造的抢险打捞"三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6月,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为中海油服进行设计的12 000 HP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70"、8 000 HP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41"、6 000 HP深水供应船"海洋石油616"先后在上海船厂、广东中远船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